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航展盛大启幕之际,歼-35惊艳亮相,首日便展现出了马赫环的震撼飞行能力。或许,能与之匹敌的,唯有歼-20了。面对这神秘莫测的马赫环,许多人心中充满了好奇与不解。那么,这马赫环究竟是什么呢?它为何又如此引人瞩目?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歼-35是如何在强敌环伺中,成功逆袭美军F-22、F-35以及俄军苏-57这些顶尖战机的。
歼-35,曾有个不起眼的名字——「FC-31」。初露锋芒时,它并未赢得媒体的青睐,甚至在国内也遭遇冷遇。原因何在?长久以来,沈飞以逆向研发著称,苏霍伊战斗机的影子在其作品中屡见不鲜。歼-11、歼-15、歼-16等,无一不是借鉴苏霍伊技术,再加以改良的结晶。然而,当沈飞宣布要独立研发一款隐身战斗机时,外界一片哗然。毕竟,多年的「借鉴」之路,让人难以相信它能一蹴而就,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
早期的FC-31战斗机,因发动机技术的局限,不得不采用俄制RD-93发动机作为动力源。这款RD-93发动机性能平平,原本是米格-29的标配,动力表现不尽如人意。一张FC-31试飞的图片曝光后,更是引来了外界的广泛嘲笑。缘由何在?原来,FC-31所配备的RD-93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竟然排放出了黑烟。作为一款隐身战斗机,FC-31在冒黑烟的情况下,无疑与其隐身性能背道而驰,怎能不令人捧腹?
在那段阴霾笼罩的时光,FC-31战斗机遭遇了诸多非议,其背后的中航沈飞公司也未能幸免,饱受外界质疑。很长一段日子,FC-31似乎销声匿迹,网络上关于它的讨论也渐渐平息。然而,当「福建」号航母缓缓驶入大海,开始它的海试之旅时,一个全新的身影悄然出现在甲板上——这便是「歼-35」舰载机。这一刻,网友们如梦初醒,原来FC-31项目并未消逝,而是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蜕变,以全新的姿态重生!
歼-35何以焕然一新?三大要素铸就辉煌。首要之因,沈飞的不懈追求。它非军方指令项目,而是沈飞自筹自研的心血结晶。其次,设计团队心无旁骛,执着于梦,不为外界纷扰所动,默默耕耘,以实力赢得认可。再者,动力系统迎来飞跃,涡扇-19先进中推研制成功,为歼-35插上强劲翅膀。
珠海航展上,歼-35惊艳亮相,首次飞行便展现出了马赫环的壮观景象。马赫环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当飞机速度突破音速,气流疾驰如箭,其压力骤降,低于周遭空气。这时,空气仿佛被无形之手紧压,直至极限,又猛然释放,如同弹簧般反复弹跳。这一过程中,能量喷薄而出,空气因此炽热,点燃了残留的燃料,化作一圈圈绚丽的环形火焰,这便是马赫环的奥秘所在。
它带来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彰显着发动机无与伦比的威力。如今的沈飞,早已摆脱模仿苏霍伊的影子,技术层面实现了对苏霍伊的超越。与苏-57相较,歼-35虽然在机动性上稍逊一筹,但在隐身技术、超视距打击及超音速巡航能力上,均更胜一筹。
相较于美军的F-35,歼-35以其双发动机配置展现出更胜一筹的稳定性。在隐身性能、作战覆盖范围和武器搭载量上,歼-35同样超越了F-35。F-35因作战半径较短而著称,仅为1200公里,相比之下,歼-35的作战半径扩展至1350公里。谈及隐身设计,歼-35的雷达探测回波面积仅为0.01平方米,远低于F-35的0.1平方米,这一差距达到了十倍之多。那么,歼-35是如何在性能上超越作为重型隐身战斗机、与歼-20相对应的F-22的呢?
谈及歼-35,不少人误以为它是与F-35匹敌的中型隐形战机。事实并非如此,歼-35的最大起飞重量直逼35吨,与美军昔日的F-22并驾齐驱。然而,F-22早在2011年便退出了生产线,其航电与雷达技术,如今已显陈旧,难以跟上时代步伐。
歼-35战机已全面搭载先进的第三代氮化镓机载雷达,相比之下,F-22仍在使用第二代的砷化镓雷达。尽管F-22在动力系统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雷达探测、航电集成及隐身能力上,它已落后于歼-35。这一现状让美国深感忧虑,因此决定投入高达10亿美元的资金,对F-22的航电系统与雷达进行全面升级。
谈及空中力量的较量,若要论起谁能与歼-35一较高下,非装备了涡扇-15引擎的歼-20莫属。回望过去,那些装配着俄制AL-31F发动机的歼-20早期型号,在与歼-35的对垒中,确实略显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