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为什么小时候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幸福?

2023-02-11亲子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答案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简单,也比想象中的更加有趣。

我们不妨从一个看似无关的角度切入:

你或许见过很害怕在公众面前发言的人(当然,有可能你自己就是),每次需要他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同事的面发言时,他都会异常紧张,语无伦次,有时连提前背过的稿子都记不清了,

最后,他的公开演讲往往以失败告终。

对于这种现象,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有的人天生就没有演讲的天赋,甚至没有在多人状态下表达想法的勇气。

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但真实情况其实恰恰相反:

对于绝大多数大脑发育正常的人而言,向他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其实是一种天性,是无所谓有没有天赋的。

你可以去问一下你的父母,问他们你8岁之前的事,看看你在那段时间有没有连续不断地提问题,为了某个想要的玩具当着众人的面撒泼打滚,在众目睽睽之下发脾气,

不出意外的话,你大概率是有过这样一个阶段的。

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其实印证了一点:你天生就有在多人场景下 正常表达自身情绪、想法的能力。

当然,随着你的成长,你会开始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蛮横无理,并试图寻求改变,

你不会像以前一样为了买玩具而撒泼打滚——你今后在表达自己时,会在自身欲望和社会规范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所以按理来说,你最终表达自己的方式会变成这样:

你能意识到在公众面前讲话时需要收敛和克制,但你同时也能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但很多人实际的现状是:在公众面前讲话时表现得过度收敛和克制,以至于连基本的表达能力都丧失了。

这种矛盾就很有趣了——一个人,他原本可以很胆大的做某件事,但现在变得不敢做这件事了,

他原本不害怕这件事,但他现在开始害怕这件事了,

这说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每次在做这件事时,这件事不但没有带给他好的体验,反而是给他带来了创伤。

我们还是以「公众演讲」为例,设想一下以下两个场景:

假如在你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你被老师点名上去做一场小演讲。

这是你第一次上台发言,所以你表现得其实并不好,但老师和同学还是给了你热烈的掌声和鼓励,

此时,你认为你会有什么感受和变化?

假如在你发言完成后,受到的是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讥讽,你认为你又会有什么感受和变化?

答案其实很明显:

当你初次完成演讲后,受到的是赞美、喝彩等正向鼓励,你会逐渐开始爱上公开发言,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尝试,

因为你尝试的次数越来越多,你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修正、调整你的发言方式和逻辑,从而变得更擅长公开发言,而演讲技巧的成熟又会使你获得更多的掌声...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但当你初次完成演讲时,受到的是嘲讽和冷眼,你的自尊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你会开始认为自己真的不适合演讲,

因为你认为自己不合适,所以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你会想方设法逃避「抛头露面」的场景,这会使你的演讲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

而有时你逃无可逃、被赶鸭子上架去公开发言时,缺少演讲经验的你会更加的手足无措,

这次演讲的失败,又再次强化了你对自己「不善言辞」的刻板印象,你会更加逃避公开发言...

最后,一个社交焦虑、不善言辞的人就出现了。

我们被我们塑造的东西所塑造着,

很多人的焦虑和应激障碍的本质,其实就是他幼年时期形成的不良行为模式和依恋关系的不断重复。

人的幼年时期是最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时期,我们的行为模式、对待特定事物的态度和倾向性,也是在此期间产生,然后在青春期末期定型。

题主提问:从小缺爱的孩子,为什么长大后很难幸福?

答案其实很简单:

就像在演讲时遭到嘲笑、从此反感公开发言的人一样,

从小缺爱的人,他已经被塑造成了一个会对「爱」感到抗拒的人,「爱」会给他带来不好的体验。

因为他从来没有感受过正常的爱,也没有体验过正常的亲密关系,

所以在他的认知里,亲密关系的建立是一件会带来痛苦的事,它只会白白地空耗精力,却不会为他带来正向的情绪反馈。

当然,对于很多因原生家庭而有这类内心创伤的人而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其实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心理过程的,

他们只是会发现自己总是表现出一种「回避型依恋」——别人或许可以与他们正常的交谈,或许很容易跟他们成为朋友,但如果有人试图跟他们建立某种亲密关系(比如恋人),他们却会立刻翻脸,即使他们明明也对那个人有好感。

他们还会表现出一种很矛盾的状态:

他们会更愿意对关系不亲近的人展露笑脸,把自己最好的状态留给他们,

而面对与自己亲近的人时却总是很平静、冷淡,甚至会故意出言讽刺、挑衅。

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地剖析,我们会发现一个更有趣的心理:

在潜意识中,他们甚至根本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爱」这种东西。

因为他们不认为「尊重」与「爱」是某种客观存在,所以在与关系不亲密的人相处时,他们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许,会用一种牺牲和卑微的态度、以一种近乎乞求的方式来获取他人的认可。

而因为不相信这个世界有「爱」这个概念,所以当有人向他们表达爱意时,他们会下意识地排斥和怀疑,并不断打击、伤害示爱的人,

当示爱者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糟糕的待遇而选择离开时,他们反而会下意识地松一口气,并更加确定自己的内心信念,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世界上看似有着层出不穷的悲剧,但实则总是同一个悲剧的循环往复。

至于这个循环什么时候能被打破,没有人知道,它可能永远都不会被打破,

但也有可能,当在座各位读者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它就已经开始悄悄地瓦解。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我会重新开一篇文章,认真剖析这种心理机制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文章的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我与世界相遇,我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苏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