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为什么说「明实亡于万历」?

2021-11-23新闻

明亡于万历的说法由来已久。

【明史】中有一句:「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这里说的神宗就是万历皇帝。

明史专家孟森说:「明之衰,衰于正德、嘉靖以后,至万历朝则加甚焉。明亡之征兆,至万历而定。」

看来明亡于万历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那明朝究竟是如何亡于万历之手的呢?

01 万历怠政

万历怠政是很有名,那么他具体是如何怠政的呢?

万历多年不上朝。

不上朝也就罢了,大臣们连见一面皇帝,那是很艰难的。朱庚当了三年首辅,一次都没有见到皇帝。

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叶向高,这位德高望重的帝国首辅甚至可以说是绝望。

太子八年没有老师讲学,叶向高屡屡上书请求择名师,万历一概不理。这导致了后来的泰昌帝和天启帝的文化程度都不高。

经过叶向高力争,开展了考试,选拔了70多名人才,请求万历任命。叶向高为此事前后上书几十封,过了两年,万历都没有把任命书安排下来。

至于外国使臣来朝无人接待;各地饷银押解京师却无人签收;监狱里囚犯数年不审判,监狱爆满;督察院八年没有主管等等之类,举不胜举。

绝望的叶向高向万历请辞,万历不批,首辅只能称病在家。皇帝不理事,内阁只有首辅一人,所有的文件都涌向叶向高府邸,但他也解决不了这些事,索性关门三个月。

叶向高主持科举考试的时候,大量的文件居然全部涌向考场。

老成持重的叶向高都被逼到这个份上,那性子颇急的吏部尚书赵焕就更不用说了。

此时大学士只有一人,赵焕实际上就是朝廷的二号人物。

六部之中,只有吏部尚书赵焕一人在职,而户、礼、工三部只有一位侍郎(相当于副尚书,一部一般有两位)。赵焕忍不住了,上书请求辞职,我干不下去了,不干了,但也等不到回音。

赵焕最后上了一书,就自行离职了。而赵焕的前任吏部尚书孙丕扬也是同样的方式离职的。

赵焕走了,万历终于发话了,又把他请回来。

赵焕以为这次有戏了,赶紧上书,开展工作,但都石沉大海。

不久,萨尔浒战败的消息传回,帝国危急,百官焦急等待皇帝决策,万历皇帝依旧不理。

赵焕坐不住了,率百官到文华门,固请皇帝临朝议政,万历不听。78岁的赵焕,坚决不退,到了晚上,最终等来了万历的回信,就一个字:退。

赵焕怒了,说了一句:「他日蓟门蹂躏,敌人叩阍,陛下能高枕深宫,称疾谢却之乎?」

有大臣对此很不满,就上书:「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沉之忧」。

这句话说得很不客气了,说皇帝这样下去,天下就危险了。

▲定陵出土金冠

02 万历的腐败

我们知道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这是一种存世极少且珍贵的瓷器。

2014年,一著名富豪收藏家以2.8亿的价格拍了一个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个杯子是否真的这么值钱呢?

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有一对鸡缸杯,当时就价值10万。

万历的奢侈可见一斑,而万历的腐败可不仅仅在一个小杯子上。

郑贵妃过生日,万历一次就赏赐20万两,当时国家收入一年400万两,他一次就拿出国家收入的5%给郑贵妃当生日礼物。

万历的陵墓花800万两,但他册封皇子都花了1200万两了。

万历疼爱福王是众所周知的。

万历三十一年,福王十八岁,万历亲自操办婚礼。福王整个婚礼下来一共花费了30万两,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万历皇帝自己当初大婚也才花7万两。

福王大婚之后,群臣们要求福王就国,但福王去洛阳,需要住的地方,于是福王府的修建就提上了日程。整个福王府的修建费用高达40万两,是一般王府的十倍之多。

王府快修好时,大臣们都在极力主张福王就国,万历又开始设置障碍,说福王需要4万顷良田才能去洛阳。4万顷就是400万亩,而需要注意的是,这是400万亩良田,不是400万亩土地。

以前藩王到封国,土地都是调拨一部分,大部分封藩王到了之后,再慢慢划分,万历的弟弟潞王就是如此安排的。但万历要求先给福王把土地准备好,福王才动身。

最后,经过群臣力争,福王所得封田降为200万亩,这依旧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河南根本无法独自解决,最终由河南、湖广、山东三省分摊,而山东还差120300亩的缺口,而湖广也无法凑够,就申请用1万两银子抵扣。

▲定陵地宫

03 万历的敛财

万历皇帝,如此花钱,钱当然不够用,而且当时,国家战况不断,也花了不少钱,

万历朝有著名的三大征,都取得了胜利,但代价也很大。平定宁夏叛乱,花了200万两;援朝抗日,花费了700万两;平定播州,花了300万两。也就是说,光是三大征就耗费1200万两。

此时的大明已经危在旦夕之间,天下供到京城的粮食是400万石,官员的俸禄、军饷都得出这里面出,而应该发给明朝宗室的就有833万石。

已经是严重入不敷出了。

而明朝为了打击努尔哈赤,也需要钱。

钱不够怎么办,加,前后三次加饷520万两,相当于加了一倍,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相当于比一年的赋税还多,老百姓肯定承受不了。

所以,当时加这个饷的时候,是临时加,这次打败了努尔哈赤,以后也就不加了。而结果是明朝大败,更加需要钱来经营辽东,这个饷银只有年年加下去。

万历还想搞钱啊!

万历想到了开矿来增加收入。他说:

「朕以连年征讨,库藏匮竭,且殿工典礼方殷,若非设处财用,安忍加派小民。」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大明朝年年作战,国库空虚了,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宫殿还没有修好,我怎么忍心加派给民众呢?

这句话是万历自己给自己辩解。

万历首先想到是开矿增加收入,而普通老百姓肯定不会去开矿,这个钱收的是都是大户人家的钱。

这个想法很美。

万历说干就干,立即派遣了大批太监到各地开矿,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有太监负责采矿工作:

王忠到昌平,王虎到真、保、蓟、永、房山,丘乘云到四川,李敬到广州,沈永春到广州,潘相到江西,杨荣到云南,曹金到浙江,张忠到山西,陈奉到湖广,鲁坤到河南,陈增到山东,赵鉴到陕西,郝隆到南直隶,高淮到辽东等等。

这些太监都在深宫里长大,哪里知道什么采矿之法。我们今天都知道开矿需要勘探,需要修路,需要运输,但太监们不需要这些。

他们不会采,但是手中有权,可以采取包采制。到了一个地方,找到地方官和当地大户,摊派任务,你们怎么采矿我不管,到时候交给我指定的金额就行。地方官开不到矿,就用财政来补;大户们开不到矿,就用家产来抵。这些地方官和大户哪里肯自己吃亏,自然同样是层层摊派下去,最终的还是分摊到了普通百姓头上。

所谓的开矿,不过成了老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所以,万历的采矿,看似与普通老百姓无关,但实际上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普通老百姓。

很多人说,万历征税是针对达官贵人、是针对商人,对老百姓没有伤害。而在那个体制之下,都是一级压一级,摊派成为主要的方式,最终的受害者当然是普通百姓。

只是采矿,万历还不满意,又向各地派遣征税太监,同样是遍布全国,但主要是在江南和京畿附近,因为这些地方商贸繁荣,抽税自然更多。

有官员上书给万历说:

长江顺流扬帆,日可行三四百里,今三四百里间五六委官拦江把截,是一日而经五六税地,谓非重征迭税可乎?

万历一共在矿税上收了多少钱呢?十年一共收了白银约569万两,金约12400两。这个数字其实不小,大约相当于国家财政一年的收入。

但其中却有一个大问题,收税的太监们,无人监督,中饱私囊,贪污腐败极为严重。

山西巡抚向万历揭发,税监孙朝每年收45200两,只上交15800两,剩下的29400两全部被其私吞。

山东巡抚向万历举报,税监坚马堂每年收26万两,上交了78000两,七年贪污了130万两。

而更为恐怖的是广东税监李凤,他数年时间贪污的金额达5000万两之巨,而其仅仅上交36万两。也就是说,这个李凤他一人贪污的是万历十年所收的9倍。

而有一个叫陈增的税监被举报,其下属贪污白银40万两。下属都贪40万两,陈增本人自然贪得更多。下属被处死之后,陈增害怕牵连自己,竟然吓得病死了。

万历皇帝得知,立即下旨,派人搜查陈增的财产,赶紧送到宫里。

如此巨额地从各地搜刮,自然引起了民众极大的不满,各地民变纷起。

在湖北负责征税的太监名陈奉,此人为了征税,无所不用其极。在荆州,数千人上街游行;在沙市,被商民驱逐;在黄州,又遭驱逐,陈奉恼怒之下,上书万历告状,万历撤了一批地方官的官职为其撑腰。

陈奉又差人去追一笔横财——李林甫妻子的墓中珍宝,未能得偿所愿,其竟然下令遍挖境内古墓寻宝。此等行为,自然会被弹劾,万历不作表态,实际上是默认陈奉的行为。

而有武昌官员冯应京力数陈奉九大罪,万历派锦衣卫将其捉拿。此举引起了民众的极大不满,他们包围了税监,打伤锦衣卫,将陈奉手下六人丢入江中。

而此时各地反抗此起彼伏,云南抓住税监杨荣,直接处死,万历得知,数日不食。临清的马堂巧取豪夺,与民众发生矛盾,有衙役40多人直接被民众打死。

当时,很多官员都请求万历停止征收开矿和征税,都未得到允许。

内阁辅臣沈鲤想到了一个法子,他说,开矿其实百姓只是第二受害者,最大受害者是万历。

万历一听,忙让人问原因。

沈鲤说:

今国家把名山大川凿破,灵气发泄尽了,将来圣躬岂不受亏?

万历常住深宫,身体也一直不太好,这句话对他的促动很大。

压力之下,万历终于做出了让步,在万历三十年,下旨停止开矿, 把开矿的太监召回了北京,并逐步停止了征税。

那么,万里知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有问题呢?

万历三十年二月,万历突然患病,急召首辅沈一贯。

万历帝说:您把太子辅佐为贤君。原来设矿监收矿税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大殿还没有完工。现在可以停下来,派出去的太监都召回吧。

他说完这番话,沈一贯赶紧出去拟旨。

大臣们得到这个命令,如获至宝。当晚,阁臣、九卿都在朝房值班,加班商议、安排。

第二天,万历皇帝又缓过来了,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叫太监赶紧找沈一贯,把那个谕旨追回来。

大臣们坚决不肯,说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我们就下发。

此时,来追缴圣谕的太监一拨接着一拨,前后来了20多个太监。

沈一贯不给,太监们全部在地上磕头,鲜血横飞,沈一贯只得把圣旨交回去。

其实太监也不是都赞成皇帝收回命令,司礼太监田义就据理力争,万历皇帝拔出刀来要杀了他。但是田义仍旧坚持己见,毫不退缩。

后来田义见到沈一贯,一口唾沫吐过来,说:「相公稍持之,矿税撤矣,何怯也!」就是说:您要是再稍稍坚持一下,矿税就撤了,为何如此胆小怕事啊!

沈一贯虽贵为首辅,也只得忍气吞声。

▲万历像

04 后记

万历帝死于1620年。

我们看看在辽东,又是怎样的场景呢?

1593年,古勒山之战,努尔哈赤大胜叶赫组织的3万联军。

1599年,努尔哈赤灭哈达部。

1601年,努尔哈赤开始创建红白蓝黄四旗,为八旗的开端。

1603年,努尔哈赤迁都赫图阿拉。

1607年,努尔哈赤灭辉发部。

1613年,努尔哈赤灭乌拉部。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1618年,努尔哈赤发表「七大恨」,占领抚顺和清河

1619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击败明10万大军。

大明亡于万历,不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