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把握好「六个必须坚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4-01-22新闻
原标题:把握好「六个必须坚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这「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证。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必然要求我们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中把握好「六个必须坚持」,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人民至上,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过程各方面
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包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发展动力的科学回答和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立足于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都应当把人民需要作为着力点,把人民欢迎、人民满意作为目标追求,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聚焦人民群众实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创新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为民利民惠民,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文化建设,让人民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融入中华现代文明建设之中。
坚持自信自立,牢牢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正确方向
坚持自信自立,既深刻体现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尊重客观规律、敢于开拓创新的历史主动精神。党的百余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 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自信自立彰显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运用好、传承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经验,把握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自信自强的精神新高地,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然耸立,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为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显著标志,也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科学方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必须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相适应,也使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生机,不断涵育滋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能够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探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深刻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党中央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这些战略任务,需要清醒判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瓶颈,随时破解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奋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坚持系统观念,形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合力
坚持系统观念,符合事物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反映社会有机统一、矛盾转化的内在机理,体现了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运用,为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引。全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工程,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需要把握各个发展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统筹发展的步骤和环节,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坚持胸怀天下,增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影响力
坚持胸怀天下,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逻辑必然,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事业进步的天下情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立志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和博大胸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这些重要论述对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更为宽广的舞台。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建设、更好走向世界。
(杨清,作者系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兵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