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半碗沙。
黄河每年携带泥沙量高达16亿吨,虽然12亿吨被冲入海洋,但仍有4亿吨堆积在下游,目前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总长度超过800公里。
尤为严重的是河南开封地区,黄河河床高出地面7米,一旦爆发洪灾,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会产生地上悬河?
黄河起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冰川水十分纯净,但在流经黄土高原时,河水携带着大量泥沙奔腾而下,并且S形弯曲的河道会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久而久之,河床逐渐被抬升,水位随之而涨。
能否用改道的方式,解决黄河部分水域地上悬河困境?
汉代时期,古人为了治理黄河,开始采用改道计划,那么我们能否将黄河改道,直接让河水排入黄海呢?
除了地上悬河外,大量泥沙也在冲入渤海,而渤海是我国内海,除了经济价值外,还具备非凡的战略意义,让黄河泥沙填满渤海,虽然得到了更多陆地,但综合而言并不划算。
如果将黄河入海口改到黄海,除了能解决下游泥沙堆积,导致的地上悬河问题,入海口泥沙堆积后还能获得更多陆地面积。
黄河改道初步一看方案可行,并且历史上黄河也曾经历过6次改道,但实际又不能这么算。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布局已然成型,贸然改变黄河走向,除了对两岸生态造成巨大冲击外,还会对河流沿线的居民、农业、工业等产生影响,并且浩大的工程量必然远超三峡大坝,虽然我们有改造河道的技术,但性价比不高。
最重要的一点,即便我们对黄河进行改道,根本原因还是没能解决,黄河上游的冰川融水可谓十分清澈,归根结底在于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如果想通过改道来一劳永逸,除非直接把黄河改成不从黄土高原经过,很显然只治理下游,不解决根源的方案是不可取的。
可能网友说了,咱们有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每小时能挖6000立方米,先把地上悬河问题解决了再说。
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具备港口疏浚,挖砂、壤土、淤泥功能,但无奈黄河河道太浅太小,天鲲号适用的场景是海洋。
如果全部用适合河道的小型挖泥船,出动100艘、500艘甚至更多挖泥船24小时工作,海量人造垃圾的规范化管理很困难,如果往黄河一扔,现在维持不错的两岸环境,立马会被大量船舶破坏,并且黄河下游堆积泥沙太多,可能要持续挖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况且下游刚挖走,中上游又把黄土高原的泥沙给冲下来了。
此外,大量泥沙被挖走后如何安置,这也是一大难题,泥沙在长年累月中暗藏着大量有害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以及螺旋体等微生物,处理不当污染其他淡水或土壤,可能会引发较大的危机。
这就好比很多人总觉得洪涝过后的积水没什么问题,简单设想一下,洪水冲击猪圈后,动物粪便中的脏东西会蔓延出去,有些人的脚皮肤有损,有害细菌病毒就会渗透进人体,还有很多下水道的脏东西也会蔓延,所以穿个长筒防水鞋是有必要的。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建筑用砂的价格不断走高,有时候还买不到货,为什么不去黄河挖呢?
黄河堆积的泥沙透水性强,粘性较差,不适合用来造房子,否则早就跑去黄河挖了。
其实大家不用太担心地上悬河,一方面是我们修建了大量水坝,不仅能发电,还能起到拦截泥沙的作用,一旦泥沙量太多,可以通过人为控水的办法,在水速提高的情况下可以冲刷掉很多泥沙,所以泥沙也没有这么容易沉积,古代科学技术落后,那是没办法,现在不一样了。
此外,我国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高度重视,制止了以前乱砍滥伐的行为,并且积极退耕还林,努力栽种大量绿色植被,黄土高原并不是纯天然的沙漠,所以只要经过努力修复,就能重新披上「绿衣」。
大量植被可以牢牢锁住泥沙,即便当黄河水奔流而过,被卷进去的泥沙也十分有限,目前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以陕西省为例,被冲入黄河的泥沙量从此前的8.3亿吨,已经减少到了2.68亿吨,据周边居民所称,近几年黄河水清澈了很多。
所以我们一边稳固下游,一边积极修复黄土高原,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等哪天有了万全之策,就会解决黄河下游地上悬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