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一个看似匪夷所思的结论: 「刷牙难」,原因并不是「刷牙」难!
先看看题主是怎么做的吧:
前段时间,晚上给娃宝(3岁)刷牙,十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刷好。娃宝我们来剪刀石头布,谁输了谁就刷牙,好吗?他输了,下面的牙齿刷了两下,上面的牙齿还没来得及刷。
妈妈一边唱小星星,一边给你刷牙,好吗?唱了三遍,没刷成。
讲了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一要刷牙,就赶紧的把嘴巴给捂上。
好说歹说,就是不松手。
我就想问一句: 这是在刷牙,还是在陪玩啊?
又是剪刀石头布,又是唱小星星,又是讲故事,孩子玩得超级开心,于是暗暗下定决心
「真好玩啊,还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他哪里是抗拒刷牙,分明是因为不想结束有趣的亲子陪伴时间,所以用「抗拒刷牙」作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爸爸妈妈多陪我一会儿!
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之所以离开弗洛伊德,是因为他认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过分强调过去经历对现在的影响。但是,要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不能寄希望于无法改变的过去,而是要改变对未来的认知,从而将治疗方向由过去指向未来 [1] 。后来就有了正面管教里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感知和诠释的力量。
当孩子对于「刷牙」这件事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只要自己拖延进度,父母就会开启有趣的亲子陪伴模式时,他就会开始拖延——直到父母爆发,停止这一时光之前,都是他可以用拒绝刷牙来说了算的美好时光。
对照着看一下:
经历:拖延刷牙的时候,爸爸妈妈会陪我唱歌、讲故事、玩游戏感知:刷牙的时候不刷牙,实在是太快乐了!
诠释:原来拒绝刷牙,会带来这样的好处!
信念:只要我拒绝刷牙,就会获得快乐的亲子时光
决定:拒绝刷牙
这也是为什么在原则问题上,父母一旦让步,或者通过哄、劝、骗、诱之以利的方式让孩子服从,孩子就会「越来越难养」、「脾气越来越大」——这是因为父母的应对措施,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不良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利益!
孩子不傻!精得很呢!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不能靠一时的哄劝骗,而要让孩子形成规律。
绘本、图书、儿歌、游戏都很多,但这些工具一定是在孩子「 抗拒刷牙这件事本身 」的阶段用的。
记住,当你说尽「为什么这么做对孩子有好处」的道理,孩子仍然拒绝的时候——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他不是不懂,只是不愿意。
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通常有四种「错误目的」:
通过操纵别人为自己帮忙,或者得到特殊待遇。孩子认为,只有当自己得到特别关注或者特别陪伴时,才有归属感,才证明自己对父母而言是重要的。
这种行为通常会让家长感到心烦、恼怒、担心或内疚。
比如,父母和旁人聊天/打电话的时候,孩子会不停打断对话,甚至会出现短暂的倒退,例如突然尿裤子等,好让父母讲关注重心转向自己。2-3岁叛逆期的孩子通常会希望「我说了算」。在他们看来,只有当自己能主导、控制某件事,或者证明没有人能控制自己时,才有归属感。
这种行为同会让父母被激怒,感到自己受到了挑战、威胁,或者干脆被击败。
比如,明明跟他们说了很多次,不要把食物混到一起吃,不听,偏要混到一起吃。一边吃,还一边得意洋洋地看着父母。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在缺乏归属感的孩子身上,一旦受到伤害,就会以牙还牙,因为自己反正没人关爱。
比如,那些和成人针锋相对的孩子,成人打骂得越厉害,孩子报复得越厉害,而且越不听话。这种就是自暴自弃型了。这样的孩子在内心不相信自己有所归属,总是拒绝任何努力或挑战,希望别人不要对自己寄予热河希望。反正我怎么都做不好,努力也没用,就别管我了。
比如,常常被骂「笨」的孩子,在做题的时候可能会说:我笨啊,我就是做不出来了。不想做了,好累啊,我不会啊。题主3岁的孩子用尽浑身解数拖延刷牙时间,很有可能是寻求过度关注或寻求权利。
那么,该怎么做才好呢?
相信宝宝自己能刷牙,他一边刷牙,一边给予鼓励「刷得真干净、真好!」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能胜任。
和孩子约定好,只要刷完牙,就可以陪他唱歌、讲故事——但前提一定是要刷完牙。孩子可以选择不刷牙,那父母就将房间的灯都关上,自己玩自己的、看手机也好、聊天也好;除非孩子刷完牙,再肯定他的行为,然后开启睡前的亲子时光。
提前和孩子说好,每晚的睡前流程是怎样的,尽量遵循同样的睡前流程来安排孩子的作息。习惯成自然,慢慢就会好起来。
当孩子拒绝刷牙并洋洋得意时,父母可以直白地告诉孩子:
「我不能强迫你刷牙,但你可以帮我挤好牙膏,然后我们一起来刷牙。」
当孩子发现自己对父母有影响力,并且能胜任一部分刷牙事务的时候,就会开始转向积极的方向。
平时可以多一些特别的亲子时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关注和尊重。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只需要用一些肢体语言,例如抱抱他,握握手,或者一些特别的姿势,他就能很快感到安全感,从而让自己的行为正常起来。
育儿不能只靠「绘本、游戏、儿歌」等工具,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也需要多换位思考,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参考
- ^https://www.ukessays.com/essays/psychology/sigmund-freud-and-alfred-adler-psychology-essa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