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233家中国企业出口出海调查显示:出口订单整体稳中有增 盼更多支持政策落地

2024-12-24新闻

证券时报记者 范璐媛 杨霞

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作为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

为深入了解当前中国企业出口及出海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和迫切诉求,证券时报联合价值在线在全国范围内对外贸企业展开了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历时半个月,最终回收有效样本233份。参与调查的企业来自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覆盖了机械设备、电子产品、食品农产品、化工、纺织服装等主要出口类别。

本篇报告旨在反映当下外贸企业的出口与出海现状、信心、担忧、展望和诉求。今年以来,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先后发布支持外贸的一系列举措,更多新举措也在酝酿中。未来,更多增量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地,将为新形势下中国外贸出口和企业出海提供有力支持。

233家公司参与调查

沿海地区民营企业为主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企业来自全国70余座城市,覆盖了内地27个省级行政区,排名居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20.8%)、江苏(10.18%)、上海(8.41%)、辽宁(7.96%)和浙江(7.52%),均为贸易高度活跃的沿海地区,来自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样本企业数量最多。

分行业看,调查样本既包含了我国传统出口优势产业,也覆盖了代表出口新动能的「新三样」产品、高技术产品以及服务型出口企业。其中,主要出口类别为电子产品企业最多,占比23.28%;其次为机械设备,占比21.55%;食品农产品(12.07%)、化工产品(10.34%)和纺织服装(9.48%)排名其后(图1,见A1版)。

从企业属性看,样本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最高,为73.82%,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比17.6%和4.72%。民营企业是中国出口的中坚力量,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中国民营企业出口总值1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7%,占当期全国出口总值的63.13%。

样本企业收入规模分布较为均衡。以企业预估的2024年营业收入划分,营业收入不足1000万元的占比13.73%,营业收入介于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占比16.74%,1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占比21.03%,10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占比24.89%,50亿元至100亿元的占比9.87%,100亿元以上的占比13.74%(图2,见A1版)。

样本企业中,出口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低于30%的占比55.61%,介于30%至50%的占比20.26%, 50%以上的占比23.79%。超半数样本企业出口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低于30%,对出口依赖度相对较低,两成以上样本企业出口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高度依赖海外市场。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欧洲(59.83%)、美国(50.22%)、东南亚(49.34%)是样本企业出口最多的三大地区。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规模快速提升。样本企业中,分别有29.69%和20.96%主要出口地包含了中东和非洲国家(图3,见A1版)。

17%样本企业订单量大幅增长

贸易摩擦是主要困扰

2024年,中国外贸出口质升量稳,高质量出海步伐加速,在一揽子政策集中助力下,外贸和出海不断澎湃新动能,呈现新机遇。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23.04万亿元,同比增长6.7%。

问卷结果显示,样本企业2024年出口订单量整体稳中有增。其中,17.03%的样本企业预计出口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0%,出口情况大幅好转;31.88%的企业预计订单量提升幅度在20%以内,实现小幅增长;25.76%的企业出口订单量与上年持平;13.98%的企业订单量较上年下滑;11.35%的企业表示难以判断。

不同出口类别的企业订单变化呈现差异。对于主要出口机电类产品的样本企业,56.44%预期2024年订单量同比上升,8.91%预期订单量同比减少;对于出口纺织服装、家具、食品农产品等传统商品的企业,仅38.98%预计2024年订单量同比提升,22.03%的企业预期订单量同比减少(图4)。

近年来,中国和美国、欧盟的间歇性贸易摩擦不断,汇率波动加剧,同时,贸易摩擦推动物流成本不断上升,主要航线纷纷宣布运费涨价,一系列外部环境作用之下,外贸企业的出口压力增加。

问卷结果显示,44.64%的样本企业认为贸易摩擦增大是当前企业出口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阻碍,企业普遍面临的其他困难还包括物流成本高(43.78%)、汇率波动(42.92%)、成本上升(42.49%)和关税高(35.62%)(图5)。

对于出口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同规模样本企业的感受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对于年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小型企业,成本上升和订单减少是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占比分别为68.75%和43.75%;对于年营收额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汇率波动和贸易摩擦增大,分别占比60.78%和56.86%(表1)。

整体来看,随着营收规模增大,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提高,成本上升和订单减少的因素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不断削减,而伴随着出口规模的增加,企业对汇率波动、贸易摩擦增大的敏感度显著增高。

为积极应对全球贸易变化,抢占市场份额,出海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据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24年1—10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65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796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8234.2亿元人民币,增长11.8%,延续了「出海热」的态势。

开展了出海业务的样本企业中,60.94%在海外设立了分公司、工厂和办事处,40.77%与海外企业开展合作,28.76%通过并购、投资或参股当地公司实现出海。

相比于出口,企业出海则面临更大的难度和风险。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在出海投资建厂、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提及遇到最多的困难为当地政策风险(70.39%)、当地市场风险(54.51%)和法律合规风险(47.64%)。出海目的地的政局动荡、吸引外资的政策波动、宏观经济稳定性差、知识产权纠纷、合规经营等问题的出现,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出海效果(图6)。

近半企业欲加速出海

建设生产基地

虽然近几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比例不断下降,但美国仍是中国商品的第一大出口国。今年前10个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金额占全部出口金额的14.62%。

面对美国大选后可能带来的对华贸易政策变化,多数样本企业对未来的出口和出海面临的挑战有较充分的估计。

具体来看,外贸企业最主要的担忧依次是贸易保护主义更加盛行(76.82%)、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63.09%)和供应链成本上升(47.64%)。此外,担忧转口贸易受冲击和订单减少的企业占比也超过30%(图7)。

为应对海外复杂形势未来可能对企业出口和出海带来的负面影响,57.94%的样本企业将采取降本增效、维持价格竞争力的措施;48.07%选择加速出海建设生产基地,避免关税冲击;39.48%计划积极开展跨境并购,实现「曲线出海」;38.2%的企业选择调整出口和出海目的地;选择收紧出口和出海战略的仅占24.03%(图8)。

相比之下,外向型企业的风险应对措施更为积极。出口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的样本企业中,选择加速出海建设生产基地为主要应对措施的占比最高,为58.93%。

政策密集落地

企业对四个方面诉求高

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出海开拓全球市场。7月,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保险机构优化承保理赔条件,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为企业更好「走出去」提供保险保障。

11月,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吸引和便利商务人员跨境往来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12月,海关总署推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优流程减手续,促进企业通关便利。

对于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出台和落实的一系列外贸出口和企业出海扶持政策,样本企业认为对其出口和出海助力居前的依次是增加出口退税支持力度(59.23%)、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58.8%)和拓宽国际经贸往来渠道(56.22%)。在前几年疫情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的时期,这些政策分别从降成本和开拓市场方面对稳定中国企业出口提供了大力支持(图9)。

在对直接服务企业出口及出海的相关部门、机构和组织的评价中,大多数样本企业对海关、税务、商务局、金融机构和协会商会的服务效果表示认可。在上述五个被评价的主体中,企业对海关服务的满意度最高,为69.09%,45.06%表示满意,24.03%表示十分满意;对商务局的满意度为68.24%,紧随其后;对金融机构、协会商会的满意度分别为63.09%、60.95%。

对于助力企业出海的更多政策及服务展望方面,高达75.97%的样本企业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税收优惠,帮助企业降低负担。其他需求居前的服务为金融服务(55.79%)、市场拓展(54.08%)和法律服务(52.79%)(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