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歼35战机性能细节曝,起飞重量35吨,雷达反射面积仅0.01平方米

2024-10-07军情

尽管歼35早已开展全面的试飞工作,并陆续亮相于迪拜与利雅得的防务展览,其详细性能数据却一直未有权威解释,仅知其是基于「鹘鹰」验证机演变来的一种双中推舰载五代战机。然而,最近香港文汇网公布了一份歼35的性能参数,这份数据源自中航工业的公开信息,其可信度相当高。

此处分析香港文汇网所公布的歼35关键参数,并尝试得出一个客观评价。

最为显著的是,歼35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5吨,这明显属于重型战斗机的级别。考虑到苏30MKK的最大起飞重量仅为38吨,F35为32吨,而且歼35的尺寸较F35更大,翼展同样增加,几乎与机身长度一致,这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升力,也意味着更重的空重及更强的挂载能力。因此,与F35相比,歼35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5吨是合理的。

然而,达到2.2马赫的速度似乎较为困难。考虑到舰载机的设计强调低速性能以适应舰上起降,要兼顾高速与低速性能是一大挑战。歼35既未采用鸭翼也未使用变后掠翼,而是常规布局,这使得其高低速性能难以两全。比如采用变后掠翼的F14最高速度仅为2.3马赫,装鸭翼的阵风为2马赫,而称能达到2.4马赫的歼15,其基型苏27的速度仅为2.3马赫。再考虑到歼35采用了DSI进气道,其最高速度也应在2马赫左右,最高巡航速度约1.8马赫。

关于1350公里的作战半径非常引人注目,因为这对应的内油航程超过3000公里。例如,为适应舰载的重型舰载机苏33,其内油航程从苏27的3690公里减至3000公里。F14的航程也只有3300公里。歼35若达到1350公里作战半径,其航程至少需刷新F14的3300公里记录,尽管歼35有8吨内油,达到3300公里航程已属于优异表现。

当然,要达到上述性能指标,必须依靠目标发动机涡扇19,而且该发动机的性能需足够出色。否则,用涡扇13E的推力、推重比和燃油效率,歼35与F35C相比将有明显不足。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是0.01㎡的正面最小雷达截面积(RCS),这一性能已非常优秀。即便是设计为隐形的F117,其RCS值也宣称为0.01㎡。而与歼20相比,歼35没有采用鸭翼和腹鳍,也未使用全动垂尾,体型更为紧凑。如果歼20的RCS可以做到0.05㎡,只要妥善处理机翼折叠的缝隙,歼35的RCS可以达到0.01㎡。这意味着,歼35的RCS只有歼15的千分之一,其被雷达探测的距离只有对歼15的五分之一。如果这是真的,辽宁舰配备歼35后,其战斗力将大幅提升。

最后是关于氮化镓雷达,作为比歼20晚出现十几年的歼35,其雷达技术理应更先进。加之我国在氮化镓雷达技术上已有重大突破,例如去年公布的「高功率宽带毫米波集成电路」使用了氮化镓材料,功率达10瓦。尽管看似不高,但由于毫米波雷达器件易损,其功率受到严格限制。考虑到我国已能制造氮化镓毫米波雷达,歼35使用的氮化镓厘米波雷达的先进性不言而喻。

在全向矢量推进喷管方面,则完全无需装备。在采用氮化镓雷达的情况下,其探测距离可比上一代砷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增加77%,歼35的态势感知能力将大为提升。同时,使用双脉冲技术并优化弹道后,PL15的有效射程可达200公里,而四代格斗弹PL10的离轴发射角可达土90度。这表明,未来空战对战斗机的机动性要求将逐渐降低,矢量推进对歼35的作用越来越小。而作为舰载机,解决矢量喷管的防潮、防盐雾问题的代价巨大,既然收益不成比例,装备矢量喷管就显得没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