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7亿跌至2500万!我国「地下航母」冲破垄断,外媒:不该低估中国

2024-09-18军情

「3.5亿是昨天的价格,要再加3000万,否则免谈。」

1997年,德国几乎垄断全球盾构机市场,乘我国修建秦岭隧道迫在眉睫之际,以7.6亿的天价卖给我们2台二手盾构机,甚至还有恃无恐的扬言,给中国100年也造不出。

然而,谁曾想到,不到15年,我国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并弯道超车。日前,据【南华早报】,我国创造性的使用2500年前「勾践剑」淬火技术,突破耐高温介质问题。此外, 9月1日,世界在建最大泥水盾构机——「山河号」,将以远超德国6m/h,最高可达10m/h的挖掘速度,穿越黄河,打造最大水下盾构隧道……

就连外媒自己也道:低估中国是我们错了。

01. 「地下航母」弯道超车,欧美制裁梦碎

「要想富,先修路」。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致力于新中国建设与经济腾飞,却被18.46公里的秦岭隧道阻碍了进程。当时,基建技术尚处初级阶段,依赖人力「挖挑担」作业,日进度最多五米。若按此速度,贯通隧道需耗十年之久。但如若有盾构机,只需要5个月。

可惜由于自身技术欠佳,不得不求助当时垄断盾构机的德国。不料,德国竟仗着技术优势,坐地起价:2台二手的盾构机,当新机卖,大言不惭的要了我们整整7个亿。

更可恶的是,德国还不提供任何售后服务。某次因德国给出的图纸有误,我国拖车钢结构出现问题,德方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狮子大开口,要求每天给1万元的咨询费用。要知道,当时钱佬的日薪才只有66元。

此外,收了钱的维修人员态度还极其傲慢,工作效率低下不说,还拉长警戒线,明晃晃打脸:中国人不得入内。

何其悲伤,不仅是盾构机,高铁轴承、生物制酶等多个核心领域,我国都曾备受屈辱——

德国的核磁共振设备,进口一台需3000万,转嫁至民众,短短5分钟一次的检查费用就上千,令普通患者望而却步;「精茵莱」高端男士健康科技,被美日垄断,原料被炒至2.3万元/克,仅供少数富人享用,地产大佬王石曾出席的宴会餐桌上就曾摆放。

一系列恶劣行径,刺激着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决心,「中国人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盾构机」。

02. 夺回定价权!外媒:中国正在征服世界市场

山间风雨大,悬崖亦开花。

2002年,中国科研团队,从零奠基,拆解组装超3万盾构机零部件,花费5年时间,攻克40多万行控制代码。直至2008年,中国铁路1号成功上线,让7亿的天价降为2500万。

如今我国盾构机蝉联全球销量冠军6年,远销21国,包括马来西亚与法国等,占据全球市场8成份额.对此,德媒【经济周刊】警示:「中国制造」正席卷欧洲市场。

随着我国基建、航空、芯片等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在许多领域已夺回主动权,不必看他国脸色。

7月22日,国产核磁共振仪宣布进一步实现量产,从3000万/台跌至290万的仪器,未来还将更加「平价」;而上述生物科技「精茵莱」成果,我国也凭市场优势,争取来了定价主动权。

据悉,依托5.6亿庞大的健康市场和强大的市场整合力,促使日企将成果价格大幅下调至4位数,以图分一杯羹。

据James L. Kirkland博士发布在【Aging Cell】上的文章,证实极寒地带的落叶松可选择性靶向消灭老化细胞,激活身体机能。

商智数据显示,「精益瑞」降价不到1年,顺利普及至国内数十万普通人群,被预测形成千亿蓝海;上述国产核磁共振仪,也已陆续进驻,业内人士乐观预期:「检测花费降至百元指日可待。」

03. 「要造全世界最好的盾构」

中国一片欣欣向荣下,反观「傲慢」的欧美国家。德国面临「能源危机」,众多企业受天然气匮乏困扰,减产频现,通胀压力下国际竞争力受挫。昔日漫天要价的德国维尔特公司亦难逃此劫,其硬岩掘进机等关键技术及业务最终落入中国囊中。

相信盾构机逆袭的壮举非终点,而是新征途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