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乌军公布了一些缴获的朝鲜士兵的日记,从内容可以看出他们士气很高,而且很善于学习和总结。在库尔斯克方向参战不久,就总结出许多在战场上迎敌的方法,包括应对最危险的武器——无人机的战术。
乌克兰特种部队公布了一名27岁名叫郑京弘(音译)的两篇日记。在第一篇日记中,他祝福自己的朋友生日快乐。可见此人非常重情义,在战场上仍然记得朋友的生日。想必也是身处异国他乡,对故人更加怀念。
第二篇日记则写着「只有祖国在才能感到幸福,所以穿上革命制服……参加这次行动已做好牺牲的准备,将向全世界展示以最高统帅命名的红色特种部队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可见士气非常旺盛。
应对无人机战术
最重要的还是日记中记录了两条应对乌军打击的战术:
第一是防无人机战术。 他的日记中写着,当检测到无人机时,立即分成三人一组。小组中,两人充当射击手,与无人机保持10-12米的距离。
另一人充当引诱者与无人机保持7米左右的距离。当引诱人不动时,无人机的运动速度也会相应的减缓,这时射击人开枪将无人机击落。
这确实吸收了解放军经典的三三制战术的精髓,该战术要求一个排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梯队,一个班又分成三个战斗小组,小组成员三人分别担任进口-掩护-支援的任务。没想到林总在解放战争期间总结出来的战术,至今仍然发挥余热。
不过朝鲜士兵用来对付无人机,有些理想化。如果引诱人站着不移动,他很可能会献出自己的生命。现在乌军无人机产量暴增,据说今年能达到100万架,所以前线士兵从不吝啬,即便只一个敌人也会用无人机炸。
而且在实战中,许多冲锋的俄军并未配发无人机检测器,而是等听到声音才知道无人机过来。如果是在大平原上,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动作。许多视频显示,即便无人机离自己一两米远,也很难用步枪击中。
笔者刚好保存了一个朝鲜士兵利用这个战术对付无人机的。无人机是由人操作,他想炸谁就炸谁,并不会区分谁是引诱人。视频显示,乌军的无人机在几个朝军士兵头顶转了两圈,并没有引爆。朝军士兵却自乱阵脚,开枪射击时将对面自己的战友放倒了。
其实应对无人机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掩体、弹坑和树木躲避。如果在大平原上没有遮挡物,只能第一时间开枪,能不能击落就看自己命够不够硬了。
第二条是如何避开火炮封锁区。 要求士兵冲锋时遇到炮火打击,立即分散前往指定区域集合,实在跑不了的可以在弹坑中躲避,等到炮击结束后才前进,因为炮弹几乎不会落到同一个坑。这一条应该是世界各个部队通用的准则,朝鲜部队也曾经历过美军的猛烈轰炸,应该有许多现成的经验。
仍存在两大问题
从流出的视频来看,朝鲜士兵冲锋确实非常勇猛。在穿越雷区时,他们排成一条直线直接朝前冲,即便炮弹在附近爆炸也很少停顿。一旦有人受伤,会专门有人将他们抬往后方,一来一回两条线互不干扰。
不过在最近的几次战斗中遭到重创后,他们又调整了战术。设置了观察哨来探测乌军的无人机,在发动攻击时一般集结三四十名士兵。分成多个小组,一个小组最多6人,依次向前线的集结区移动。
但截至目前,朝军似乎尚未攻占什么重要目标,乌军也表示,只要击退一波进攻,剩余的朝军就会撤退。可见朝军在战场上仍存在不小问题:
首先,缺乏装甲设备掩护。 库尔斯克地区是个大平原,在开阔地带进攻时很容易遭到火炮打击。乌军已经多次记录到朝军在平原上发起步兵冲锋,没有任何装甲设备掩护,相反俄军几乎不会使用类似的战术。
当这些冲锋的士兵出现在乌军视野中时,便成了集束炸弹、无人机的最佳攻击目标,往往还没到目标地点就被打垮。乌军也表示,这种进攻是无人机最喜欢的目标。
朝军增援库尔斯克地区似乎是一支纯步兵,也许是时间匆忙尚未从国内调运装备,也许是与俄军有协议只出人,装备由俄方提供。不过俄军这边装甲设备也非常紧张,自己冲锋时都经常靠摩托车和高尔夫球车,短时间内难以给朝军配套。
尽管上战场前,他们接受过一段时间培训,但似乎仍对战场形势过于乐观。就像抗战时期的淞沪会战,桂系部队刚赶到上海,白崇禧想挟北伐余威为其他部队打个样,组织了一次全线反攻。不料刚好碰到日军发动进攻,针尖对麦芒,缺乏火炮支援的桂系部队遭到重创,损失了大批精锐。此后白崇禧再也不冲动,只能苟着打。
经验都是鲜血换回来的。朝军刚上战场,士气很旺,急于打胜仗,才会在缺乏装甲设备掩护的情况下发起冲锋。也只有付出代价以后才会吸取教训。
其次,与友军沟通障碍。 由于语言不通,两支部队在沟通时往往会遇到很大困难。朝鲜军队无法与友军协同,只能单独划出一个防区开展进攻,这会让他们变得孤立,一旦遭到大规模反攻就会遇到很大麻烦。
尤其是朝鲜军队只有步兵,在进攻时经常需要呼叫后方火力和无人机支援。即便有翻译也会大大降低沟通效率,战场上生死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
刚刚上战场的朝鲜部队,似乎未能区分俄军和乌军,前不久曾发生过误伤事件。乌克兰军事情报局称,朝军在库尔斯克的进攻中,因过于紧张向车臣部队的友军车辆开火,造成8名车臣士兵丧生。
语言障碍已经严重影响朝军与友军的配合,光靠步兵冲锋难以打出效果。双方高层应该设防解决这一问题,在休整期间让朝鲜士兵尽可能多地学习俄军军事术语,并多选派懂俄语的人担任沟通代表。
尾声
朝鲜军队的特点非常鲜明,士兵大多年轻力壮且身体素质过硬,他们士气旺盛非常忠诚,敢于冲锋,不会轻易投降。
但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比的并不是单兵素质和牺牲精神,更多的是以科技为基础的各兵种配合。比如前不久,乌军出动了20多套无人战斗车,在无人机的配合下,发动了一次纯机器人进攻,在人员毫发无损的情况下,达成了战斗任务。再强的单兵素质,再坚强的意志,比起这些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也不值一提。
近期朝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存在较大伤亡,泽连斯基称已有3000名朝军伤亡。上述问题的存在表明目前朝军暂时不宜发动大规模进攻,而应该改成小股部队骚扰、试探,不断积累战场经验,适应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