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张召忠:美国即便纹丝不动,中国20年也难追上,中美差距如此之大

2024-09-13军情

正文

「以美国的规模,即使未来保持现状,让中国追赶20年也很难实现。」

你能相信吗?这是资深军事评论家张召忠在2015年参加一个节目时说的一番话。

究竟是美国实力过于强大?还是它本身对我国的前景并不乐观?以至于曾经担任少将的他「打击自我士气,助长他人威风」。

如今,近10年已过去,我们国家的迅速发展大家有目共睹。

现在我国与美国之间还有多大的差距呢?

真相还是误导

张召忠这个名字在中国的知名度极为显著。

在大众看来,这位海军退役少将在节目里更像是一位幽默的「段子手」。

他的节目常常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军事术语清晰地解释出来。

不过,张召忠的观点引发了两种解读:一方面有人认为他在误导公众,另一方面则认为他的态度过于保守,从而「提高了别人的声望,却削弱了自己的气势」。

有一次,他提到潜艇可能会被海带缠住,引发了网友们的阵阵笑声。

他曾提到激光武器在雾霾天气中会受到影响,这些言论也因此成为了网友们乐于讨论的「战忽局」经典语录。

大约在2009年,外界普遍传闻中国正在进行第五代战斗机的秘密研发。

当媒体提出询问时,张召忠却显得十分认真地说:「我们连第四代战斗机都还没有,怎么可能去研发第五代呢?」

「网络上流传的图片是歼-10改」,这句话一出,许多人便纷纷相信了。

然而,2015年那句:「以美国的规模,即使未来静止不动,让中国追赶20年无法超越」,我们不能轻易将其视为「虚言」。

奋勇追赶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中美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武器和装备方面,更关键的是在经济、科技水平及整体战略布局上存在明显差距。

美国经过多年的积累,在这些领域具备了显著的优势。

就像一场马拉松,美国已经走了很长的路程,而中国刚刚开始提速。

对方是一个全球领先的科技强国,即使我们加速发展,也难免需要经历一段追赶的时间,无法在瞬间实现超越。

其次,美国的军事力量确实强大到令人惊叹。

以航空母舰为例,2015年中国只有一艘航母「辽宁舰」,它是基于已弃置的苏联航母「瓦良格号」进行改造而来的。

当时,美国已经装备了11艘核动力航母,不仅技术更为成熟先进,数量上也超过我们,使得任何人都不敢轻易言及超越。

不过,最关键的是,张召忠可能考虑到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可以说他是在施展对美国的忽悠。

展示谦逊和客观的姿态,反而可能使美国降低警惕,从而为中国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事实显示,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许多人的期望,张召忠也不例外。

自2015年起,中国在军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犹如一匹黑马,迅猛崛起于全球舞台。

在航母的建造方面,继「辽宁舰」之后,中国首艘自主设计制造的航母「山东舰」于2017年下水,并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2022年,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成功下水,并引入了更为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

中国的航母事业可谓日新月异,从无到有,经历了学习与创新的过程。

在战斗机领域,歼-20隐形战斗机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升级,现已成为中国空军的重要主力之一。

它的问世,打破了美国在隐形战斗机领域的独占地位,使得中国迅速成为全球少数几具备第五代战机能力的国家之一。

在导弹技术领域,东风系列导弹不断进行升级,其远程打击能力显著增强。

这些「大国重器」不仅提升了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还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在无人作战装备的领域,中国的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中国在无人作战系统领域的创新不断涌现,从无人机到无人艇,再到近期展示的作战机器狗。

这些新型设备不仅体现了中国的科技力量,也为未来战争的形式提供了新的选择。

此外,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中国终于实现了自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从而不再依赖美国的GPS。

这不仅是军事方面的一次重大进展,还为中国的经济成长和民众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些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

尽管与美国相比,我们在某些领域仍有差距,但这一差距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小。

美国的立场发生了变化。

目前,美国态度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实力的增强。

十多年前,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非常强硬,甚至数次派遣军舰擅自进入中国的领海。

当时的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肆意「欺凌」其他国家。

目前,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依然采取挑衅姿态,但其行动明显变得更加谨慎。

这一转变显示出美国意识到,曾经的「弱者」已成长为强势对手,不得不收敛其骄傲气焰。

在台湾海峡也是这样。

曾经,美国常常以武力威胁进行干预,如今却不得不反复声明「我们不支持台独」。

这种态度的变化,无疑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息息相关。

就像国际象棋一样,中国从最初的棋子,发展成为如今的棋手。

正如张召忠所指出的:「落后就要受打击,超越则会遭到指责。」中国的快速崛起让美国感到了警觉和焦虑。

近些年来,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与打压愈发加剧,涵盖了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等各种手段。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始终保持着冷静与理智,我们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迷失方向,也不畏惧外部施加的压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已不可逆转。

这种自信,源于我们对自身能力的准确理解,也基于我们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明晰构想。

总结:

回顾张召忠在2015年的言论,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他的判断较为保守,但仍有其合理之处。

毕竟,赶上一个已经领先多年的竞争者,确实需要耗费时间和耐性。

然而,中国的发展速度超出了许多人,包括张召忠的预期。

这种超出预期的进展,得益于我们共同的努力,源自每个人的辛勤与智慧,更离不开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