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的手机性能,差的差到要命,好的确实可以好到过剩。
总体上来说,对于如今每年新发布的年度旗舰型号来说,GPU性能确实是过剩的。原因很简单,手机本体的解热能力都不足以让GPU满载持续输出。实际上,能够跑到50%负载都不多。
而手机本身的解热能力固化在你买到的手机上,基本无法改变。所以对于这部分性能不要过度迷信,跑分的象征意义可能更大一点。
送个最高9999元红包,运气好直接买年度旗舰就好了!
而CPU嘛?多核性能处于过剩状态,甚至八个核心有几颗完是多余的。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为跑分而生的。单核性能远没有过剩,iPhone 15 Pro的A17 Pro可以单核3000分,这已经接近骁龙888多核性能3433分了!单核吊打多核不是梦啊!
其实你只要细看A17 Pro这个跑分,6个核心的多核跑分差不多就是单核的2.5倍,你说这个单核有多么强劲呢?当然,这个多核性能并不是纯粹的核心性能叠加,而是模拟了真实场景下多核心之间的依赖关系哈!
而Android这边的旗舰SoC,距离A17 Pro这个3000分差不多还有着两代的代差了!
手机性能剽悍有两个作用:
维持更长的使用寿命很好理解,你手机SoC的性能过两年依然比别人新买的手机性能还要强,那不就是可以用更久嘛!
回看苹果的iPhone,基本可以保持一两代的性能优势,尤其是CPU单双核性能,这也就造就了iPhone近8年的平均使用寿命。
我自己手头有个2016年的iPad Pro,得益于当年A9X明显领先的性能,至今依然很堪用。怎么说呢?LCD屏幕都已经变黄了,性能愣是依然不错。
另外,获得更丝滑的体验也是选择新款旗舰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新款SoC大核性能强劲,本来就是拥有更快的响应能力。其实你只要监控过SoC的CPU调度,任何突发的交互都是瞬间大核频率拉高,尽可能最快的响应用户的需求。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如今还一味尬吹多核性能,是真的有点那啥了!
而在SoC之外,新款旗舰往往也意味着更优的调度策略和整机软硬件更好的优化。我接触过的几款新款旗舰,其实单纯从SoC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明显优势,但是交互体验确实有着明显提升。比如手上iPhone 15 Pro,哪怕我是从iPhone 14 Pro换过来的,也依然可以感觉到交互更加顺滑。
手机芯片所谓的性能过剩,更多的是对应大部分人常规的简单需求,比如单纯刷刷知乎、看看新闻、聊聊微信,确实也不需要什么性能。但是你要是追求极致的使用体验,以及手机在几年后的性能表现,那么新款旗舰SoC就是首选。
还有一个让人无奈的现实情况,那就是如果你不选择性能更强的旗舰SoC,那么你也很难获得SoC以外的顶级硬件配置。你很容易找到顶级SoC + 非顶级整机硬件的产品,比如搭载骁龙8 Gen 3的K70 Pro,但是你却很难找到非顶级SoC + 顶级整机硬件的产品。
不过呢?虽然说是优选旗舰手机旗舰SoC,但是在我看来,骁龙8 Gen 2、A15、A16这类SoC,虽然比不过骁龙8 Gen 3、A17 Pro,但是在这个大部分人性能需求也就那么回事的年代,依然是基本不会影响使用寿命的SoC。
就像我这个屏幕都老化变黄的iPad Pro,性能还没到不能用的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