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北京:明年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

2023-12-30新闻

据网信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为贯彻落实【条例】,扎实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切实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健康、积极的网络生态,北京市网信办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属地网站平台开展为期3个月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立足广大网民反映强烈的典型乱象,集中整治内容导向不良、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个人隐私保护不力3类9个方面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

整治误导未成年人价值观问题 1.有害信息隐形变异、花样翻新。 通过谐音词、变体字、表情符号等形式传播色情低俗、赌博迷信等内容;利用视频剪辑、影视二创、动漫改编等方式集中展示涉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等画面;利用AI等新技术生成涉未成年人色情低俗等信息。

2.网络欺凌、网络暴力伤害身心健康。 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通过恶意P图、编造谣言等方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的行为,给未成年人心灵造成伤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3.「饭圈」拉踩引战诱导无底线追星。 开设以应援集资、投票打榜、刷量控评等为主题的网络社区、群组、话题,诱导甚至强制未成年人参与「饭圈」粉丝互撕、拉踩引战、应援集资、投票打榜等,导致非理性消费。

4.宣扬炒作炫富拜金、享乐主义文化。 通过炮制所谓「精致生活」文案等方式,炒作未成年人奢侈着装、昂贵文具、消费奢侈品等内容,鼓吹价格攀比、拜金主义,误导未成年人形成不良的价值观。

整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 1.对未成年人用户不识别、难识别。 平台在申请注册环节执行实名登录、身份识别要求不严,在日常管理环节通过用户行为特征识别未成年人用户的技术能力不强,导致未成年人利用成人账号登录使用网络情况易发多发。

2.算法推荐无导向、不科学。 针对未成年人个人兴趣持续向其推送娱乐化、低俗化等内容,诱导未成年人用户不断增长网络使用时间,导致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3.未成年人模式不管用、不好用。 未成年人模式入口不醒目、技术漏洞明显,未成年人用户可通过卸载重装、忘记密码等方式绕开「时间锁」功能,或选择第三方账户登录绕过未成年人模式。监护人模式功能设置不够便捷,缺少时间限制、消费额度管理等基本功能。适龄内容单一,未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分级分类设置内容、功能,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整治侵犯未成年人个人隐私问题 1.「开盒挂人」侵犯个人隐私。 通过「开盒挂人」「人肉搜索」等方式恶意传播泄露未成年人身份、住址、学校等隐私信息,甚至以此对其实施敲诈勒索、网络诈骗,对未成年人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困扰。

2.不良社交诱骗未成年人。 利用未成年人防骗意识薄弱,打着「个性交友」「招募童星」等幌子,诱骗、胁迫其进行「裸聊」或者发送「裸照」「裸体视频」暴露身体隐私部位,甚至实施隔空猥亵。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我们呼吁平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参与、协同共治,聚全社会之力织密未成年人用网「防护网」、画好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清新清朗、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向北京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以及各网站平台举报相关违法违规线索

1.北京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举报网址:www.bjjubao.org.cn

2.北京属地重点网站平台举报途径:

www.bjjubao.org.cn/2023-04/23/content_42964.html

编辑 辛婧 来源:网信北京微信公众号

值班编辑 康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