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时隔30年,中美再次电磁对峙,从无力反击到凭实力取胜

2024-07-07军情

回顾历史,国家实力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交替轮回,例如,中美之间曾发生过无数次海空电磁对峙。

从1994年黄海对峙开始,到近日在南海持续12小时的电磁对抗,胜负未定既有必然也有偶然。然而,双方实力此消彼长,经过长达30年的你追我赶,中方终于实现了从被全面压制到凭实力完胜的艰难过程。

美军凭借强大的电磁压制力量,做到指哪打哪;解放军虽然充满豪情,但无力反击。

1994年10月,黄海海域发生了一件令海军蒙羞且铭记于心的重大事件。当时,美国声称北方半岛核项目进入实战化阶段,若不加以遏制可能制造出核武器,于是以联合核查为由,派出「小鹰」号航母战斗群进入黄海,封锁其西海岸。

美国向来不会无缘无故做出这种举动,果然不久后,「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就开始行动,拦截了一艘刚完成任务回家的091型核潜艇。

091型403艇独自巡航归来,却遭遇了占据绝对优势的美航母战斗群的立体围堵。不论这是有意为之还是意外相遇,美军都不会放过这一良机。

这是一艘战略级核潜艇,近距离围堵不仅能让美军一睹中国最先进核潜艇的全貌,还可以顺便收集其声纹等情报特征。

因此,美航母战斗群迅速出动了3艘驱逐舰,并派遣多架S-3舰载反潜机升空,对403艇进行实战化搜潜攻击演练。

在接下来的72小时内,美军发动了7次模拟攻击,甚至直接使用主动声呐探测攻击,被立体包围的403艇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不断机动求援。

尽管被堵在家门口,且基地近在咫尺,但由于双方实力悬殊,特别是武器装备至少差了两代,海空军制定了多个救援方案,却未轻易出手。

当时仍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保持克制。结果导致403艇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被美航母战斗群连续模拟攻击。

最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派出两架歼-8II和两架苏-27赶赴事发地。这两款当时空军最先进的战机以「再不走就开火」的姿态,将美军的F-14战斗机和航母逼退,解救了受困72小时的403艇。无论如何,这件事都让海军感到憋屈。

其实,在围堵403艇的同时,「小鹰」号航母也没有片刻闲置,对正在东海进行联合演习的解放军实施了侦察和干扰。

经过海湾战争的洗礼,美国军队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具备超视距远程攻击能力,基本上能够精准打击任何目标。

他们以解放军为练兵对象,出动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进行强烈的电磁干扰,使山东空军的雷达屏幕一度被200多架战机信号覆盖。

这样的场景平常很难遇到,为了以防万一,空军出动了一架歼-7E和一架苏-27到公海进行拦截侦察,同时还派出四架战机查找可能的干扰源。

雷达未能发现目标,反而是歼-7E的飞行员凭借目视发现了罪魁祸首——美航母放飞的EA-6B「徘徊者」已深入领空50公里。

类似情景在3天后再次上演,南京方向的空军警戒雷达突然失控,700多架战机在雷达屏幕上密布。

我们第一次真正体验到现代电磁干扰的威力,由于缺乏反制手段,也对前出救援403艇产生了更多顾虑。

美军通过海空立体反潜和大范围电磁支援等多种手段,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获取了所需情报后主动撤离,而非被迫离开。

两年后,台海危机爆发,美国再次实施电子干扰,沿海雷达屡次报警却无有效反制手段。局势一度紧张到接近准战争状态。

美军动用了两个航母战斗群,一边进行威慑,一边放飞EA-6B电子战飞机,虚构大量空中目标,致使沿海雷达屏幕上布满亮点。

同时,美军通过阻塞式电子信号干扰正常通讯网络。据传,演习期间,轰-6遭遇干扰,无法锁定目标,雷达信号丢失,连导弹都无法发射。

即使是东风快递也未能幸免于难。东风-15导弹原本计划批量发射,以对台岛实施战略威慑。

然而,有几枚导弹在发射后无法追踪,最终偏离了目标,事后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受到电磁干扰的结果。

通过这次实战经验的积累,军工部门努力打造了北斗导航系统,并开发了更先进的电子对抗和电磁压制技术装备。

很快,空军系列中便出现了运-8、运-9高新机,以及-16D等电子战飞机,这些装备足以与美军同类装备一较高下。

6月下旬,美军P-8A反潜巡逻机在南海仁爱礁空域投放声呐,中国海警第一时间发现并成功打捞。

他们还将美军投放的全过程录制下来,有图有真相,令美军无从狡辩。然而,网络上很快传出菲律宾北部的网络和电话通信出现大范围异常的消息。

原本毫不相关的两件事,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中被联系在一起,甚至一度认为中方缴获美军反潜声呐,引发双方在南海的一场电磁战,导致菲律宾在没有防御手段的情况下成了无辜受害者。

根据港台媒体的报道,美军P-8A反潜机投放的声呐被中国海警捞起后,美军甚至出动军舰企图夺回。

然而,山东舰特混编队正好在附近,于是立即出发支援海警执法,使得对峙升级,美军紧急派出舰载E/A-18G电子战飞机。

这次行动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收集情报,毕竟解放军在过去30年里已经大幅提升了装备,403艇曾在72小时内被模拟攻击7次的情况已成历史。

因此,E/A-18G一上来就采取大规模行动,试图对山东舰编队进行电磁干扰压制,解放军迅速反应,立即动用了运-9G电子战飞机。

根据台媒报道,双方在南海上空展示了最大的「诚意」进行较量,尽管电磁战看不见,但持续了12个小时。

对抗强度可谓相当高,双方都使出了自己的绝活以压制对方。解放军凭借主场优势,派出了大型电子战飞机,明显在滞空时间和发射功率方面更具优势。

美军甚至派出了一架RC-135电子侦察机前来支援,尽管未见具体结果,但事后美军确认撤离了菲律宾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一度被认为是对抗失败后的自保之举。

此外,中方不仅拥有运-8/9系列的高新电子侦察机,还有更为先进的歼-16D电子战飞机。

后者凭借后发优势,其综合性能已被广泛认为超过了E/A-18G。在常规作战中,仅需两架歼-16D即可进行全频段的电子压制和干扰,攻击目标涵盖卫星、雷达、手机及机载设备的通信系统等,能够迅速使对方的先进装备陷入瘫痪。

参考E/A-18G曾「击落」F-22的事例,歼-16D同样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使美军航母战斗群派出大量舰载机,在这种激烈对抗中也难以全身而退。

在电磁对抗中占据优势,显然意味着拥有更可靠的制空权。一旦失去制空权,地面上的任何反抗都是徒劳。

从菲律宾受「神仙打架」影响,导致通信和网络信号大范围异常的情况来看,中美这次电磁对抗的强度确实非常夸张。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美军在与解放军的电磁大战中没有胜算,美军部署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及相关武器在实战中存活的可能性不高。

电磁作战是现代信息战争中最核心的一环。尽管电磁权看不见,但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制空权。

一旦失去电磁权,再先进的雷达、通信系统和武器装备的可靠性也会遭到彻底压制,甚至可能被轻易摧毁。

因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解放军不断强化其电磁作战能力,配备了如歼-16D、运-8/9系列高新机,以及歼-15D舰载电子战飞机等,已经具备了陆海空立体化电磁对抗的实力。

在面对电磁作战经验丰富、相关装备齐全的美军时,解放军从最初毫无反击能力,到现在已经能够平分秋色,甚至具备了压制美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