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台湾地区以「锐捷专案」的名义拨款 405 亿新台币,向美国采购 108 辆 M1A2T 主战坦克。近日, 首批 3 8 辆 M1A2T 及 4 辆 M88A2 装甲抢修车经 海 路抵 台 , 在卸载后被包裹得严严实实,于夜间由平板拖车运往 位于新竹湖口的台陆军 「 装甲兵训练指挥部 」,随即拆封入库。据悉,余下的坦克将在 2025 年和 2026 年分别交付 42 辆和 28 辆,换装训练将在 2025 年 2 月开始,除 10 辆用于训练外,台军第 584 装甲旅将装备 84 辆,台军第 269 机步旅装备 14 辆,这两支部队均驻扎台北地区。
■ M1A2T 被运往台陆军 「 装甲兵训练指挥部 」 途中,为防止外泄整体被黑色篷布所覆盖 。
相对于台军早已老旧不堪的 CM-11/12 和 M60A3 坦克, M1A2T 堪称跨世代的飞跃, 台媒 将其誉为 「 地表最强坦克 」, 称其与 M1A2 SEPV3 处在同一技术 水准。然而,已经被阉割掉贫铀装甲和贫铀弹的 M1A2T 显然不能与美军自用版本相提并论,但就性能而言确实要强于此前援助乌克兰的 M1A1SA 。 诚然, M1A2T 实力不俗, 但台军要想让其发挥作用,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未来全方位多样化的战场威胁下生存下来,用台军的话说就是要在对手的首轮火力打击中做到 「战力保存」,之后才能谈及所谓「滩岸决战」。
■ M1A2T 抵达 新竹装训部 后, 被拆除篷布,接受检查,准备入库。
威胁来自何方?
M1A2T 所面临的战场威胁,绝不是反坦克武器、竞赛用穿越机、察打一体无人机那么简单,相反,在不同地域内都分布着对 M1A2T 产生重大威胁的技术兵器。首先是战役区域,其纵深达 200 千米 。 在这个区域内, M1A2T 将面临各种远程身管火炮、火箭炮的威胁,上述炮兵武器在无人机的引导下,能够发射精确制导弹药 , 甚至是点对点打击的末敏弹,从而可以对发现的各种坦克装甲车辆实施有效毁伤,至于 M1A2T 也不能例外。考虑到来袭弹药从天而降,因此使得 M1A2T 仅靠自身装甲是完全无法抵抗的。
■ 解放军远程火箭炮的齐射可对台军装甲部队的集结地域实施火力覆盖。
其次是战术地域,纵深达 10 ~ 40 千米, 在 这一区域内, M1A2T 面临的威胁相较战役区域就更多 了 ,例如 战术飞机 、巡飞弹、武装直升机、察打一体无人机、中大口径加榴炮、非瞄准线远程反坦克导弹等,使得 M1A2T 的处境只会愈发恶化。特别是在俄乌战场上声名鹊起的巡飞弹,能够自主进行侦察打击和毁伤评估,其速度 和 精度导致坦克装甲车辆的战场生存能力大幅下滑。例如俄军广泛使用的 「 柳叶刀 」 系列巡飞弹,就让一众西方坦克装甲车辆纷纷吃瘪。
■ 俄罗斯开发的 「柳叶刀」巡飞弹在俄乌战场上对乌军装甲车辆构成严重威胁。
最后是直接接触地域,纵深为 10 千米以内,也就是常说的 「 火力区 」 。在这个区域内, M1A2T 面临的威胁将更直接,既有传统威胁,例如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炮、 坦克装甲车辆等,同时也有非传统威胁,诸如横行当下的竞赛用穿越机 和 小型无人机。前者通过与各类弹药结合,便可在转瞬之间化身成为 「 飞行的 RPG 」 ,对坦克装甲车辆的威胁特别大。后者 正 在逐渐改变使用思路,通过搭载多枚弹药, 以 临空投 弹 这一攻击方式,也能让坦克装甲车辆栽跟头。综上所述, M1A2T 所面临的威胁,主要 在 于战术区域内,当然在直接接触区域内也会 存在极高的风险 。
■ 竞赛用穿越机通过与各类弹药结合后,可在转瞬之间化身成为 「 飞行的 RPG 」 ,对坦克装甲车辆的威胁非常大 。
战力如何保存?
在 威胁遍地的情况下,台军手中的 M1A2T 仅靠 自身的 复合装甲,显然无法 保证 其战场生存性,因此这就要开始做加法。按照台媒此前报道称,台军曾打算为这批 M1A2T 安装由以色列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公司研制的 「 战利品 」 主动防御系统,以此提升 M1A2T 对来袭弹药的应对能力,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 「 战利品 」 主动防御系统能否对巡飞弹、小型无人机及竞赛用穿越机等这类非传统威胁做出有效反制,目前还有待商榷。换 而 言之,台军若真想在主动防御系统上大做文章的话,那么意味着其需要重视主动防御系统对 「 低、慢、小 」 航空兵器的探测及识别能力,此外在依靠硬摧毁手段的同时,台军或许还得让主动防御系统具备软杀伤能力,即通过双重结合,以此显著提高主动防御系统的作战效能。
■ 安装以色列 「 战利品 」 主动防御系统 的美陆军 M1A2 主战坦克 。
在持续至今的俄乌冲突中,交战双方为了迷惑对手,相继投入了大量诱饵目标,诸如模拟主战坦克、牵引式榴弹炮、履带式野战防空系统、 「 爱国者 」 防空导弹系统、 「 海马斯 」 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系统、米格 -29 战斗机、常规动力潜艇等,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战经验也表明,俄乌两军的这一手段起到了一定作用,从而使得双方在仔细核查完战果后,才发现自己已经中招。 (详情参见本号历史文章【四两拨千 「金」的好东西,俄乌都在用,却都避而不谈?】) 台军也会将这一招用在 M1A2T 身上,且除了原来使用的充气坦克外,还会有针对性地再制造一批 M1A2T 假目标, 且大概率不会 是简单的充气诱饵 。这在实战中的确会对 目标识别 造成影响,从而使得 M1A2T 能够暂 保 无恙。
■ 台湾 「 中科院 」 以 M60A3 坦克为基础而研制的充气坦克模型 。
除上述两种方案外, M1A2T 也会通过可视伪装技术来提高战场生存能力。作为坦克伪装领域的重要分支,视觉伪装技术旨在通过调整坦克的外观特征,使其与战场环境浑然一体,进而在可见光范围内显著降低坦克被敌方侦察和识别的风险,实现高效的隐身性能。自从坦克伪装技术的早期发展阶段至今,视觉伪装已从简单的色块伪装演变成当前先进的自适应伪装系统,经历了显著的技术演进。从战场视角出发,视觉伪装技术可细分为遮障伪装和迷彩伪装两大类。其中,遮障伪装技术主要借助伪装遮障和伪装网等材料,有效遮挡视线和雷达波,以此使得坦克能够更好地融入战场环境。其主要根据地形特点和应用分为直接掩盖高出地面的目标、利用高大垂直面遮挡敌方视线、改变遮障形状布局三种方法进行伪装。
■ 加装有伪装网的 M60A3 坦克停放在立交桥下,以此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
至于迷彩伪装技术则是通过精心调配的迷彩涂料和独特的斑点设计,实现坦克表面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进而减少被敌方视觉侦察识别的风险。考虑到台陆军在大小演习中经常会给主战坦克加装伪装网,由此可见, M1A2T 服役后,台陆军 第 584 装甲旅 和第 269 机步旅也会采用这种办法。除此之外, M1A2T 估计还会与岛内现有资源进行结合,例如利用资源回收厂的现成材料,如木板、广告帆布或遮篷来覆盖战车,这种方法效果同样也很不错。最后则是台军指出,待冲突爆发后, M1A2T 可以夜间为掩护,并与部分民用大型车辆(平板车、砂石车、卡车)等分散在多条道路上进行机动,以此迷惑来自空中的侦察探测等。
■ M1A2T 抵达 新竹装训部 后 从平板拖车上驶下,可见已经涂绘了迷彩。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下,会使 M1A2T 主战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有所提高,不过 , 这一切都是基于现有资料及过往经验而得出的结果,因此台陆军还会采用哪些措施,目前还有待观察。总而言之,针对 M1A2T ,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将会反受其累。
■ 108 辆 M1A2T 无疑提升 了台陆军装甲部队的作战能力,其威胁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