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秘鲁渔民站在芦苇船上「冲浪」。
本报特约记者 张笑竹
在秘鲁西北部沿海地区万查科,「骑着」芦苇船乘风破浪出海捕鱼的秘鲁渔民是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头部尖尖高高翘起的芦苇船,已在当地存在了数千年,它们现在依然活跃在普通渔民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可谓「活着的历史」。
漫步万查科海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岸边成排竖立的芦苇船。这些船倚靠在简易的木架上,仿佛一排威武的金甲战士。据当地渔民介绍,芦苇船因为材质和构造上的特性,比普通木船更适合作为当地人的出海工具。
在海上,风平浪静的时候,渔民会悠闲地坐着,两腿摊开放在芦苇船两侧。风高浪急时,渔民就会双腿双脚用力夹紧船体,呈类似骑马的姿态。这种芦苇船在当地也被称为「小马」,所以当地人「骑船」出海的说法很形象。
有意思的是,当地渔民出海时手里拿的并非船桨,而是约两米长的从中间剖开的竹竿,像我们熟悉的扁担。
渔民们一般天还没亮就三五成群地出海了,他们每人骑一艘小船,冲出近海的风浪区去捕鱼,手中举着长竹竿,时而用其划水前进,时而用其在风浪中保持平衡。有的时候风浪太大,渔民还会由骑姿转换为站姿,在船上随风浪灵活调整身体角度,像是冲浪选手。
到达捕鱼目的地后,渔民们有序地忙碌起来,用渔网、捕虾篓等尽可能多地「收割」海洋的慷慨馈赠,将渔获放在芦苇船后半截的空舱中,满载而归。渔民们再次冲浪回到海边时,守候在海滩上的家人、伙伴会跳入水中,合力将船拖上岸。
制作芦苇船用的是当地特产的芦苇,其截面是三角形的,捆扎起来非常密实,几乎不透水。
制作芦苇船是个需要细心的过程,首先要挑选收割大片数米高的鲜芦苇,将其彻底晾干。然后把长短不一的芦苇按照需要截整齐,再用绳子紧密地捆扎起来。
芦苇船一般四五米长,近一米宽,尾部有空舱,大概40多公斤重,而其负载能近100公斤。
所有芦苇的尖端都是天然密封的,只有其切口处会进水,所以芦苇船要竖起来才能排水晾干。吸饱水的芦苇船自身重量会翻番,浮力大减,要晾干后才能再次出海。因此当地每位渔民都需要两三艘芦苇船轮番使用。
因为风浪以及沙石的磨损,一艘芦苇船通常只有几个月的寿命,所以当地渔民对芦苇的需求量很大。而这种「三角形」芦苇长成能造船的长度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
随着秘鲁沿海地区的开发,酒店、餐馆和冲浪用品店不断增多,芦苇种植区被大量侵占。为保障这种造船材料的供应,当地政府还在海边专门辟出了种植区。
据考证,秘鲁的芦苇船有至少3500年的历史,当地人很为这种「活着的历史」而感到骄傲,然而随着城镇现代化的演进,万查科大概只剩下四五十名渔民还在使用这种古老的方式捕鱼,并以此为生,越来越多人将目光转向芦苇船的保护工作。
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许多人尝试了用这种古老交通工具冲浪的滋味。在万查科,花上大概几十新索尔(1秘鲁新索尔约合1.9元人民币)就能坐上渔民的芦苇船下海了。
为了保持平衡,游客要面朝后坐在船尾的空舱里,那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后背会被海浪打湿的感觉别有一番紧张刺激。旅游业的发展帮助当地渔民增加收入,也有助于将芦苇船这种文化继续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