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据环球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Matthew Miller)当地时间18日警告土耳其称,不要接待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美方认为「恐怖组织」领导人不应该过上「舒适的生活」。此前有外交消息人士称,居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已于上周离开卡塔尔,前往土耳其。
在发表警告言论之余,米勒表示,他「既不能证实也不能否认」哈马斯政治领导层官员已迁往土耳其的报道。米勒补充说,一些哈马斯领导人正受到美国的起诉,白宫认为(有关国家)应该将他们移交给美国。
报道称,一名土耳其外交消息人士18日否认了有关哈马斯已将其政治办公室迁至土耳其的报道,并称哈马斯政治成员「只是偶尔访问」土耳其。当天晚些时候,哈马斯驳斥了有关离开卡塔尔的报道,称这是「(以色列)占领者不时试图散布的谣言」。
早在11月初,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向卡塔尔施压,要求其关闭哈马斯在多哈设立的政治办公室并驱逐哈马斯领导层成员。据央视新闻报道,卡塔尔外交部11月9日发布声明,称有关报道不准确。
美施压卡塔尔关闭哈马斯办事处?
【以色列时报】此前报道称,11月8日,有美国官员透露,由于哈马斯多次拒绝人质交易提议并处决了包括一名美国公民在内的6名俘虏,已要求卡塔尔政府驱逐哈马斯官员。次日,卡塔尔宣布已停止调解努力。一位熟悉此事的外交官透露,卡塔尔早在10月底便要求哈马斯领导人离开该国,但没有透露具体时间表。
然而,相关说法在当时遭到卡塔尔外交部和哈马斯官员的否认。卡塔尔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哈马斯)卡塔尔办事处主要是沟通渠道,负责协助实现了此前达成的分阶段停火协议。法新社引述哈马斯高级官员的话说,该组织没有收到卡塔尔要求他们离境的通知,这样的报道是「一个阴谋」。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卡塔尔国土面积虽小,但影响力大,一直想通过成为一个中立的中间人,来提高自己在地区政治甚至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美国曾在卡塔尔与伊朗、塔利班和俄罗斯等方开展谈判。应奥巴马政府的要求,2012年,哈马斯在多哈成立办事处。去年11月,一份协议在卡塔尔等国的斡旋下达成:哈马斯释放至少50名被其扣押的以色列妇女和儿童,以换取以军在加沙地带暂时停火4天。
一年多来,卡塔尔在巴以冲突停火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谈判始终未取得重大进展。值得一提的是,卡塔尔因向哈马斯政治领导层提供接待而受到批评,部分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曾要求白宫引渡在卡塔尔的哈马斯官员并冻结他们的资产。
此前有英国媒体报道称,哈马斯领导人已为撤出多哈准备了数月,土耳其和伊拉克被视为可能的替代选择。美国媒体9月15日报道称,哈马斯和胡塞武装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均开设了政治办事处。支持允许哈马斯留在卡塔尔的政界人士和外交官警告称,如果哈马斯被驱逐出卡塔尔,或将阻碍外界与部分可能持妥协立场的哈马斯高层开展接触,导致伊朗加强对哈马斯的控制。
调停角色转向土耳其?
有分析认为,除了伊拉克,土耳其更可能成为哈马斯在海外设立办事处的选择。BBC分析认为,逊尼派穆斯林占多数的土耳其将为哈马斯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行动基地。此外,土耳其试图将自己定位为东西方的中间人,哈马斯此举也可能受到土耳其的欢迎。
一名阿拉伯国家的外交官向英国媒体透露,在卡塔尔11月9日宣布暂停在加沙战争扮演调解角色后,哈马斯的一些官员已经从卡塔尔迁往土耳其。目前还不清楚哈马斯官员迁往土耳其的举动是否为永久性的。
早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前,土耳其就与哈马斯高层保持密切联系。2023年4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伊斯坦布尔接待了时任哈马斯政治领袖伊斯梅尔·哈尼亚(Ismail Haniya)及其代表团,并就「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向加沙提供充足和不间断的人道主义援助,以及该地区公平和持久的和平进程」等议题进行讨论。
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土耳其与以色列关系持续恶化,土耳其严厉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反对派亦施压埃尔多安政府,要求当局对以色列采取强硬措施。今年3月底,埃尔多安领导的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在地方选举中遭遇惨败,许多宗教选民则支持主张对以色列采取强硬措施的新福利党(Refah Partisi)。选举结束后,土耳其随即宣布向以色列出口的54种产品实施贸易限制。
据新华社报道,埃尔多安11月13日宣布,土耳其已断绝与以色列的关系,未来不会采取任何措施继续或发展双边关系。这也是继今年5月土耳其宣布暂停与以色列的所有进出口贸易活动之后,该国针对以色列政府做出的又一重大表态。
【以色列时报】在报道中亦强调,迄今为止,土耳其在人质谈判中只扮演了名义上的角色。鉴于卡塔尔目前已弱化其调停者的角色,土耳其是否会在谈判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还有待观察。然而,在加入北约的情况下,土耳其若正式接纳哈马斯高级成员,可能将与美国政府产生摩擦。拜登政府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其盟友都不应接纳「恐怖组织」。报道分析认为,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预计不会软化这一立场。
澎湃新闻记者 黄粤涵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