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拜登退了,民主党退么?|凤凰聚焦

2024-07-23新闻
最近的电视辩论和特朗普遭枪击事件后,拜登节节败退、步步失利,令民主党内和捐助人信心全无,逼宫不断,在巨大压力下,拜登终于宣布退选。甚至有共和党人要求他即刻下台,提前结束他的总统任期。接替拜登成为候选人人选的副总统哈里斯和特朗普两人态度强硬互相叫阵,两党谁能胜出,再添变量。
Part. 1
当地时间7月21日下午2点,美国总统拜登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封信,宣布退选总统,他表示,在本周晚些时候会向全国发表更详细的讲话,拜登在信中说:「虽然我一直想竞选连任,但我认为,为了民主党和国家的最大利益,我最好退选,专心履行我作为总统的剩余任期的职责。」
资深媒体人 萨苏:
「他在这个时间选择退选,意味着依然给民主党留下打这次选战的时间。如果他再犹豫一段时间,民主党内部有可能会出现混乱,等混乱整理完毕,就已经来不及在竞选中投入更多资源了。」
这是几十年来美国总统首次退出连任竞选,上一次是1968 年,约翰逊总统决定不寻求连任,拜登在这个节点退出大选,既是一个意外的决定,也是一个合乎情理的事态发展结局。
此前,多家媒体密集报道拜登将退出2024总统大选,【纽约时报】刊文:拜登身边人称,他似乎接受了自己可能不得不退选。【大西洋月刊】称,拜登的竞选生涯即将结束。【华盛顿邮报】报道,佩洛西告诉民主党人,拜登可能很快会被说服退出竞选。党内乔治·克鲁尼、奥巴马等人都对拜登产生了质疑,随着舆论反对呼声渐长,似乎拜登退选已成定局。
当地时间7月18日,在遭到枪击后,气势如虹的特朗普首次出现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现场并发表了演讲,与过去每次都要反复拿拜登说事不同,这次演讲他只提了拜登一次。
美国前总统 特朗普:
「这届政府及其所造成的损害令人感到羞耻,我经常这么说。即使把美国历史上最糟的10位总统加起来,也不会造成拜登造成的损失,这个名字我只说一次,拜登,就不会再提,就一次。」
从两人开始竞选总统以来,拜登无论在选票支持率和背后资本的实力上都曾一度领先深陷丑闻与官司的特朗普,尽管被定罪、罚款数亿,甚至一度传言因财务困难在网上卖鞋,但特朗普却因枪击案中在美国国旗下高举拳头的形象力挽狂澜。
根据美国某政治博彩网站显示,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的概率已接近70%,拜登的退选并不是没有兆头,起初在6月27日,两人总统选举辩论中,拜登与此前3月国情咨文表现出的斗志昂扬截然不同,辩论中老态尽显,似乎无法把控台面,这引发了党内精英和选民层面的集体恐慌。
Part. 2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 吕祥:
「这个转折点来自于他和特朗普的辩论,在辩论中大家普遍对他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心智能力产生了怀疑。在这之后就不断有人质疑他,拜登试图用若干个电视采访来展示他的能力,但是结果是用一个灾难掩盖另一个灾难。他在党内受到的支持越来越微薄,最后到了不能坚持的地步。」
不久前,北约峰会上,拜登就曾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错误地说成普京。近期,在接受采访时,又将美防长奥斯汀直接说成「那个黑人」。这也引发了党内对拜登能否继续参与竞选产生了极大地怀疑。
拜登深知自己的健康状况,此前在采访中,被问及有什么因素会促使他重新评估自己继续参加竞选的决定时,他的回答是健康问题。
资深媒体人 萨苏:
「实际上大多数人认为他还是一个称职的总统,但有个问题是他没法回避的,就是太老了。」
除了身体原因,党内矛盾也日渐尖锐,越来越多的民主党人呼吁拜登退选。
7月17日深夜,CNN的头版头条写道:佩洛西告诉拜登,民调显示他赢不了。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与拜登的关系非常之好,但在关键时刻,佩洛西告诉总统,如果他继续竞选,那么就可能会毁掉民主党赢得众议院的机会,佩洛西表示,拜登正在拖民主党人的后腿。
7月13日,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举行竞选集会发表演讲时遭到枪击,死里逃生,不仅人气大涨,而且民调支持率飙升,风向一边倒地倒向了特朗普,这或许是压垮拜登竞选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资深媒体人 萨苏:
「有的人说特朗普是老虎,有的人说是孔雀,他既会炫耀自己,又会表现出自己的强势。这一点是已经八十几岁的拜登很难招架的。而特朗普最终希望达到的结果不是共和党战胜民主党,而是特朗普战胜拜登,以这种方式取得胜利。但是拜登这次退选却偏偏不是因为这种压迫政策,而是一颗打破了特朗普耳朵的子弹,最后造成了特朗普目前较大的优势,而拜登这时候疲于应对,不得不选择退出。不论是在民主党内部的压力下退出,还是在公众舆论下退出,反正他被迫选择退出了。」
健康的影响、党内盟友的讨伐、「金主」的倒戈、对手的崛起,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拜登明白竞选连任已经大势已去。
Part. 3
拜登的退选也来自于对手特朗普的强势,尽管是两个耄耋老人,但明显特朗普更具有战斗力和攻击性,此前,尽管拜登摇摇欲坠,特朗普却并没有打算放过他,借助枪击案的影响力,特朗普步步为营,张扬的个性让他愈发咄咄逼人,在7月18日,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现场上,特朗普对拜登再次发起了攻击。
除了国内移民、通胀等问题,在面对全球局势特朗普也向拜登发难。7月20日,特朗普甚至以美国下一任总统的口吻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对于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自信满满。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 吕祥:
「我相信一旦特朗普执政,他说他一个电话就能结束战争,但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目前的乌克兰政府的控制区出现一个彻底的无政府状态,当这种画面传回美国的时候,不比撤出阿富汗的混乱场面震撼度低,当然特朗普有他的话术,他会说这是上一任政府造成的局面。」
另一个导致拜登退选的原因是对手强大而团结的竞选团队,当地时间7月17日,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詹姆斯·戴维·万斯宣布接受提名,正式成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的竞选搭档。
资深媒体人 萨苏:
「他在美国政坛上代表的少壮派,恰好是美国选民所需要的,现在美国的总统选举都是老人之间的战争,需要有新鲜血液补充上来,万斯在这方面确实能够有所弥补。」
1984年,万斯生于一个典型的美国「铁锈带」工人家庭,耳濡目染美国「铁锈带」的衰败与传统工人阶级的窘迫,希望通过努力跻身更高阶层。
2016年,万斯以成长经历为素材,创作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在美国工人阶级中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万斯也成为了这些白人蓝领的代言人,而这部分人也是特朗普在竞选中最为重要的票仓构成。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钱峰:
「‘铁锈带’基本上是指五大湖地区,可以说是1890年美国GDP成为世界第一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州有着丰富的铁矿煤矿,包括水上运输条件,所以当时的制造业特别发达,造就了美国崛起的重要基础。但是步入了全球化后,美国把一些企业外迁到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为什么叫铁锈,就是很多的机器长期没人用,成为了一堆铁锈,就把它叫做‘铁锈州’。这些州在最近这几次美国选举中,也是美国两党争夺的焦点。」
苏州大学讲座教授 高志凯:
「万斯写的这群人,恰恰是后来特朗普声称他要代表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特朗普和万斯他们之间还真的有点心有灵犀。」
Part. 4
拜登退选,谁来接替民主党参与随后的美国大选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在宣布退出总统竞选的同时,拜登表示支持副总统哈里斯出任民主党新的总统候选人。
哈里斯,中文名贺锦丽,1964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非洲裔、印度裔美国人,毕业于美国霍华德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哈斯汀法学院。毕业后,她长期从事检察院工作,2010年担任加州总检察长。2020年,哈里斯被拜登提名成为自己的副总统候选人,2021年1月,哈里斯就职美国副总统。有分析认为,哈里斯尤其是在女性和黑人选民中拥有足够的支持,这使得将她排除在外可能会引发党内的不满和分裂。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钱峰:
「一方面从美国的选举政治来看,如果总统不宣布连任,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副总统。她作为拜登的副手,会有一个天然的合法性。第二,拜登选举,无论是这4年的执政,还是在今年的选举,他都是打着拜登与哈里斯组合的旗号参加的。如果拜登要退选的话,从理论上讲,金主,包括给共和党、民主党的捐款,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到哈里斯的盘子里。」
拜登退选后,美国【时代】周刊发布了新一期封面,图中哈里斯入画,拜登则出画,只留下一个身影。副总统哈里斯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民主党替代候选人。她在当天发表声明称,很荣幸得到拜登的支持,将尽力赢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哈里斯还在声明中誓言将「尽一切所能团结民主党和国家,以击败特朗普」。
根据美国7月18日民调显示,对阵特朗普时,哈里斯的支持率几乎与拜登相当,甚至优于拜登,在与特朗普的支持率对决中,哈里斯优于拜登。拜登以5个百分点落后于特朗普,而哈里斯落后3个百分点,差距更小。
资深媒体人 萨苏:
「她弥补了拜登的年龄问题。哈里斯现年59岁,使她可以成为一个既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同时又有年龄优势的总统候选人,这一点也正是美国民众所需要的。当然有人认为她没有国际政治经验,但她之前到非洲去访问的时候,虽然是要在非洲扩大美国的影响力,可当她看到到处都是中国帮助援建的建筑以后,在整个访问过程中她对中国一个字评价都没有,这其实就表现了她的一种政治智慧,不轻易树敌。」
民主党将于8月19日至22日在芝加哥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原本应该是拜登的加冕典礼,现在变成了一场公开竞选,近4700名代表负责选出一位新的总统候选人,在今年秋天挑战共和党人特朗普。
资深媒体人 萨苏:
「1912年,当时美国的总统竞选者西奥多·罗斯福遇刺,遇刺之后,他和他的对手塔夫多两个人都没能当选,而是威尔逊取得了选举的成功。那么这一次也是拜登和特朗普斗到最后,笑的会不会是哈里斯呢?」
美国这场竞选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接下来还会有哪些戏码,世界都在关注。
虽有分析认为,无论民主党换谁参选,面对特朗普、万斯组合都只是「垃圾时间」,但现实永远比计划和推测更为精彩。北约、乌克兰、巴以冲突等等,与美国政策密切相关的各方面都在保持积极观察和应对;而全球最受关注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也被重点分析,只是无论下一任美国总统是谁,对华政策的总基调大概率不会改变。
制片人:何冀宁
编导:傅托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