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理解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是个持续的演化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有两条捷径,一个是时刻关注央行官网,一个是追踪金融40人论坛的文章,演讲和著作。
我也是最近刚读到金融40人论坛的缪延亮老师的新书【信心的博弈】,大呼精彩,特别来这里推荐一下。
缪延亮是中金的首席策略师,普林斯顿经济学博士。缪延亮在这本书里先从现代中央银行的思潮演变出发,讨论了现代央行的内涵和外延,讨论了货币政策的框架和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利率决定,量化宽松等等绕不开的央行议题,每一章都涉及到了中国实践,并且专门拿出一章总结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和工具。让我尤其惊喜的是,缪老师对这些年中外央行实践的各种争议毫无避讳,都是正面做出回应和解答。
用缪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我一生只写一本书,那就是这本"。
还有就是推荐同样是金融40人论坛的汪涛老师在十多年前的一篇研报:【中国货币政策手册】。短短五十多页的内容,把中国的央行和货币政策以及工具都讲得清楚明白,也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