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协同创新推进京津冀发展

2024-01-06新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入新时代,京津冀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核心产业链由北京延伸至津冀多地。新征程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就要持续强化协同创新,激发京津冀创新与发展活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为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发展,这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新时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下,以协同创新推进京津冀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京津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创新赋能,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三地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布局,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可以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这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效途径。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对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国力至关重要。京津冀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通过推进协同创新,加强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有利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以协同创新推进京津冀发展,需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区域发展实际,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产业优化升级为重要着力点,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一般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眼。一是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双轮驱动促发展。以创新为引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高质量协同促发展。完善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打造高精尖产业体系,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区域开放基础设施,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在深入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中拓展发展空间。
将京津冀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局谋划、重点突破,加强统筹和协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创新企业和科技人才,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软环境」。创新「软环境」是指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和形成创新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政策、法律、文化等一系列非物质形态环境要素的集成。良好的创新「软环境」,有助于吸引和集聚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高端人才等关键要素,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把京津冀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和聚集全球创新要素,形成人才聚集的「生态圈」、以才聚才的「强磁场」。
二是优化京津冀科技创新区域布局。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诸多全球知名创新区大多呈现出区域聚集的分布格局,科技创新走廊已成为多个城市跨区域合作的重要空间组织模式,是实现科技创新生态优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破解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不足进而阻碍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等难题。京津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较迫切、新兴产业涌现较活跃的区域。建设科技创新走廊能够有效促进各区域之间的技术、资源连接,提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能力。
三是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相互赋能。京津冀要通过产业链与创新链相互赋能,推进「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营造激发创新的良好环境氛围,围绕区域创新优势,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不断完善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的空间组织模式。
四是破除区域内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京津冀要进一步突破阻碍科技创新的行政壁垒,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机制创新,推进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共同营造尊重人才、保护产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社会氛围,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蓬勃动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叶堂林 江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