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春运启动!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 购票日历来了

2025-01-14新闻
09:15 春运启动!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 购票日历来了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2025年铁路春运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日均发送1275万人次,节前客流高峰日预计为1月25日(腊月廿六),节后客流高峰日预计为2月4日(正月初七)。1月14日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实行春节8天长假、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人民群众出行意愿强烈,整体客流将稳定增长,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叠加,节后客流相对平缓。

负责人表示,春运期间旅客出行意愿强烈,部分热门地区和时段客流高度集中,运力和需求的矛盾突出,会存在车票紧张的状况,旅客朋友可选择错峰出行,或使用铁路12306的候补购票、中转换乘、购买空铁联运产品等方式出行。部分车站高峰时段客流较大,请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和出行服务信息,预留充足时间进站乘车,严格按规定携带随身物品,按照车票标注的车次、日期、区间、座号有序乘车,切勿「买短乘长」,共同维护良好出行环境。

铁路部门提示,铁路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是中国铁路面向社会提供互联网票务服务的唯一官方渠道,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和办理火车票相关业务,没有任何购票加速包、购票会员费、挑选车厢座位费等额外收费,发生改签、退票时严格按规定办理,同时严格依法保护旅客个人信息安全。请广大旅客朋友一定要通过铁路官方渠道购票,认准12306官方网站和铁路12306官方App,同时确认票款的收款方为「中国铁路网络有限公司」,避免后续退票、改签时无法收到应退款项。

09:05 2025年春运,开启

1月14日,2025年春运开启。幸福回家路上,许多人正在奔向阔别已久的故乡,中国人的中国年要来啦!

条条归途,暖意涌动。2025年春运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运,也是有着8天春节长假的春运。40天里,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

看铁路,旅客发送量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看民航,春运旅客运输量有望突破9000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看公路,自驾出行预计达到72亿人次,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新年景、新启程、新活力,春运路上是一个生机勃勃、活力满满的中国。

公路出行:六大安全提示要牢记

近日,公安部结合往年春运期间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对2025年春运交通安全形势进行研判,并发出交通安全提示。

自驾车辆出行

应提前了解交通路况、天气预报和安全提示,合理安排出行时间、路线,尽量错峰出行。出行前要提前检查车况,驾车时要集中精力,不分心驾驶,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

要牢记「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切勿酒驾醉驾。实习期驾驶人要谨慎选择长途自驾出行。

高速公路行车

要时刻保持安全车距,遇拥堵、缓行路段不要随意穿插,切勿占用应急车道,发生交通事故或故障,要「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临近驶出高速公路出口要注意观察标志标牌,提前靠右侧行驶,切勿在出口处急刹、急停、变道、倒车。

城市道路行车

要注意观察路况,保持安全车速,切勿因流量减少而放松警惕、超速行驶,途经无信号灯路口或斑马线,要提前减速观察,确保安全通过。

农村道路行车

遇急弯陡坡、长下坡、临水临崖道路,要减速慢行,切忌弯道超车。

途经穿村过镇路段,要注意观察道路两侧车辆和行人,按规定让行。

清晨、傍晚时段视线差,驾车时要注意观察路上行人,尽量靠中线行驶。

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尽量减少自驾出行,确需驾车出行的,要降低车速、控制距离,不急打方向、不急踩刹车,防止车辆失控侧滑侧翻或追尾。

路面积雪或结冰,应尽量沿前车车辙轨迹行驶,切勿加速超车,需要停车时应提前采取措施。

乘坐客运车辆出行

要选择正规营运客车,不要乘坐站外揽客拼团「黑车」、超员客车,不要搭乘轻型货车、三轮车、拖拉机等非载客车辆,乘车时全程系好安全带。

旅途中注意防范呼吸道疾病感染

春运期间,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加大,专家建议从出行前准备、旅途中防护、旅途后卫生三方面着手加强防范。

出行前

出行前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和天气,备好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手消毒液等用品。对于有境外旅行计划的人员,还应在出入境时做好个人健康申报。

建议公众,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积极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疫苗,以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风险。

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可能居家休息,推迟出行。

旅途中

在旅途过程中,建议老年人和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要佩戴口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另外还要注意手卫生,在旅途过程中可能会接触一些公共的设施设备,避免用脏手摸自己的口、眼、鼻。如果接触了这些公共设备设施,要及时洗手。

旅途后

在旅途结束以后,到了目的地或者是到了境外,要及时换洗衣物、洗手,另外要做好自己的健康监测。如果到目的地后出现了呼吸道症状,要尽量休息,不要带病去参加聚餐、聚会。

专家提示出境旅行人员,回国后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境外旅行史。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