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为什么有人说买净水器就是缴智商税,净水器是骗局吗?

2019-09-20新闻

家里需不需买净水机,主要看个人对水质的要求,以及净水机的净水技术。

技术「有用」 ,家里也需要(比如有孕妇、小孩、老人),净水机解决了实际困难,这个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反之,如果没有需要而又买了,可能就会出现题目中的疑问了。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净水机这个产品。

来源:Pexels

一、 净水和「好」的净水

是否有必要净水,这点得看所在的地区,以及自身对水质的要求。

虽然我国对水污染治理和监督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水质不好、或者轻度污染等情况。

——家里的长辈一般都比较清楚:我家喝的是xx江水,或者我们家附近有个xx化工厂等等。

另外,如果家里住老城区,供水系统比较落后,也有可能会受到来自输水管道的二次污染,尤其是在到达家庭的「最后一公里」中。

这些情况,就可以考虑为家里人,特别是为家里的老人、孕妇、小孩购买净水机

——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关注净水机、购买净水机的初衷。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什么是好的净水技术呢?

水中那么多物质,该去除哪些、保留哪些,还是要全部去除呢?

去掉水里所有东西的话,又难免矫枉过正了。

水里有些物质是有害的,比如重金属、余氯、农残、细菌等等,是我们净水的「目标物」;

但有些却是对人体有益的,比如钙、镁等矿物质,是我们身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

所以,选择性地去除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才是好的净水技术。

以钙、镁为例,我们可以参考世卫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中的建议:

  • 饮用水中的矿物质对人体矿物营养的贡献应当被考虑到;
  • 对缺乏钙、镁的人来说,饮用水可作为补充钙和镁的主要来源;
  • 采用去离子水替代或作为补充,需考虑另外添加钙盐和镁盐。
  • 简单来说,如果咱们日常缺乏矿物元素,饮用水就是一个天然的补充来源。

    问题是,咱们缺乏这些矿物元素吗?

    是的。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结果显示:
    我国城乡居民每日饮食中的钙摄入量为389毫克,城市为439毫克,农村为370毫克,远远低于推荐的成人每日适宜摄入量800-1000毫克。

    所以,要不要买净水机,主要看两点:

    1. 家里的自来水是否满足个人对水质的要求;
    2. 使用的净水技术能不能选择性地去除有害物。

    说到技术,我们再来说下两类常见的净水技术:超滤和反渗透,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二、 超滤和反渗透技术

    滤水,其实和我们用漏勺捞饺子的原理一样:

    把不同特性的物质分开,比如漏勺是利用体积大小的差异——水通过了漏勺,但饺子比较大,就被截留住了。

    滤水也一样,水中的物质可以想象成一个个很小的「饺子」,我们选择合适的「漏勺」,达到让水过去、杂质留下来的目的。

    原理听起来简单,但是实际上的技术挑战还是蛮大的。

    水里的物质比饺子小得多,大部分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

    而且,在体积这么细微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它们的大小和各自的特性,给它们做分类和过滤。

    以大小为例,最大的是细沙、泥土类的;中间的是海藻、微生物、有机物、蛋白胶体类的;最小的是各种金属离子、余氯等等。

    这就是我们需要开发不同滤水技术的原因:要去除水中不同大小、不同特性的物质。

    而超滤和反渗透,是我们食品工业用和民用滤水技术中比较常见的两种,分别针对了(相对)中型和小型的杂质。

    先说超滤吧。

    超滤系统一般分为3-4级,分几个步骤把水里面的杂质逐级去掉~

  • 首先是网格过滤,把一些毛发类的杂质去掉;
  • 其次是泥沙过滤,把10mm以上的物质(比如泥沙)截留在滤网上;
  • 第三层是0.1mm的微滤,用来去除一些悬浮的胶体和细菌;
  • 最后一层才是超滤,把0.02mm以上的病毒和有机物都去掉。
  • 可以看到水每经过一层过滤,杂质就会少一些,最后出来的就是净化后的水了。

    (在微滤、超滤之上还有叫纳滤的,过滤精度在0.001mm)

    但如果处理饮用水的话,超滤技术有个小缺陷:

    它没有能力过滤掉重金属危害物的,因为金属盐太小了,几乎和水分子一样大小。

    这里就要用到更进一步的反渗透技术了,把过滤精度直接降低至0.0001mm。

    (从「滤」到「渗透」,字面上就能看出过滤精度的提升)

    下图就是反渗透膜的举例,水从进水端进、纯水端出:

    水分子体积比较小,可以顺利穿过这些复杂的路径,到达渗透膜的另一侧。

    其他水中的杂质、金属离子体积比较大,大部分会被渗透膜截留,这样就完成了纯水和杂质的分离。

    杂质截留的比例基于膜的特性和设计,一般在95-99%之间。

    那为什么叫「反」渗透呢?

    因为一般情况下,离子浓度的变化会影响水的渗透压,这种压力的变化会阻碍金属离子的流动,而促使膜两边的水质变得一样。

    净水机用压力改变了水渗透的方向,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净水和富集了金属离子的「废水」,所以就叫「反」渗透了。

    (这也是反渗透净水需要插电增压,和产生「废水」的原因)

    总结一下,上面两种技术的区别在于金属离子的处理——超滤无法去除金属离子,而反渗透会去除绝大部分(95-99%)的金属离子。

    这里就有个尴尬的点:

    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需要去除水中有害的金属离子(总金属),而保留里面有益的部分(矿物质元素)。

    怎么办呢?我们来看下带NSP选择性过滤技术的净水机。

    三、 NSP过滤净水机

    NSP选择性过滤,就是在上述「孔径过滤」的基础上,加上「吸附过滤」

    ——超滤技术加上可以选择性吸附重金属离子、不吸附有益矿物质的NSP膜,就得到保留矿物质离子的净水了。

    这里以方太母婴级净水机HR7为例:

    以折叠PP、活性炭、纳滤膜依次除掉泥沙、胶体杂质和细菌,用NSP过滤膜选择性地除去重金属,这样就达到了既净水、又保留有益矿物质的目的了。

    同时,我们刚说到输水管道中微生物对水质 「二次污染」的问题。

    净水机也是输水管道的一部分,所以好的净水机一般配有杀菌系统,来防止设备长菌而引入微生物。

    我们看到方太净水机HR7就在NSP选择性过滤膜、活性炭的后面又配了一层超滤膜,就是为了拦截多层滤膜中可能滋生的细菌。

    此外,它还在水路系统、稳流缓冲器和龙头出水口处配备了三重的UV-LED灭菌灯,来灭杀通过前面拦截的「漏网之鱼」。

    最后,再说一个跟净水无关、但我觉得很方便的一个技术: 方太的HR7的即热即饮

    出来的水会加热到指定的温度,比如常温、40℃、60℃、85℃、95℃,分别对应着直饮、冲泡奶粉、冲泡米糊、冲咖啡、冲红茶等常见的小场景。

    同时,水是即热式加热而非热泵式的「大锅炉烧水」,这样就防止了「千滚水」和隔夜水~

    总结一下

    1. 要不要买净水机,主要看家里的自来水水质能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

    2. 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又保留矿物质营养的才是好的健康的「净水」;

    3. 净水技术:NSP选择性净水>超滤或反渗透技术;

    4. 建议选择全程灭菌技术的净水机,比如方太母婴级净水机HR7。

    ——谢谢阅读!

    资料:

    1. https:// emfsurvey.com/water-fil tration-particle-sizes-for-contamination-control/
    2. https:// rekain.com/service/ultr afiltration-membrane/
    3. Zi Yang, Yi Zhou, Zhiyuan Feng, etc. A Review on Reverse Osmosis an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Polymers. 2019, 11,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