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俄乌两军围绕着库尔斯克这块战略要地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俄军的反攻号角已经吹响了四天,虽然遭遇了乌克兰守军的顽强抵抗,进攻势头有所放缓,但仍然攻克了一些村庄,战火仍在无情地燃烧。
战地记者罗曼·萨蓬科夫发回了最新的战况报道,9月14日,波克罗夫斯基农场、达里诺和托尔斯泰.卢格村相继被俄军占领。然而,乌军在战略要地柳比莫夫卡村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与俄军展开殊死搏斗,战斗从昨天夜幕降临一直持续到今天清晨。
俄军试图从两翼包抄柳比莫夫卡村,企图将其彻底包围。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乌军发动了猛烈的反击,他们集中优势兵力,如猛虎下山般扑向俄军右翼,成功地打乱了俄军的进攻阵型,粉碎了其合围计划,柳比莫夫卡村因此暂时得以保全。
军事专家谢尔盖·科利亚斯尼科夫分析了当前的战局,他指出,虽然乌军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灵活的战术暂时守住了柳比莫夫卡村,但从长远来看,该村的失守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俄军已经从三个方向对柳比莫夫卡村形成了战术包围之势,切断了其与外界的主要联系通道,并成功绕至其后方,夺取了托尔斯泰·卢格村,对柳比莫夫卡村形成了合围之势。
为了尽快攻克柳比莫夫卡村,俄军可谓是不惜血本,他们调集了强大的空中力量,出动了前线轰炸机对该村实施地毯式轰炸,一枚枚大威力航空炸弹从天而降,在乌军的阵地上炸开了漫天的火光,试图彻底摧毁乌军的抵抗意志。
面对着俄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乌军也深知柳比莫夫卡村的战略意义,他们明白,一旦该村失守,北库尔斯克地区的防线将面临崩溃的危险。因此,他们决心战斗到最后一刻,用鲜血和生命来迟滞俄军的进攻步伐,为后方部队的集结争取宝贵的时间。
乌克兰电报频道「Legitimny」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他们认为,柳比莫夫卡村一旦失守,北库尔斯克的战局将会急转直下,俄军将长驱直入,直逼苏贾,在北库尔斯克地区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届时将会有超过3000到4000名乌军士兵陷入重围。
而更令乌军担忧的是,他们目前正在两条战线上与俄军展开激战,兵力捉襟见肘,难以有效地对北库尔斯克地区的战局进行支援。一旦俄军在北库尔斯克形成包围圈,乌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九月份被俘的乌军士兵数量很可能创下新的记录。
俄媒体的军事评论认为,俄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行动中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迅速的进展,除了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外,乌军内部的低落士气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据俄方称,在这次反攻中,已经有200多名乌军士兵选择放下武器向俄军投降,甚至还有不少乌军士兵对俄军士兵表示感谢,认为俄军将他们从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中解救了出来。
俄方还透露,很多乌军士兵在面对俄军的进攻时选择了不抵抗,直接放弃阵地投降,这让俄军在攻占斯纳戈斯特和阿帕纳索夫卡村时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为了阻止越来越多的士兵投降,乌军甚至开始向那些准备投降的士兵开枪射击,强迫他们拿起武器与俄军战斗到底。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9月13日,俄乌双方进行了第二次战俘交换,双方各自释放了49名被俘人员。这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俄媒关于乌军大量投降的报道。
面对着俄军来势汹汹的反攻,一向强硬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他声称俄军的反攻行动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乌军将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粉碎俄军的进攻。
然而,泽连斯基的这番豪言壮语却显得苍白无力,如果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俄军的反攻行动都在乌军的掌握之中,那么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乌军士兵选择投降?为何俄军能够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攻克十多个乌军控制的定居点?
事实胜于雄辩,战场上的局势发展已经证明了泽连斯基的这番言论不过是自我安慰的空谈罢了。网上曝光的视频显示,为了阻止俄军的进攻,乌军在夜间沿着库尔斯克地区的几条公路布设了大量地雷,企图用这种方式来迟滞俄军的进攻速度。
然而,这些地雷的布设方式却显得十分简陋,它们大多采用双重触发模式,一种是传统的金属触发,另一种则是震动触发,只要有人或车辆经过地雷附近,就很有可能引爆地雷,这对于过往的平民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为了缓解库尔斯克地区的压力,乌军也开始主动出击,他们试图攻击俄军的后方补给线,以迫使俄军从前线撤军回防,从而减轻库尔斯克地区的压力,上演一出「围魏救赵」的好戏。
电报频道「Rybar」发布消息称,乌军从两个方向突入俄军后方的格卢什科夫斯基区,不顾一切地向该地区的38N-052高速公路推进,这条公路是俄军重要的后勤补给线,一旦被乌军切断,将对俄军的反攻行动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乌军先头部队已经与俄军在韦肖洛耶村展开了激战,同时乌军还在攻打位于韦肖洛耶村东部的梅德韦日耶村,一旦拿下这个村庄,乌军就可以直插格卢什科夫火车站,彻底切断俄军的补给线。
即使乌军最终无法攻占这些地方,他们也可以通过持续不断的袭扰作战来牵制俄军的兵力,迫使俄军不得不从前线抽调兵力回防,从而为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
为了能够有效地打击俄军目标,乌军改变了以往的战术,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采取「人海战术」,而是将3-7辆装甲车与步兵组成突击小组,在火炮和无人机的支援下对俄军目标发起快速突击
战斗通常会持续数个小时,然后乌军会定期投入新的部队参与战斗,包括坦克和重型步战车也会加入战斗,以保持持续的进攻压力。
一名在库尔斯克地区作战的俄海军陆战队士兵安德烈透露,乌军最近开始采用一种新的战术,当乌军发起冲锋时,会将工程车顶在队伍的最前面,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则排成纵队跟在后面
这样一来,从俄军的角度来看,就只能看到前面的工程车,而看不到后面的装甲纵队,除非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否则很难掌握乌军真实的兵力部署情况。
然而,乌军也并非毫无破绽,他们为了干扰俄军的无人机侦察,携带了大量的电子战系统,试图干扰俄军无人机的信号传输。
不过,安德烈表示,俄军一线部队装备精良,拥有更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能够有效地反制乌军的电子干扰,因此乌军的这种战术并不能对俄军构成太大的威胁。
总而言之,库尔斯克地区的战事依然扑朔迷离,俄乌双方都在投入大量的兵力物力,为了各自的战略目标而殊死搏斗,战火仍在无情地燃烧,未来战局将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