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和实体上一旦推进,则退无可退。
实际上朝代更迭,帝位禅让本身就是势力的此消彼长,汉献帝背后支持的势力比不得曹丕背后支持的势力,此时汉献帝其实是光杆司令。
禅让,犹体面;不禅让,有身家性命之忧的同时,也没太多意义。
且看汉献帝的最后诏书:
"朕在位三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汉献帝势单力薄。
反过来看曹丕。
"皇帝臣丕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汉历世二十有四,践年四百二十有六,四海困穷,三纲不立,五纬错行,灵祥并见,推术数者,虑之古道,咸以为天之历数,运终兹世,凡诸嘉祥民神之意,比昭有汉数终之极,魏家受命之符。汉主以神器宜授於臣,宪章有虞,致位于丕。丕震畏天命,虽休勿休。群公庶尹六事之人,外及将士,洎于蛮夷君长...丕祗承皇象,敢不钦承。卜之守龟,兆有大横,筮之三易,兆有革兆,谨择元日,与群寮登坛受帝玺绶,告类于尔大神;唯尔有神,尚飨永吉,兆民之望,祚于有魏世享...上古之始有君也,必崇恩化以美风俗,然百姓顺教而刑辟厝焉。今朕承帝王之绪,其以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议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同律度量,承土行,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诸不当得赦,皆赦除之。」
到场受禅台的「嘉宾」一共一万多人,有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代表等人。
这里的「嘉宾」实际上说明至少他掌控的势力范围内,获得政治势力、武装力量、藩属国的支持,又或者至少是不反对。
此时汉献帝其实已经是无力回天了,炎汉的希望在西南,在刘备在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