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15 万元左右的纯电动车,你最看重哪些点?

2022-12-05新闻

我自己就是电动车主,10~80万的电动车也开过不下十几款,日常开车甭管你性能多强、操控多犀利,肾上腺素已经飚不起来了,反而血压爆表的时候不少。

就比如前两天北京气温骤降,白天零下五六度,我手里的电动车一辆辆续航也跟着「跳水」,停一宿掉10公里,启动后跑1公里掉8公里简直不要太常见——这续航掉的太快了!关键是好多电动车的算法简直了,永远按照CLTC给你显示满电剩余续航,导致永远不知道车辆的真实续航里程还有多少!你说血压能不高吗?

还有些车,纯纯油改电,上车之后还得按一下Power按钮,不然车机、空调都不启动。等车机启动了吧,过场动画十几秒,然后那个卡啊,导航、影像全歇菜,就问你血压高不高?

续航掉得快、车机反应慢,以上还是我频繁遇到的离谱时刻。再看看懂车帝大数据,不难得出结论,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用户对车辆的关注点有明显区别:续航、安全、车机智能,这三个方面是决定用户选择新能源车的重点。在我看来,续航、安全、车机智能更是在5~8年的使用周期中,直接影响着车主对车辆的信任感。

没错,即便当下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已超30%,但现实是,大部分纯电车主难以获得这种宝贵的信任感。因为你永远要忍受卡顿的车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车能跑多远,永远不知道电池下一秒会不会自我释放……

什么是好用的车机?

如今智能车机大发展,没个大屏幕车企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怀念实体按键一触即达的时代?本质上,当前的智能只是表面上光鲜亮丽,车企宣传时只是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你,实际使用中,语音识别差、车机卡死、菜单逻辑混乱等问题时有发生。 这里我要摆出一个观点:相比硬件堆叠,软件生态才是直接影响体验的重点,而且智能化体验并不受车辆价位影响!卖到30万,搭载8155芯片却卡得要命的车不是没有啊。

15万价位的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反而更强,因为好的智能化体验首先带来的就是更高的效率。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两件事合成一件事做,比如一边开车一边设置导航,下班了才想起要给提前开空调、推送目的地,甚至一边接领导的电话,一边解锁上车「逃离」公司。这时候要再碰到车机卡,倒车影像出不来,导航启动半天,就问你血压高不高?

几何G6

所以从用户的真实场景出发设计车机系统,才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有没有做得好的?我觉得华为的方案就很好,而且华为的Harmony OS车机在15万价位就能享受到,比如几何G6和M6,也是这个价位唯一搭载鸿蒙系统的纯电汽车。

几何M6

同样是下班坐电梯,朋友把聚餐地发到你手机上,直接点击导航,剩下的交给鸿蒙车机就好了。这时候领导来电话,照常接听,上车之后,手机导航、领导电话都会毫无延迟地自动流转到车机大屏,不需要任何额外操作,丝滑流畅,毫无割裂感。如果是普通的智能车载系统,你还是要一边接电话一边用手设置车机导航,因为此时语音功能被电话占用了,跟鸿蒙车机相比,两者体验高下立判。

更重要的前提是,这套鸿蒙车机在几何G6/M6上面做到了3秒开机!注意,几何G6/M6没有启动按键,拉开车门、坐上座椅、系上安全带,这3秒钟车机已经启动完毕了,挂挡走人!

导航如此,内容消费在G6和M6上也做到了同样的流转体验,手机上看的视频,可以从中断处继续在车机上面观看,这才是真正的无缝流转。

去往餐厅途中,如果临时想到要买点礼物带过去,你可以直接对着G6和M6的语音助手-小何同学说:先去XX商城,途经点就设置好了。全程手不离方向盘,甚至不需要斜眼看屏幕——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才是驾驶安全的最高境界。

不仅导航,G6和M6 可见即可说 的能力,已经深入到车机系统的边边角角。任何你在屏幕上看到的内容,都能通过语音进行操作,哪怕是第三方APP都没问题,能做到这一点的车型市面上非常少见。而且,G6和M6的语音助手并不需要每次都说出唤醒词,「你好小何」一次唤醒后,90秒内助手都会时刻聆听主副驾,你可以一口气下达多个指令,哪怕语气不同、用词「不规范」,助手都能根据上下文判断准确,完成操作。

华为的加持让几何G6/M6拥有了远超15万元电动车的智能化体验,这就是我说的,智能化效率高不高、体验好不好,不一定多花钱才能享受。

什么是好的续航?

对于15万价位的车主而言,我们更务实,对续航的信任感也更朴素:我买到多少续航,能用到就好。过去几年行业里一些做法,如续航虚标、拿60km/h等速宣传等等,一度让消费者对电动车的信任感大幅下降,以至劣币驱逐良币,「说真话」反而显得很吃亏。

开过这么多电动车,我现在最大的感受是,真正影响信任感的不是续航远不远,而是准不准。日常城市通勤,哪怕只能开200公里我都接受,因为充电太方便了,我真正的诉求是:如果你只能开200公里,就老老实实给我显示200公里!当然,最好的结果是标称多少,就能开到多少。

续航显示方式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永远按照CLTC比例显示剩余续航,一种是根据驾驶行为、环境温度等信息,实时估算剩余续航。显然后者的显示更准,不需要车主自己心里再去计算折扣率。所有电动车品牌里面,我认为几何算得上老老实实说真话的一家,为什么呢?看下面媒体和车主们跑出的数据就知道了:

大众侃车不加电春考挑战赛,几何霸榜。

电动邦趴趴趴大赛,冬季春季两次,几何照样拿冠军,我是参加冬季比赛的,北京-2℃,城市+高速从早上七点开到晚上九点,几何C实测514.9公里,得到了93.6%的超高准确率。春季比赛中更是拿到了全场唯一的「反向虚标」,跑得比标称续航还远。

一句话,几何家的车,你负责开,车负责准,这个品牌在续航方面确实有点绝活。拿G6/M6来说,搭载的70kWh三元锂电池包,绝对容量并不突出,但胜在183.23Wh/kg的能量密度着实不低,因此两款车的基础效率就很高。而北方冬春气温低,热泵空调又大幅降低了空调损耗。而且G6和M6的电池管理算法也非常到位,可以利用车端云端大数据同步,持续优化电量算法。

也就是说,几何的车主每一脚、每一公里都在为大数据做贡献,同时再将优化结果反馈给每一位车主,真真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开上G6和M6,你会发现随着用车周期变长,续航里程会变得越来越准。不仅续航准,几何甚至留有余力,即便在电池亏电状态下,车辆仍能继续行驶15公里,为车主提供最后的应急保障。

开得车越多,越会发现太多车企在续航方面是「宣传一条龙,实际一只虫」,对续航的信任感极大影响着车主对一个品牌的好感,这一点我认为几何一直做得非常出色。

主动防御,才是安全

现在各车企对电池包的被动安全设计都比较到位了,国标热失控要求的5分钟逃生时间,大家都是超量过线。不过太多车主最担忧的不是电池烧了我有多长时间跑路,而是太多自燃案例发生在车辆静置状态,有没有相关措施能及时提醒?

从几何的做法来看,首先G6/M6采用的是高镍5系电芯,相比811,更低的镍占比先天就有稳定性优势。其次,几何的热管理精度非常高,可以将模组温差控制在±2℃,十分优秀的水平。

温差小的好处有两个,首先是安全性提升,这个好理解。另外一点,可以确保续航里程在整个拥车周期中衰减更慢,因为温差会导致电芯可用容量差异,而Pack的整体用量又遵循木桶原理,要将就着容量最低的那颗电芯,因此温差越小,电芯寿命越均衡,可用容量越高。

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G6和M6还会对电池包进行电芯温差的7×24小时监测,每隔一段时间收集电池数据并上传,一旦系统判断电池有危险隐患,即刻切断高压电路,并通过云端提醒给车主的手机。为了提升主动防御的可靠性,结合更是采用双回路FPC硬件热失控检测方案,两条独立路线监测电芯电压、温度等参数,用多一倍的硬件冗余确保整套系统的稳定性。

总结

几何G6

以前电动车宣传很容易,压着燃油车打就行,最难的反而是说到做到。对于15万元的电动车而言,勤恳务实带来的慢热,远比宣传夸大刺激订单更有价值。多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远比停留在纸面上的「话题爆款」更切实际。这个价位区间的消费者,要的不是谈资,不是某一项黑科技独领风骚,而是买前听到真话,买后用着踏实,这样的信任感得来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