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袁全)在传统商业观念中,企业在初创阶段往往会「精打细算」地把资本投放在服务、营销等收益快的领域。但现在,越来越多中国创业公司重视创新成果的保护,愿意把资金资源投入到回报期长、但价值更高的知识产权上。
1月11日,北京鹰瞳科技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体验公司研发的一款智能眼底照相机。新华社发
除了几台人工智能辅助的眼底照相机,北京鹰瞳科技公司最骄傲的「业绩」就是有布满一整面墙的专利证书。成立于中关村的8年时间里,这家医疗器械初创企业获得了500多项发明和外观设计专利。即便是在疫情肆虐、盈利艰难的时期,企业也安排了相当一部分投资用于知识产权的管理。
2020年8月,鹰瞳公司研发的AI诊断软件通过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可在医疗机构协助医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公司还与大医院进行科研合作,其研究成果屡屡登上国际学术期刊。
「专利的授权提升了我们投标时候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公司盈利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公司副总裁吴晓磊说。
在他看来,知识产权是企业吸引外界投资的重要砝码,同时,企业通过运营,也可将这些无形的资产转化为有形的财富。
2023年12月15日,工人在江苏省长城汽车泰州智慧工厂生产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发(汤德宏摄)
「性价比高」曾是长城汽车开拓市场的最大竞争优势之一,但公众不了解的是,这家国产汽车品牌的专利数量已连续几年位列中国民营车企第一。这背后是公司每年有近亿元的专项经费用于知识产权工作。
为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长城汽车近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汽车性能,提升工艺水平,尤其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收获多项创新成果。
2023年公司推出的一款越野车不仅获得中国外观设计专利金奖,还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销量已超28万台,利润近200亿元。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许多民营企业都在「知产」上遭遇过「成长的烦恼」。长城汽车的外观设计曾在参加欧洲行业展会时受到质疑。而10年前,同样以「高性价比」闻名的国产手机品牌也在海外遭遇专利纠纷。
尝到苦果,让企业明白成本的竞争要转为「知产」的竞争。重视研发、保护创新,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腾讯集团副总裁、副总法律顾问江波在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上发言时说,自2020年起,腾讯研发开支已经超过1800亿元,与此同时其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也在全球互联网企业中位居第二,实现了创新投入与专利授权曲线的完美契合。
江波还用了一个数学算法的比喻:「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加法,知识产权就是乘法,利用好知识产权的乘法效应,可以创造可持续的社会价值。」
企业积极投资「知产」的同时,国家也在持续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完善专利法、商标法的修订,并对专利侵权等违法行为从严惩处。相关政府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援助力度,通过建立维权和纠纷应对中心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
这些努力得到了国际认可。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达到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特别是在其评选的第二届全球奖中,7家中小微企业获奖,中国占两席,再次位居各国之首。
2023年7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与会者在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系列活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场活动上参观图片展。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知识产权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附加值」。北京医药企业五和博澳在研发降血糖创新药的同时,助力广西河池地区脱贫攻坚。
公司的核心产品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桑枝总生物碱。该药品是以桑枝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纯化得到多羟基生物碱这一有效成分。这款历时21年研发出来的创新药已获得50多项专利授权。
公司在广西河池地区建立生产基地,是因为当地桑树资源丰富,种植面积接近100万亩。但河池分布着多个贫困县,在过去种桑养蚕是当地的主产业之一,桑叶用于养蚕,而大量桑枝因「无用」被丢弃在田间地头。
以桑枝为原料提取生物碱让桑枝变废为宝。五和博澳公司发展部总监蒋灵敏说,药品在2020年获批上市后,制药产业链为河池当地桑农每亩增收30%至40%,即每亩增加800元到1000元的收入。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科技创新」的公益广告近期在央视多个频道播出。这句话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发展理念。蒋灵敏说,企业会继续加大知识产权投入,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