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如果「鸡娃」们最后成了普通人,家长能接受吗?

2022-05-02亲子

先说结论: 不能接受。

我曾经尝试思考咱们国家鸡娃行为的背后原因,并得到了这样的理解:

「鸡娃」行为,源自于中产阶级在高压社会下的焦虑心理。

一方面,中产阶级作为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同样无法逃离雇佣劳动和剥削压榨的现实。

在贫富差距分化,内卷加剧的大背景下,劳动者为了获取中产阶级的地位可能就要付出全力,已经没有额外的社会资源帮助子女维持中产地位。

即使你是从一座城市最好学校毕业的顶级打工人,当你和另一半早出晚归给老板工作,借助「六个钱包」的帮助买房上车,背负占据六七成家庭收入的房贷,最大限度的缩减生活成本,联想到未来潜在的教育医疗养老成本时,你就会发现,你的确没办法给孩子留下些什么助力。

另一方面,中产阶层又面对来自底层无产阶级群体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

在自家孩子难以得到父母资源助力的情况下,如果孩子的综合能力没办法追赶上父母,孩子未来大概率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从中产阶层滑落,这意味着父母牺牲一辈子幸福的努力付之东流,更意味着子女未来的人生体验还不如父母。

这一点是大概率发生的,底层无产阶级的数量十分巨大,而且大多采取多生孩子和放养的做法,这种情况下必然有相当数量「天赋异禀」的人突出重围进入中产阶层的行列,而他们替代的很可能就是未来你孩子的位置。

在没办法给子女提供资源助力的情况下,中产阶层被迫将维持子女中产地位的方式,寄托在自己最熟悉的教育上,通过资源倾注和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尝试让子女的素质超过自己,由此诞生全社会广泛的「鸡娃」行为。

只有这样,在父母无法提供资源助力的情况下,子女仍然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再度获得中产阶层的位置,这也算是维持了中产地位。

具体的思考,大家可以参照我下面提供的链接:

从这里可以看出,中产阶层的父母之所以采用「鸡娃」的做法,绝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为自己着想,反而是在为子女的未来着想,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继续维持中产地位,避免阶层掉落导致生活质量大幅下滑。

从这个角度讲,鸡娃如果成为了普通人,绝大部分家长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从家长自身角度出发,家长为了获得中产地位牺牲巨大,这些家庭的父母从小寒窗苦读,考上了优秀的名校,毕业后进入拿命换钱乃至996的工作,过着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的生活,以一种极低幸福感的姿态获得并维持着中产地位,只需要职场的一丢丢小变故,这种地位便随之消失。

结果他们的子女很轻易地重新滑落到底层,生活质量大幅降低,那父母牺牲一辈子幸福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趁着年轻吃好喝好玩好呢。

而且,孩子小时候在父母的努力支撑下过上了中产生活,结果长大后因为自己的普通重新坠入了底层,这会让子女产生严重的落差感,未来大概率出现自卑抑郁之类的问题。

父母在「鸡娃」的同时,本质上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成长,生活幸福,子女出现身体健康和心理问题,长大后活得痛苦,这是父母不想看到的。

而从子女的角度出发,子女也不希望自己在被「鸡娃」后成为普通人。

现实中,这些子女并非不努力,他们从小就牺牲近乎全部的社交和娱乐活动,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各种学习上,他们可能只是没有竞争过同龄的其他「鸡娃」,以及一些天赋异禀的「怪物」而已。

但是在自己拼尽全力的情况下,自己长大后却仍然不能获得理想的生活条件,这会让自己产生强大的挫败感,按理说自己努力奋斗了,怎么也该有一个勉强满意的生活才对。

甚至,「鸡娃」们长大后对自己内心拷问的痛苦,要远远大于父母付出打水漂的痛苦,这反而会让自己的父母十分担心。

在讨论和批判鸡娃行为的同时,咱们要思考鸡娃背后衍生的深刻问题:

为什么中产阶层的父母,最后会选择通过鸡娃这种极端且毫无性价比的方式来维持中产地位呢?

绝大部分中产阶层的父母,其实都是名校出身的顶级打工人,也就是应试教育的优胜者。

他们比绝大部分人都要懂得应试教育的优劣性,也明白努力的有限和天赋的关键。

而在现实中,绝大部分中产阶层父母也不会一开始就走「鸡娃」的路子,他们会尝试各种路子,积累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留给子女用,作为子女维持中产阶层乃至更进一步的助力,正常来说中产阶层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但是现在,顶级打工人家庭都没办法积累资源给子女用,只能勉强维持中产地位,致使这些父母只能寄托在孩子的教育上,让子女自己解决维持中产地位的问题。

问题不是出在无产阶级不努力上,而是出在无产阶级获得和维持中产地位太过困难上!!!

或者这样说,无产阶级被拿走了太多本该属于自己的权益,致使自己需要太大的牺牲才能获得中产生活。

如果你的工作是五天八小时,而不是每天工作十二小时甚至更久,生活幸福感是不是瞬间上升好几个档次?

如果你能被给予足够的薪资待遇,没有被拿走太多的剩余价值,你是不是不用过那么累,需要去披星戴月拿命换钱?

如果房价没有那么高,不需要「六个钱包+三十年贷款」来换,你是不是可以过的舒服些,也能给子女留下些。

至少对于一座城市的顶级打工人来说,他获得和维持中产不应该这么困难,否则连顶级打工人都艰难求生,底层无产阶级劳动者就更是如蝼蚁般活着了。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维持纺锤形的社会阶层,让绝大部分人都能相对容易且幸福地晋升中产,正是因为他们对既得利益者的约束。

这使得无产阶级的权益有了底限的保障,不会因为既得利益者的过度侵占而艰难生存,每天付出合理的工作量,就能相对幸福且容易地获得中产地位,无论你是程序员,工程师,设计师,还是木工,电工,建筑工和农场主。

他们还将部分既得利益者的资源分割出来分配给无产阶级,提高无产阶级的待遇,让无产阶级更容易晋升中产阶级,还给无产阶级构建福利社会创造了条件。

而在牺牲少量权益的情况下,既得利益者换来了无产阶级劳动者更高效更有积极性的劳动,这给他们提高企业利润率,建立技术和品牌壁垒创造了空间。

而且,中产阶层足以达到绝大部分劳动者理想的生活状态,这也让无产阶级不再把重心放在阶级斗争上,选择更乖巧地为既得利益者工作,这又打消了潜在反抗的可能性,反而巩固了既得利益者的地位。

可惜的是,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咱们的既得利益者却不知道。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一句话吗:

如果鸡娃没有得到好的结果,那父母牺牲一辈子幸福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趁着年轻吃好喝好玩好呢???

过不了多久,无产阶级就会发觉,牺牲一辈子幸福,自己的子女却只有很小的概率过的幸福,这既辜负了自己的付出,也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

然后,无产阶级就真的会选择吃好喝好玩好的道路,放弃生孩子养孩子的打算,这是我国城市低生育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终归有一天,「鸡娃」会变成「无娃可鸡」,既得利益者没了未来的鸡娃,剩余价值也无处剥削,这才是他们着急让你生三胎的原因。

否则,繁衍后代是生命最基础的本性,是延续基因的根本策略,如果大家主动不生孩子,那肯定是环境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