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1/d34b9d429d99dcbf152a8babae60eb2d.webp)
知名学者:张宝通
本文作者:张宝通
最近网上关于新中国前三十年和后四十余年的争论很激烈,出现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和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两种极端的教条式的对立。这关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更关乎第二个百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问题。必须跳出极端教条思维,坚持中国特色道路,确保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时没有社会主义的经验,只能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参照苏联的模式,实行划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中国这样做还与中国的国内外环境有关。中国当时是「一穷二白」,又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中国要迅速工业化只能实行划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靠家庭经营是不可能迅速实现工业化的,新中国三十年完成了工业原始积累。
但现实社会是非常复杂的,要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行多种所有制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公知」鼓吹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主张完全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如果这样做了,就是苏联的下场,超级大国沦为二流国家,就没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前景也只能是二流国家。
欧洲文明发源于地中海,工商贸易和城邦国家林立,含有资本主义的基因。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主要是农耕文明,秦始皇集中力量兴修水利,实际是农业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理想,哈耶克新自由义是美西方的基因,农业社会主义是中国的传统。只有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