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互换协议的目的其实是降低美元作为大锚的依赖,国际贸易的大锚即便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不再承诺和黄金挂钩,属于典型的违约行为,但美元依旧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贸易投资结算大家还是更愿意相信美元的信用,所以往往是先换成美元在进行交易,能源矿产商品,各国愿意接受美元,包括买我国的工业品,除非没办法,比如俄罗斯。
尤其是加息周期,美元指数走高全球都缺美元,贸易过程中如果你买我的商品先把本币换成美元,我买你的商品也用美元,就会增加对美元的依赖,这时双方可以在 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 ,省略了中间先换成国际通用货币美元的作用,长期贸易顺差的我国都缺美元,更何况长期贸易逆差的阿根廷,按道理我国对货币互换的依赖度更低。
然而,对于一个连续违约的经济体,大的主权债务违约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都超过两次,一次是1982年,另一次是2001年,且伴随着巨大的政策延续性差的问题,一任政府一任政策导向,政府部门无法抑制债务,央行无法履行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正如高赞的描述,最大的问题是违约和展期,比如到期以后无法按照约定的汇率进行兑付,展期本质也是违约的一种,对于一个连续违约的经济体是很正常的,这是风险层面的问题。
另一个是是初衷相悖的问题,货币互换协议本质是双方环节对美元大锚的依赖,而现阶段的政策主张截然相反,而是去本币化+全面美元化,相当于彻底丧失本币的信用,这种趋势下,货币互换的前提就不存在了,当然是要尽快停止合作,以降低未来的风险。
至于很多人说的阿根廷的崩溃疗法能不能成功,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历史其实没有如果,本人一直以来的观点是,一旦政府连续违约,央行失信,本身就已经崩溃了,不要谈什么崩溃疗法的代价了,根本就没有童话般的无牺牲结局,无非是哪种的代价更大。遇到这种经济体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得远一些,省的溅一身血。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内债不是债也就意味着内钱不是钱,无非是把汇率砍一半么,黑市还1000多呢,这就是你本身货币的价值,且一切都是自己作的,政府不履行抑制债务的职责,央行不履行维持本币购买力的职责,长期以往就是这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