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社会学者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牢牢把握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扎根中国大地,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
话语是思想理论表达、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简洁深刻、系统严谨,能够被广泛认可等特性,不仅能够促进知识体系构建,也对社会认同、社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从那时起,我国社会学者就清醒认识到,基于西方经验形成的社会学知识体系难以完整、系统、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并致力于在本土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社会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能够把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有机统一起来。因此,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要突出人民性。
从政策话语看,人民性是党的宗旨的直接体现。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民至上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强调「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等等。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从学术话语看,人民性是我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特点。我国老一辈社会学者怀着「志在富民」的仁心,提出「‘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社会学」,遵循从实求知和实事求是的理念,强调深入实地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为我国社会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学者坚持将社会学研究与我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立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提出「文化自觉」「社会结构论」「社会运行论」「社会结构转型论」等重要概念并进行深入研究。总的来看,我国社会学以研究「人群中的道义关系」见长,通过对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深入考察,以高度责任感进行知识生产,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从大众话语看,人民性蕴藏在广大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广大人民群众勤奋工作、踏实劳动、埋头苦干,共同绘就了美好生活的画卷,共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利益诉求更加多元,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也发生深刻变化。这既是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表现,也对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提出了新的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三种话语各有侧重,政策话语侧重指引性、学术话语侧重专业性、大众话语侧重社会性。同时,三种话语是相互关联、内在统一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例,在政策话语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主要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学术话语中,民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本土化社会学概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社会学以学术服务人民的直接体现,并对实践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在大众话语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突出人民性,能够把社会学研究与国家发展大局、社会发展脉搏、人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有机统一起来。只有牢牢把握人民性,在充分理解政策意图、充分了解人民利益诉求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才能具有更深远的社会价值、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回应时代课题,并服务于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人民性为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动力
应当看到,我们所说的人民性与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民」具有本质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革命高举「人民」的旗号,维护的却是特定阶级、少数人的利益。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所讲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仁爱思想等的时代表达。人民性贯穿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为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重要动力。
提供生命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反映人民生活、关注人民期待、维护人民利益是一门学科知识体系的生命力所在。从理论上看,从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和范畴,才更加符合社会运行实际,也才具有更强的解释力。突出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贯穿于社会学研究之中,重视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将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生命力。
激发创造力。知识体系构建的动力来自实践的创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宝贵「学术田野」,为学科发展、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难得契机。这些发展成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突出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才能自觉深入基层生活,了解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进而深刻把握我国社会运行规律,从中提炼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理论。
增强实践力。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和谐社会」「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等符合中国实际、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话语体系,凝聚起广大人民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彰显出巨大效能。突出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才能激发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伟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在社会学研究中牢牢把握人民性
在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突出人民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不断回应人民期盼,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解决原创力不足的问题。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要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调研,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同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老一辈社会学者的积淀中汲取智慧。在此基础上,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保持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学术热情,解决原创力不足的问题。
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情感心态呈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征。切实把握这些变化趋势及特征,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研究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才能使社会学研究站稳人民立场,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术主体性。
发挥学术研究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人民群众正确理解党的政策。既要推动政策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学术议题,又要善于将学术话语转化为社会层面可以听懂的话语。为此,要以人民性为纽带,通过深化研究,为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同时,对政策话语的内涵进行阐释和分析,使人民群众能够正确地理解政策话语,进而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
(作者为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上海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3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