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个「雪花之夜」被载入战史, 但这不是一个下着雪花的浪漫之夜,而是我国空军的一次完美夜袭。这次轰炸将美国空军打懵,很长时间他们都搞不清,前来轰炸的到底是中国人还是苏联人。
1951年11月,志愿军面临的一个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轰炸大和岛。大和岛是一个群岛,位于朝鲜西海岸,距离鸭绿江约70公里,当时美军在此装有大功率雷达和侦听设备,设有情报人员400多名,随时监控我军动向,一旦发现我方动向,便用雷达指挥轰炸机前来轰炸,致使我军非常被动。
摧毁大和岛上的雷达及防御设施,为下一步的登陆战做准备,为此我军准备轰炸大和岛,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空八师和空十师。
1951年11月16日下午,空八师果断出手,当时的制空权被美军控制,我国空军刚刚组建,战斗机数量也极为有限,因此在各方面劣势的情况下不可硬碰。所以在下午4时,选择敌机在昼夜间交接班的间隙,对大和岛空投了炸弹,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轰炸。
刘善本山东昌乐人
当然这次轰炸并不彻底,敌人的雷达仍然活动,所以就轮到了空十师实施第二次轰炸。通过上次的轰炸,敌军长了教训,加强了防御水平,还派出军舰在周围巡航。所以这次空袭不能故伎重演,但白天轰炸危险性又很大,最终指挥官刘善本决定来一次夜袭。
11月29日22时,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在空中响起,空十师10架杜-2式轰炸机立即起飞,直逼大和岛,23时22分10秒到达大和岛海域的轰炸起点。由于杜-2式轰炸机没有雷达,投弹时无法搜索投弹位置,我军就先投照明弹,然后肉眼看到地面目标设施后再投弹。
当一颗颗炸弹在大和岛遍地开花时,美军的雷达屏幕上显示的是一片雪花,轰炸机都到头顶了,雷达也没有预警,这让美军的雷达操作员十分惶恐,难道是出了故障?还是中国军队使用了什么高超的电子干扰武器?
殊不知这次我军使用了一种秘密武器,战前刘善本将军早有准备,紧急从卷烟厂采购了大量的锡箔纸,然后裁成条状,然后每架飞机上装一麻袋。这些锡箔条就是很好的干扰丝,当飞机起飞后,投弹手每隔5分钟撒一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敌人的雷达荧光屏上「雪花飘飘」。
就长机先投照明弹,后面跟进轰炸机,空投爆破弹,15分钟顺利返航,10分钟后当地人的战斗机赶到大和岛时,我军早已不见踪影。
这次夜袭,让美军很是惶恐,以为中国掌握了先进的电子对抗战术,使他们的雷达变得「聋哑」,鉴于此,情报部门已经没有继续留下的必要了,随之匆匆将情报设施撤离,仅留部分伪军在此驻扎。被打懵的美国空军怎么都没想到,他们是栽在了卷烟厂用来包香烟的锡箔上。这次轰炸集体荣立二等功,这种脑洞大开的作战手段也被载入了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