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大口径重炮最辉煌的时代,美国虽然在最后才加入一战但依然对大口径重炮在战场上的作用十分重视,在当时有一种病叫「 弹震症 」就是前线士兵在被重炮轰击后 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震慑后留下的后遗症,现在改名叫「应激性创伤后遗症」 ;在美国刚刚加入一战的时候美军并没有大口径重炮,最早接收了40门来自英国的BL9.2英寸攻城炮,实际上当时美国对法国M1917型240毫米榴弹炮很感兴趣。
上一期介绍的英国BL9.2英寸攻城炮
一战末期美国从法国人手里买来了M1917型240毫米榴弹炮的专利权在国内进行仿制,从1918年到战后1919年美国共计仿制了330门,其中144门在1940年时还可以使用;1925年针对这些火炮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始进行改进,收到经费紧缩的影响改进工作到1934年时才正式开始,其中有48门改进了炮架可以用车辆牵引定型为M1918M1A1型,这些火炮被用在了本土防御随后在1944年全部退役。
法国M1917型240毫米榴弹炮
1940年,针对老式240毫米榴弹炮已经不能满足美军需求,新式火炮的研发工作正式开启;研发工作的重点在于炮架,M1918型240毫米榴弹炮采用的是箱式单腿大架,虽然做了镂空设计但水平射界影响很大,为此新式炮架改为分离式大架。
单腿大架做镂空可以增加垂直射界但水平射界并没有改善
美军一开始打算采用整炮牵引但实际问题就是火炮太重导致牵引车根本拉不动,最终改为炮架和炮管分离运输才解决了问题;1943年5月定型的M1型240毫米榴弹炮正式加入二战,最早在1944年装备位于意大利的第5集团军。
由M3型中型坦克改造的M31型牵引车
M1型重榴弹炮,口径240毫米,炮管长8380毫米(倍径34.9倍),全重21648公斤;垂直射界+15°~+65°,水平射界左右共45°;最大射程23100米,炮口初速700米每秒,射速2分钟1发;操作人员14~25人。
M1型重榴弹炮
M1型重榴弹炮是一种非常需要重型牵引车的火炮,1943年冬天该炮在纸面上装备给了美军在意大利的第5集团军,但火炮真正抵达要到了1944年2月,由于过于笨重美军一开始对该炮保持很浓的怀疑态度,毕竟现有155毫米火炮足以胜任现有的任务。
二战美军155毫米加农炮,射程与M1型240毫米榴弹炮不相上下
M1型榴弹炮不被受欢迎的一点就是展开时间特别长,平均展开时间在2个小时;首先该炮的组装和拆分都需要借助M2型20吨起重吊车来搬运,同时还有掩体挖掘车在布置火炮前挖好掩体;做好这一切后士兵需要在起重机的配合下将160公斤重的炮弹放在装填导轨上并用长杆塞入炮膛,48公斤的发射药由2名士兵搬运并由1名身体强壮的士兵放在导轨上同样用长杆塞入。
M2型20吨起重吊车吊运炮身
M1型榴弹炮虽然一开始不被美军第5集团军指挥官看好但实战表现却是非常亮眼,在卡西诺山战役期间M1型榴弹炮充当了美军远程「清道夫」的任务,该炮在打击强化坚固工事以及打击远距离重要目标的任务中表现出了惊人的精准度和威力,美军士兵将其称作「暗黑龙」来表达对其的喜爱。
M1型重榴弹炮开炮
虽然M1型榴弹炮十分强大但是机动性并不能让美军满意,为此,美军寄希望于在「潘兴」坦克底盘基础上结合M1型榴弹炮改造出一款自行火炮,这就是二战末期的T29型自行火炮,全重58吨,搭载8名成员;1945年3月下达小批量订单供给制造出来5辆,原本是打算用于登陆日本本土时摧毁混凝土工事,但日本投降使得这些自行火炮没了用武之地,仅有1辆进入了博物馆其余4辆被融化成了铁水。
T29型自行火炮
美国将M1型榴弹炮投入实战是在朝鲜战争中,当时美军155毫米火炮无法摧毁志愿军的坑道工事,为此美军从本土将12门M1型榴弹炮调来朝鲜组建了2个重炮营。
朝鲜战争期间美军M1型240毫米榴弹炮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向退守台湾岛的国民党提供了30门M1型榴弹炮用于强化金门、马祖等岛屿的岸方力量,这些火炮都被安置在固定炮台里;随着精确制导武器时代的来临,这些火炮已经变成了一种鸡肋,由于不便转移很容易成为第一波打击中被摧毁的目标。
台湾省还保留的M1型240毫米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