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矿产资源就成了各国努力争夺的发展动力,毕竟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羡慕中东土豪的幸福生活。
然而,并不是所有矿产资源都像石油那么容易开发利用, 如果没有过硬的矿产资源开采、冶炼等核心技术, 就算天上掉下个金饭碗也只能拿去讨饭用。
比如,从二战时期就开始在军工领域使用的稀土资源,直到今天还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开发利用。
对于石油进口依赖度超过90%的「恶性通胀之国」土耳其来说, 2022年发现的6.94亿吨稀土矿藏具有逆天改命的战略价值。
为了开采这座世界第二大稀土矿藏,土耳其不仅在2024年10月7日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关键矿产联盟」,他们又在同一月和中方签署了【自然资源与采矿业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
那么,土耳其的如意算盘能成功吗?
一、两头难讨好的尴尬
根据土耳其驻华大使馆发布的消息,去年10月16日,访华的土耳其能源与自然资源部长阿尔帕斯兰·巴伊拉克塔尔, 主要目的是促成中土两国在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
比如,土耳其国有矿业和化工公司Eti Maden负责的6.94亿吨稀土矿藏开发项目,就迫切需要中企提供支持。
按照这位土方部长的说法,随着【巴黎协定】逐步落地新能源行业对稀土的需求将会大幅增长,中土合作一定可以「钱途无量」。
对于急需提振宏观经济的我们来说,有钱不赚似乎说不过去,可问题是,土耳其两头讨好的做法让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土耳其加入「关键矿产联盟」的消息竟然是由白宫首先确认的,并且欧盟去年已经决定投入1200万欧元帮助土耳其发展稀土产业。
无利不起早的美西方,之所以如此看重土耳其的稀土资源,就是为了达到摆脱对华依赖的目的。
更让美西方无法轻松的是,包括F35在内的北约先进装备也十分依赖我国生产的稀土产品。
为了完成稀土领域的「去中化」, 美国联合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矿产资源大国建立「关键矿产联盟」。
按照白宫政客的逻辑,只要美西方盟友可以团结起来出钱、出技术,就一定能够找到替代我国稀土供应链的办法。
作为1952年加入北约的美西方核心盟友,土耳其不仅在立场方面偏向美西方, 而且他们的现实状况也需要美西方投资。
长期通过「埃尔多安经济学」(用疯狂印钞解决物价飞涨问题的一种奇葩政策)发展经济的土耳其,2024年12月的通胀高达44.38%, 号称「埃苏丹」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面临着严重的民意压力。
如果土耳其能够实现每年出产1万吨稀土氧化物的发展目标,他们不仅可以利用出口稀土资源的外汇收入缓解国内通胀压力,还能够凭借「卡脖子」的优势获得美西方更多的战略支持。
不过这个如意算盘能否成真,并不取决于土耳其自身,而是要看掌握稀土产业话语权的我国愿不愿意拉土耳其一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头讨好的土耳其大概率要面临如意算盘落空的命运。
二、「有钱不赚」的理由
虽然我们已经和土耳其签署了矿产领域的合作协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和土方合作开采稀土资源。
至少从三个方面来看,土耳其的钱确实不好赚。
第一,稀土行业面临的「降价潮」问题。
众所周知,价格是衡量一切行业景气度的核心指标,衡量稀土行业景气度最权威的指标是「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稀土价格指数」。
这个汇总全国稀土产品成交行情的价格指数,在2023年暴跌近三分之一以后,去年再度重挫17.42%, 截至1月7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稀土价格指数」仅为165.5点。
本轮「降价潮」已经明显影响了国内稀土行业的盈利表现,比如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商北方稀土,202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刚刚超过4亿元,同比降幅超过70%。
现在稀土行业面临着严峻的「稳价」压力, 一旦土耳其稀土矿大规模投产,稀土行业面临的供需失衡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第二,变化多端的土耳其外交政策。
虽然土耳其是公认的北约成员国,但是这个国家却同时具备「强人政治」的苏系特征。
比如,已经做了十多年土耳其一把手的「埃苏丹」,就是一位美西方阵营里罕见的政治强人。
就像所有的「强人政治」国家一样,把土耳其国家大事当成家务事管理的「埃苏丹」, 经常暴露出情绪不稳定导致的朝令夕改问题。
比如,土耳其原本坚决反对以色列入侵叙利亚,甚至有网友觉得土耳其会在叙利亚和以色列一决雌雄。
然而,土方现在已经放缓了态度, 同意以色列在叙利亚拥有缓冲区。
对于需要长期稳定营商环境的矿产行业来说,土耳其这种「情绪不稳」的国家必须远离。
第三,美西方的态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埃尔多安的任期大概率会在2029年结束,除非他能像特朗普那样上演一出「总统总理大换位」。
即使埃尔多安能一直在土耳其说话算话,他也必须得到北约盟友的全力支持。
早在2024年北约华盛顿峰会上, 这个全球最好战的军事组织就将东大定性为「俄乌冲突关键支持者」。
即使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收缩战线, 北约中的其他美西方成员也不太可能放松遏制我国的力度。
如果我们现在大举投资土耳其稀土行业的话,恐怕最终很难避免「为他人作嫁衣」的命运。
三、土耳其的尴尬
发现世界第二大稀土矿藏,对于土耳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现在的土耳其就像是闹市街头怀抱黄金的小乞丐,他们面临的挑战与危险远超稀土资源带来的经济价值。
首先,土耳其稀土矿藏并没有宣传的那么有价值。
稀土确实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战略资源,但是真正被用在军工、石油等重点领域的是17种稀土元素中的9种「重稀土元素」。
土耳其稀土矿只有10种稀土元素, 并且其中只有两种属于重稀土,这种「轻稀土矿藏」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少见 ,比如美国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就是一座量产了五十多年的优质轻稀土矿藏。
其次,稀土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也让土耳其非常头疼。
稀土矿除了会产生其他矿产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矿渣堆弃等环境问题以外, 它还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化学药剂污染。
由于稀土元素在稀土矿中的含量非常有限,比如全球著名的白云鄂博稀土矿重稀土含量只有2%。
想要把生产所需的稀土元素分离出来,必须使用大量化学药剂。
土耳其的环保技术根本达不到我国的标准,并且那些一心想要掠夺土耳其稀土资源的美西方国家,也不会珍惜土耳其的绿水青山。
处在欧亚大陆和中东地区「十字路口」的土耳其, 国内的世俗与教派矛盾非常尖锐。
如果土耳其因为滥采稀土导致的环境问题影响到了居民的利益,那么这个国家很可能出现类似叙利亚、伊拉克的危局。
最后,全球稀土行业的现状也让土耳其难以成为「稀土强国」。
目前全球稀土消费量的35%集中在稀土永磁行业,比如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就带动了不少稀土消费需求。
如果土耳其想让稀土矿藏变成改变国运的「聚宝盆」, 就必须建立起一条可以服务于稀土永磁行业的稀土元素生产线。
这个说起来容易的目标,对于土耳其简直比登天还难。
一方面土耳其缺少像我国一样的稀土永磁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他们在新能源汽车、风电等行业也没有成熟的产能。
即使将来土耳其人把稀土资源全部开采分离出来, 他们也只能把这些宝贵的战略资源卖给我国,变成可以销售的工业产品。
对于土耳其这种落后工业国来说,稀土矿藏所能产生的经济价值微乎其微, 我们根本不用担忧土耳其会抢走我国的稀土霸主地位。
如果「埃苏丹」真想用稀土资源改变土耳其的落后面貌,他最好真心实意地求助我国,两面讨好的结局只能是两头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