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如何用通俗的语言向孩子解释「什么是月海」?

2019-04-29亲子

月海是月亮上的平原。

为什么要把平原叫作」海「呢?我们得从历史上月海的发现过程开始讲起。

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科学探究故事。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一点复杂,但是我想讲完之后,你一定会喜欢并且受到启发的。

伽利略是最早一批使用天文望远镜对月亮进行观察的人,在观察月亮时,伽利略注意到月球表面有明暗不同的区域。他饶有兴致的想:这种差异从何而来,明暗区域又分别是什么呢?

如果离的更近,或者是有更好的望远镜,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但当时人类可没有探测器,没有「嫦娥」,更别提登月了,所以伽利略无法改进他的观测条件。

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但是我还要带来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对于各位小朋友来说,我们和他拥有的观察条件基本上一样的。 今天的入门级别的天文望远镜和望远镜刚刚发明的时候相比,在基本的结构上相差无几,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我们平时看到的,其实和伽利略看到的几乎一样。

当我们和伽利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时,其实可以更加容易看到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展现的思考方法,学习到科学巨人的过人之处。

让我们继续讲故事。

伽利略没法去月球,但是他提出了个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宇宙中看地球,地球上会哪一部分亮一点,哪一部分暗一点呢?

这个问题咋看起来提的有些奇怪。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伽利略认为 我们看着月球,月球上发生的一切,和在宇宙空间看地球时,地球上发生的一切,其实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伽利略的解决思路是:如果月球上有些地方看起来存在明暗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在地球上也一定存在。
如果好好考察了地球上的明暗差异,或许就会找到揭开「月球上为什么存在明暗差异?」这个问题的钥匙。

地球上最明显的地貌差异是陆地和海洋的差异,那么站在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会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问题嘛。。。好像难度没有变化啊!

呵呵。当时连飞机都没有,又怎么去宇宙空间观察地球呢!退一步说,即便找到了这种区别,和月球上明暗差异又有什么关系?

先别着急,伽利略的思考并没有结束,他继续进行着分析: 他认为在宇宙中观察地球,和我们在地球上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也没有区别。 在宇宙空间看地球,虽然是难以实现的事情,但是其中的奥秘,也许就潜藏在生活之中,如果生活中存在类似的差异,我们或许可以追根溯源,直到找到解开月球之谜的这把钥匙。

所以,重点是要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好了,我们在这里暂停一下,看看截止到目前为止,伽利略所做的几件事情:

1.注意到了月球上的明暗差异,他想解释这种差异的成因。
2.转换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通过对地球的观察来加以解决。
3.再次转换问题:他觉得寻找生活中的差异,可以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钥匙。

可见,伽利略没有急着进行的观察,他所做的是把他的关注点一直放在了追寻差异上: 他似乎很关注和重视差异,而且他对隐藏在差异背后的东西,有一种很特别的信心,从而开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下面就是他思考和推理的核心部分了。

伽利略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了,具体的说,他开始注意观察生活中那些看起来有差异的东西。

伽利略注意到的是挂在墙上的镜子,进而对镜子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ps.至于为什么会想到镜子,也许是因为中世纪的人们基于自己的信仰,坚信月亮上遍布着水晶,因此月亮光洁如镜,这一点启发了伽利略去观察镜子。)

我们一般认为,镜子是比墙面亮的, 但是伽利略告诉我们,其实你在屋子里走动,在走动的同时观察镜子,镜子大多数时候是比墙面暗的。

为什么会这样?

伽利略解释说,走上前观察其实可以发现, 墙面坑坑洼洼,镜子表面很光滑。 当光照过来时,镜面只能单一的朝某个方向反射光线,而墙面反射的光线则是朝向各个方向。(这就是以后在中学里会学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所以只有面向镜子反光的方向,镜子才会比墙面看着亮一些,大多数的情况下,镜子没有墙面亮。 。

如果你没有观察过屋子里的镜子,那么试着去寻找找一个平静的湖面,观察月光照在湖面上的反光,然后再搅动一下水面,是不是随着这个镜面变得不再平滑,它反射月光的区域变多了呢? 不同情况下光在湖面上反射的差异 https://www.zhihu.com/video/1447338284317433856

「这不就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差别么。」伽利略的思维突然被点亮,啊哈!一切都说的通了。

因为水面与陆地相比,明显水面更「光滑」。所以站在宇宙空间观察地球,在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看上去会亮一些,海洋看上去则暗一些。

导致这样的差异的原因,和我们在墙面和镜子的问题上所观察到的原因是一样的。
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和我们大多数情况下看墙面和镜子, 其结果并没有什么区别。

好,在宇宙空间看地球的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那么最开始的问题——月球上明暗区域分别代表什么呢?

伽利略给出了他的结论: 月亮看起来有明有暗,其实是因为月球上存在着陆地和海洋,因为同样的原因,陆地更亮而海洋更暗。 因此,他把看上去更暗的部分,称为「月海」,看上去更亮的部分,则认为是月亮上的陆地。

当然,后来科学家发现月海不是海,而是月球上低洼的平原,而所谓月球上的陆地,则是月球上比较高的高地。两者有差异,但月海里没有水。
不过,由于是伽利略最先发现了并解答了这个问题,「月海」的名称被保留了下来。

直到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月球早已知道了更多更加准确的结果,也不再对月球上的明暗区域的答案产生疑问,人类也把自己的脚步踏上了月球。但是每当遥望月亮的时候,热爱科学的人们仍然回想起伽利略的故事,和他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勇气与智慧。


故事讲完了。

回顾他的探索过程,之前我们提到过:伽利略和现代人在观测条件上,基本差不太多;但是他却在观察和思考两个维度上,做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度,展现出了自己的过人之处。那么他是怎么想到这一切的,他的做法对今天的我们有哪些启发呢?

我想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发就是: 要学会关注差异,并且在差异的指引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正是因为重视差异,他才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摸索出了观察的方向。

要学会对差异背后的本质存在一种信心 ,正是对差异背后的本质存在一种信心,他才能够突破限制,超越当时有限的观测条件,及时的转化问题,从生活中找到破解宇宙问题的线索和钥匙。

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探究的乐趣也就在于此。

如果你想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那么试着主动去寻求差异吧!而且希望你对差异背后存在的本质充满信心。

本文的创作过程中,参考了【从古希腊到爱因斯坦:物理学史父子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的内容。也像大家推荐这本对话体的物理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