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明朝赋税那么重,何以存活200多年?

2021-11-14新闻

因为明朝真正掌握了封建时代维持统治的关键钥匙。

严格说这个钥匙是大宋真正决定性发掘的,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么险恶的外部环境下,两宋一共坚持319年,远迈盛唐了。铁憨憨元朝没有吸取宋朝的诀窍,但明却真正吸收并进一步发扬了。

这里一共问题,一直到宋朝立国,之前的统一王朝甚至大部分割据王朝,都是怎么灭亡的?

只说大一统王朝或者较大规模的割据王朝的话,

秦、新、东汉、西晋、东晋、齐、梁、北魏、隋、唐、后唐、后汉都是被地方实力派或豪强灭掉的;

西汉、魏、刘宋、西魏、后周是被权臣灭掉的;

蜀汉、吴、北齐、陈、后梁、后晋是被外部势力灭掉的。

最后一个被外部势力灭掉的,属于割据动荡时期,而且该国势力早已经处于弱势。 真正对于大一统王朝来说,需要防备的就是国内实力派——中央而言就是权臣,地方而言就是包括宗室、藩镇和豪强在内的实力派

至于赋税重不重,影响的是农民。但农民起义本身不会灭亡一个朝代,借助农民起义而起的各类军阀或豪强,才会灭亡朝代。秦、汉、晋、隋、唐、元的最终灭亡过程中,农民起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都只能是给各种实力派做嫁衣。

包括历史上唯二农民出身的王朝——西汉和明,前者是借着陈胜吴广的东风,六国贵族起兵灭秦后崛起;后者的崛起既有元朝宗室、权臣乱斗,又有北方将领十几年的藩镇混战,还有刘福通这样的地方豪强作为农民起义的核心力量,在这种全方位打击下自我发育取胜的。

也就是说,即便两位农民出身的王朝,实际上依靠的也不是农民,而是这些贵族、豪强势力。

所以封建时代统治的诀窍在内而不在外。宋代真正尝试制度性解决所有问题。

怕宗室、权臣,那就避免权力集中,只要权力交叉分散,互相制衡,权臣就不好出现了;

怕藩镇、军阀,就分散地方权力,错开领兵与练兵权力,同时严格以文制武,让领兵的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很难产生嫡系武装;

怕豪强,就让基层进一步碎片化,地主士绅有充分的经济权力、舆论权力,但是没法形成有规模的组织力,形成不了武装力量。

元代铁憨憨,不吸取经验,把以上几种问题全犯了。但明朝不一样,一上来就注意这些问题,第一代朱元璋时期,除了宗室问题,别的全制度性解决了;而靖难之役后,把宗室这个补丁打上,明代形成了彻底完备的统治秩序。

再加上此时程朱理学的成熟,在政府推动下彻底成为社会价值观,这套统治秩序全方位到位。

所以如果你看明末农民起义,会发现非常另类。

中国所有农民起义,有折腾二十多年,还都是底层群众干的吗?放在前朝,早就有大量地方豪强加入并获得领导权了;与此同时,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也该有大量藩镇、军阀产生了。

但明末农民起义就是这么纯粹。闹了二十多年了,最后不管大顺、大西还是其他武装,一直到明清易鼎之际,所有领导层成员几乎都还是当初被迫起义的底层群众。能出个牛金星这样的举人,几乎都堪比大熊猫了,而且还是崇祯十三年后才进入队伍。同样,镇压军队中最早接近军阀的左良玉,也是在崇祯十五年、十六年这个时间才能算逐步军阀。

这种情况,恰恰说明明朝统治是成功的。甚至如果没有清的持续施压,这种没有任何实力派参与的纯粹的农民起义,最终命运只能是历史过客。

当然,这种统治模式的问题就是,执政能力的逐步下降和执政风格的越来越僵化。是牺牲王朝活力来维持统治。对内统治固然安全,但各种政治能力都在持续下降。

恰好与明朝相爱相杀的北元,在退回蒙古草原后就迅速变成部落制时代。哪怕也先、俺答,都连内部统一都没做到,更不用说中央集权、国家封建化这些进一步的举动了。从而导致北元就是个极其零碎的土匪窝,对明朝的威胁只能停留在边疆劫掠上。

北元这种过轻的压力,让明朝安于这种稳定的对内统治,失去了改革的压力。反正这么做内部统治安稳,外部反正就是青铜局也没多大威胁,还需要多大活力呢?

直到后金突然进入大明北元这个鱼塘局,想改也积重难返,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