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因为具体详细的情况不明。
仅从情况描述上,看不出是平时的测试还是期中、期末的考试。
看不出是经常如此,还是偶尔一次。
看不出。是不是上了三年级之后才开始如此?是不是三年级之后就一直如此?
看不出,一年级、二年级时候小孩的数学、语文、英语成绩如何?
看不出,是否有重点的学校、班级等情形?孩子是否有转学、休学重上、老师调整、班级调换、座位调整、是否有休假缺课等诸多情形?
搞不清楚详细的具体状况,就好比盲人摸大象,医生也不可能听到人咳嗽就直接开药方吧。
见到过一个真实的特例,孩子的一位同学,在中学的一次期中考试时,作文直接一个字也没写就交上去了。
等到老师开家长会时讲到这个情况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心里为这位同学的家长捏一把汗,同时也是一头雾水,直接给整蒙圈了。
家长会后不久,这位同学的家长专门找到我诉苦,详细说了孩子的情况。
原来,孩子各科成绩在班上都是不错,语文、作文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在第一梯队。
见到这么好的一个苗子,发生了这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我答应同这位同学聊一聊。
这位同学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直觉就是一切都很正常,跟个无事人一样。
我跟他简单闲聊后,问他愿不愿意花几分钟的时间听我讲一个故事,他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我只是跟他讲了唐朝诗人祖咏【终南望余雪】的来历,这是祖同学参加科举考试时现场写的。在考场上,他只写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就交卷给了考官。
考官打开一看,往下读,不住地点头赞许着。脸上刚刚露出些许欣慰的神色,立马就愣在了当场,连忙问,你确定你就这样写完了?怎么只有四句?
祖咏脖子上扬,头发想甩而没敢甩,用手压住,说:「意尽。」
祖咏的运气当真是开挂呀,居然,及了开元进士第。
要知道,当时考试要求的诗体是五言六韵十二句的排律,祖咏这首诗只是四句的绝句,当然不符合科举要求。更重命的是这四句的绝句还不是近体诗(格律诗),居然就这么被破格上榜了。
当然,这四句也的确是真名句。
同学听了我说的小故事,没说什么,跟我道了谢,就回家了。
再后来,这同学的所有学习都更胜往常,在考场上更是如有神助。
这位同学的家长后来告诉我,这孩子听完故事回家后,就专门上网查找了这个故事的不同版本。
过了几天,孩子主动跟家长聊起了那个没有一个字的作文,主要是因为在这之前,孩子有两篇自认为写的不错的作文,在老师那里没有得到孩子满意的分数,孩子想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提醒老师注意罢了。
这孩子后来高考超常发挥后,专门给我打过电话为此事致谢过。
我深知,自己什么也没做,只是运气好而已。
此后,逢年过节,总能收到孩子问候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