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罗斯 22350 型导弹护卫舰的 4 号舰 「 伊萨科夫海军上将 」 号在圣彼得堡的海军部造船厂顺利下水了。自 2013 年 11 月开建以来,这艘舰艇的建造时间长达 11 年。按照计划, 「 伊萨科夫海军上将 」 号将在 2027 年正式服役,成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舰。
同苏联解体后的其他军工项目一样, 22350 型导弹护卫舰的开发也是俄罗斯近年来自主研发的一个重要标志。排水量大约 4500 吨,这一型导弹护卫舰与中国的 054A 型护卫舰相仿,却承载了更多的俄罗斯希望。
首舰 「 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 」 号在 2018 年服役,接下来的两艘姊妹舰 「 卡萨托诺夫海军上将 」 号和 「 戈洛夫科海军上将 」 号分别于 2020 年和 2023 年入役。这次下水的四号舰 「 伊萨科夫海军上将 」 更是这一系列的重要延续。
与前三艘不同的是, 「 戈洛夫科海军上将 」 号这艘三号舰成为苏联解体后第一艘完全装备俄罗斯自主生产的 M55R 中型燃气轮机 - 柴油机舰用动力系统的水面战斗舰艇。
以前的护卫舰大多依靠乌克兰的燃气轮机供给,但克里米亚事件以来,俄乌关系彻底破裂,乌克兰停止向俄罗斯供应这一重要部件。
面对这一重大挑战,俄罗斯开始着手自主研发舰用动力系统。上述 22350 型护卫舰所配置的 M-55R 柴油 - 燃气涡轮机组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它由两台俄罗斯自主生产的 M90FR 型燃气轮机和两台 10D49 型舰用柴油机,以及 RO55R 型重型减速箱构成。
M90FR
燃气轮机由土星公司研制,虽然实际是对乌克兰
UGT-15000
型燃气轮机的仿制,但单机输出功率达到
27500
马力,热效率高达
36%
。
配套的 10D49 型舰用柴油机由科洛姆纳机车制造厂制造,输出功率 5200 马力。重型减速箱由 PJSC「 星 」 工厂生产,同样是对乌克兰产品的仿制。
这一套系统的国产化意义重大,是俄罗斯首次在舰用传动系统领域取得的实质性突破。自从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乌克兰停止对俄供应舰用动力系统,俄罗斯的护卫舰建造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封锁难题。
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加快自主研发燃气涡轮机的步伐。同时,这一动力系统虽然性能和美国、英国的先进系统还有差距,却足以满足俄罗斯目前主要水面舰艇的需求。
熟悉的老朋友和战术迷们知道,科洛姆纳机车制造厂和土星公司承载了俄罗斯海军的希望。新系统虽然可能在效率和可靠性方面不敌西方对手。
但实用为王。能够将 30000 马力的动力系统装入舰艇,并且保障其稳定运行,俄罗斯海军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与中国 90 年代建造的 052 型导弹驱逐舰相当,俄罗斯再次回到了现实的轨道,高性价比地应对俄罗斯海军的实际需求。
未来几年的时间里,
「
伊萨科夫海军上将
」
号作为第二艘完全使用国产动力系统建造的护卫舰,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特别是在俄罗斯计划建造下一代
7000
吨级的导弹驱逐舰上,这些经验将会成为宝贵的财富。
没有了乌克兰的技术支持,俄罗斯只能自力更生,逐步破解核心技术难题。这一次,俄罗斯真的站稳了脚跟。
在实际操作中,俄罗斯的这套 M-55R 柴油 - 燃气涡轮机组动力系统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设计图纸走向工业化生产,每一步都是艰难的探索。以前从未生产过大功率重型减速器的俄罗斯,在 PJSC「 星 」 工厂里一次次试验,打破技术封锁,终于将最复杂的一环纳入掌控之下。
尽管如此,这并非意味着挑战的结束。俄罗斯海军要建造更多
4000
吨级护卫舰,甚至更大吨位的驱逐舰,就需要进一步提高自主研发水平。预计再过
15
年,俄罗斯将具备完全国产化的
7000
吨级驱逐舰动力系统。
如今,随着 「 伊萨科夫海军上将 」 号的下水,俄罗斯在科研和工业化能力上的进步不可小觑。回望 30 年来的艰辛历程,俄罗斯终于破解了主战水面舰艇动力系统国产化这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个过程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国家战略的胜利。
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俄罗斯的这一突破也将在全球海军力量对比中产生不小的影响。未来几年,俄罗斯能否在下一代舰艇动力系统的自主研发上继续取得进展,将直接关系到其海军实力的提升。在军工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俄罗斯的一步一动都受到密切关注。
这个时代赋予了俄罗斯新的挑战与机遇,
22350
型护卫舰的成功和
「
伊萨科夫海军上将
」
号的下水,象征着俄罗斯在艰难条件下自主创新的勇气与智慧。未来的海军建设仍需更多投入与突破,但现在的战舰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每一艘护卫舰的下水,都为俄罗斯海军的发展写下新的一页。
俄罗斯海军迎来了狂欢的时刻, 「 下饺子 」 不仅是一句戏言,更成为了现实。接下来,俄罗斯需要在更高吨位的驱逐舰动力系统上更进一步。虽然前路漫漫,但看到 「 伊萨科夫海军上将 」 号下水那一刻,我们可以坚信,俄罗斯的海军梦已经真正踏上了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