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吼完孩子,只要不是人格不健康,都会后悔。
但是,与其把精力、能量消耗在后悔上,不如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寻找原因,根据原因找到解决之道。
家长情绪的来源是什么?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来一一拆解。
(1)家长情绪的来源
打、骂孩子时,家长的情绪往往已经是处于不受控的状态,也许是对孩子屡教不改的愤怒,也许是对自己辛苦付出孩子却不领情的委屈,也许是对明天又要面临老师「电话访问」的恐惧……
总之,在那一刻,情绪奔涌而出,家长的行为完全被情绪控制。
但这些我们能想到的情绪理由,都不是情绪的真正来源。情绪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①自身当下的身体、精神状况;
当我们精疲力尽时,对孩子的包容度就会下降;而当我们身心愉悦时,对孩子就更加有耐心。相信每一位家长对此都深有体会。
我们来看一个场景:下班回到家,你看到孩子没有写作业,葛优瘫在沙发上看电视,你会有怎样的情绪和行为?
如果今天工作不仅非常辛苦,还跟同事发生了矛盾,又被领导批评了一顿。你带着一身的疲惫,一肚子的火,看到这个场景,估计瞬间火山爆发,此处省略一万字,大家自行脑补。
那如果,今天不仅工作轻松,领导在工作会议上对你大加赞扬,并奖励一万块!你哼着小调回到家看到孩子的表现,估计是顾不上作业写不写的问题,而是拿着钞票一挥:「宝贝,今天我们出去吃大餐!快,穿衣服,走起!」
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身体、精神状态有所觉知。当我们处于疲惫、精力耗尽的时候,要给自己修复的时间,半个小时,深呼吸放空自己,闭目养神,听几曲舒缓的音乐,让身心放松下来。
家长的状态会影响孩子的状态,我们状态越好,孩子感觉越放松越安全,做事效率也会提高。
②对人事物所持的观念、想法;
引起情绪的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人事物所持的信念、想法。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认知行为理论——情绪ABC理论,认为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并不是由直接的诱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引起的,而是由于个体对诱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产生。
也就是说,同一事件,不同的人,因为信念和想法不同,情绪反应就不同。
比如,孩子考试97分。
A家长觉得,孩子现在压力大,世界不存在完美,考97分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于是,赞美孩子:「哇!不错啊!只丢了3分,很厉害啦!」
而B家长认为,凡事都要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好!要态度端正、精益求精!于是,严肃批评:「那3分也不应该丢,昨天复习时我还特意强调了这个知识点,你还能错!」
同样是97分,因为家长对此的想法不同,情绪反应也就不同。
那么,题主所说「孩子磨蹭」,这是题主对于孩子行为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基于题主的信念和想法。
刷牙洗脸磨蹭,用时15分钟是磨蹭?还是20分钟是磨蹭?半个小时吃完饭是磨蹭,还是一个小时吃完饭是磨蹭?
标准,掌握在当权者手里。也许,某一天,孩子10分钟刷好牙了,比以往少用了5分钟,但家长依然觉得孩子磨蹭。
有一句经典家庭教育语录,相信大家耳熟能详:教育孩子,就是陪着蜗牛去散步。我们每一位父母在着急的时候,都需要反思,是不是只看到了自己的标准,而忽略了孩子本身。
觉察自己的信念和想法,是每一位父母的功课,这无形的指挥棒,不能乱挥。推荐大家看一看【理解愤怒】这本书,对自己的信念和想法深入的探索和了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先知己。
③从原生家庭习得的情绪情感模式以及处理方式。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生家庭的烙印。
著名的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曾经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一生。」
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情感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悄然习得。
曾经看过一幅有意思的漫画:
孩子犯了错,爸爸拿起鸡毛掸子就要打儿子,这时候,爷爷一手拉住儿子,一手抄起鸡毛掸子就喊道:「爸爸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打你儿子!」
很多人讨厌父母,却活成了父母的样子。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自己有了孩子,决不像父母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孩子。但是,忽然有一点发现,自己骂孩子的神情和语言,竟然与父母如此雷同!
记得小时候去同学家,看到同学跟父母撒娇耍赖,而她的父母对她及其耐心温柔,我无比震惊!原来父母和孩子之间还可以这样相处。
待到自己要为人母时,疗愈了很久,学习了很久才敢生孩子。生了孩子之后,也是爱得非常笨拙。
有一次,凶了孩子一句之后,恰好从穿衣镜里看到自己的脸,霎时惊呆!那是一张复刻妈妈狰狞的脸,我从小最讨厌看到的脸!
李开复说:「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我们要透过原生家庭看自己,重新成长,学习更好的爱的方式。
(2)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着孩子内在的需要、动机和情绪。饿了找吃的,渴了找喝的,有需求就有行动;开心了又蹦又跳,生气了又吼又叫,有情绪就有行为表达。
研究表明,不良行为的背后一般可概括为四个原因:吸引关注;争夺权利;报复;自暴自弃。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若父母经常忽视孩子,只有在孩子有不良行为时才关注孩子,那么,孩子就会重复不良行为以获取关注。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从小被父亲忽视,得不到父亲的关注和爱。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做鬼脸,父亲会大笑。从那以后,她就经常做鬼脸。
如果题主始终关注孩子的磨蹭,或者只有在孩子磨蹭时才给予关注,而其他时刻给孩子的正向关注很少,那么孩子就会继续延续这个行为。
若孩子感到自己做事情的标准掌握在家长手里,没有自主权,那么他就会争夺属于自己的权利。「我有我自己的做事速度,我为什么一定要达到你的要求?」
而当孩子对父母的不满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潜意识里产生报复情绪。「你要我怎样,我偏不,我看你能把我怎样!」
经过一系列的「斗争」,父母还没有意识到问题,孩子就会自暴自弃。「反正你都觉得我磨蹭了,那我就这样了。」
说在最后,心理专家曾奇峰老师曾说:一切问题的根本都是关系出了问题。
当我们无法接纳孩子的某些行为时,我们不能只单纯的去改变孩子的行为,而是要看到我们在跟孩子的互动中发生了什么。
我是茗月,心理咨询师,全职妈妈,育儿先育己。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如果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请关注 @茗月育儿育己 ,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