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他是国家部委原副司级干部,决定下海惊动朱镕基:别等出了事找我

2024-01-23新闻

1996年,主管经贸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同志,找经贸委的王梓木谈话。王梓木在经贸委工作4年多的时间,成绩显著,已经担任了综合司副司长的重要职务,是包括朱镕基在内众多领导看好的优秀青年干部。朱总理找王梓木谈话的原因,是想了解一下他为什么突然做出辞职下海的决定。

「你在经贸委工作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转行去做保险?」

「别等出了事,再来找我!」

王梓木将自己的想法向总理和盘托出,中国的保险业起步较晚,国民认知度不高,他有志利用自己的学有所长,推动保险业的发展和进步。一席话,让朱总理点头称是。作为经济改革的先锋人物,朱总理的想法与王梓木不谋而合的。告别朱总理,王梓木办理了离职手续,踏上了全新的商海之旅。

早年的学霸人生

王梓木出生于1953年,在进入中央工作之前,他的生活经历格外丰富。初中刚毕业,学习成绩优异的王梓木就赶上了知识青年下乡的浪潮,在黑龙江省的干校插队。种地、喂猪、伐木、养蜂,当地农村里所有的农业劳动,王梓木统统参与过。多年后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经历,王梓木将之视为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慢节奏的乡村生活,给与了他充分的思考和沉淀的时间。那时候的乡下,没有任何娱乐方式,王梓木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中。他什么都看,历史、政治、时事、自然科学,只要是能接触到的,他来者不拒。如果说其中有王梓木比较感兴趣的,那一定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莫属了。经历了无数的挑灯夜读之后,那些厚厚的大部头,几乎都要被他翻烂了。

1973年,初中学历的王梓木获得了执教社会主义理论的工作。他在讲台上度过了两年多的时间,边学边教,竭尽自己所能地把【共产党宣言】、【反社林论】等著作介绍给自己的学生们。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面前,王梓木愈发觉得自己很渺小。1975年,表现良好的王梓木被保送到了吉林大学深造,茫然的心灵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充电位置。大学里提供的学术环境让王梓木徜徉其中乐不思蜀,他眼里只有学习,吃饭睡觉都经常忘记。本科毕业之后,王梓木被分配到了黑龙江省委党校。眼界开阔之后的王梓木依然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他利用工作间隙的时间报考了中央党校的研究生班。王梓木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深刻感受到了知识赋予他的强大力量,如同一副看不见的翅膀,可以助力他的人生腾飞。

政策东风助力个人发展

1984年,完成硕士学位的攻读之后,王梓木进入全国人大下设的办公室工作,工作内容和他的专业对口,是属于经济研究方面的。经过多年钻研,王梓木的理论水平已经达到了专家级别的,他参与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给领导人决策提供了辅助性意见。八年后,中央部分机构改革,王梓木转入国家经贸委综合司任职,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被提拔为副司长。43岁的副司级干部,学历、履历亮眼,又深受组织器重,王梓木只需要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就可以顺利登顶,实现普通人的人生赢家梦想。作为经历过计划经济年代的知识分子,王梓木的身体里流动着不安分的血液。他也有一颗产业报国的心,满怀强国之梦。他给自己选择的主攻方向是保险,离开体制内的工作之后,王梓木创办了华泰保险公司(集团)。

高度关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朱总理,和王梓木始终保持联系。王梓木了解总理的担忧,他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尽量保证公司运营的透明化。事实上,王梓木下海的最大底气,来源于邓公的改革开放政策。发展之为硬道理,已经是国家领导人亲自盖章的绝对真理,他们这些身负特长的企业经营者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王梓木二十年的从商经历,严格遵守国家规章制度,走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到他离任董事长之前,华泰公司金融总资产已达486亿,成为行业巨无霸型头部企业。

2022年,即将年满70岁的王梓木卸任华泰董事长职务,属于他的传奇已经徐徐谢幕了。王梓木的成功,离不开个人努力,但更加离不开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应时代潮流,制定推行的积极政策。顺势而为,才是实现个体价值的最佳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