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端,是中国人民心里,一直放不下的心结,就如同台湾省问题,本是我家地,何故为你用?
针对南海议题,我国从建国初就已经有政策,以及布局在其中,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南海的掌控权,在不断的增强。
相反的,以美国为首的个别国家,却逐渐走向战略失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胜算几何。
一、美帝野心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海地区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和日本进行较量的一个重要场所,鉴于二战期间 日本利用西沙、南沙群岛为跳板进攻东南亚国家 的历史教训,美国等日益意识到南海地缘政治的重要性。
加之,「 陆地心脏说 」及相关理论和「 边缘地带论 」的流行,使得一些学者喊出了「 哪个国家控制了南中国海地区,它就控制了南中国海周边各重要的海峡;哪个国家控制了南中国海周边重要的海峡,它就控制了整个东亚与太平洋地区 」的口号。
更有甚者,一些国家的防务部门也强调,南海地处东南亚海运的中心位置, 无论哪一国控制了这片海域,都能基本控制了东亚、东南亚各国的生命线 ,并将会对 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线 「 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
随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 ,远东局势的剧烈变化,美国将「遏制战略」扩大到远东地区,以防止共产主义向东南亚地区的「扩张行动」。
1950年3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4号文件(NSC64)出炉,其中指出,处于东南亚关键位置的印度支那地区现在正遭受共产主义的「威胁」。
一旦该地区被共产主义政权控制,与之相邻的泰国和缅甸就会随之陷落,届时「整个东南亚都将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如果该地区真的出现此种情况,那么 美国 在太平洋沿岸岛屿防御链中的地位将会受到威胁, 最终可能导致其被迫从太平洋亚洲沿岸地区全面撤退 。
无疑,这将是美国「政治上的大溃败」 ,为了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美国有必要采取「任何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制止共产主义,特别是「中共」,向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地区「扩张」。
在此基础上,美国又意识到, 「中共」 和东南亚国家均分布于南海周边, 如果它向东南亚「扩张」,南海必然是其中之首选通道 。
为了稳定东南亚地区的局势,美国采取了两方面应对方略:一是竭尽所能地为该地区任何反对中国「侵略和颠覆行动的国家」提供帮助,并尽可能使它们联合起来。
二是直接采取行动,对中国「扩张」「颠覆」及「公开的进攻行动」进行有力的阻止,以恢复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
基于此种思维,美国将冷战初期在西太平洋地区所建立的近海「防御链」向南延伸,将 南海及周边的东南亚国家纳入 这条近海「防御链」之中,构成一条 新的「防御链」。
在 1951年9月旧金山会议 召开前夕, 美国 和 菲律宾 在华盛顿签订了 【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
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签订后的第三天 , 美国 和 澳大利亚、新西兰 在旧金山缔结了【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安全条约】,即 【美澳新安全条约】 。
该条约 无限期有效 ,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巩固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权而建立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同盟条约。
随着【美澳新安全条约】的签署,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承担了更多的军事责任,其「内湖」的外围边界在扩大,很快将南海囊括其中, 环南海的「防御链」初步建立起来。
美国又与日本单独签订了,具有 军事同盟 性质的 【日美安保条约】 ,规定「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击」,各方将「依照本国宪法的规定和手续,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
日后, 美国利用该条约 确定的美日同盟关系 将日本牵扯进南海争端之中, 1954年9月8日,美国又与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英国等 七国签署【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
在【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签订以后,美国在 南海周边地区的「防御网」最终形成。
这样,美国可以通过这个防御网,阻止中国和苏联在南海乃至东南亚地区活动,以保障该地区免遭「共产主义入侵」,不仅如此, 美国还通过1951年旧金山会议及随后的一系列行动,使南海局面复杂化。
二、非吴下阿蒙
美国在我们的南海布下了天罗地网,妄图一劳永逸,可不要忘了,时代在变化,国家亦有兴盛衰落之变,现在的局势早已今非昔比。
老中早已不是,过去需要紧追慢赶西方的「新人」,早已是与他们同一水平线的强国, 像2024年年末的六代机,这以证明,我们先一步,跨入了新时代,不在是「迟到」之人。
军用武备的强大,更像是选在敌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想动手,先掂量掂量,谁更快,而中国的王道之策,更像是一种不怒自威的实力映照。
像美国人过去的霸权之策,虽然说联合了东南亚各国以及西方各国,来对我们的南海「围追堵截」,可这是以美国强大的军事及经济实力为基础的。
几十年前可行,那时的美国是意气风发,两极之一,美元体系,但如今,内忧外患,国力衰落,这些小国还能完全听从其指挥吗?
小国对中国来说,一般都是施以王道之策与其交好,除开国人心中的的日本,唯它是「畏威而不畏德」。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最主要的还是咱们在南海的部队,光讲道理是没人会听的,你还得有强而有力的肌肉。
就像咱的五代机歼20,经常被网友们戏称为「歼十改」,当然这个源头,还是来自,咱的局座张召忠,一同忽悠,歼20没出来前,网友们是真信了此说法,所以「歼十改」诨号,就一直这么传播开来了。
歼20已经投入生产,技术力已经成熟,在2022年就已经「遍布」全军了,但自从歼20确切存在的消息传出来后,我们的军事装备,就好像,坐火箭一样,蹭蹭的「赶英超美」。
2024年珠海航展,歼35A,九天无人机,机械狗,052D等等,先进装备数不胜收,光是这些就已经足够震慑一些宵小了。
这便是一种无形间的亮肌肉,再加之解放军优秀的作战素质,膨胀些说,颇有种不战而胜的感觉。
何况我们在南海实施了造岛战略,虽说比起一众小国晚了些年,但中国的体量摆在这里,奋起直追便能赶超。
2016年4月17日,中国军机首次公开在永暑礁机场起降——海军一架运-8海上巡逻机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永暑礁新建机场位于南沙永暑礁上,是我国目前最南端的一座机场。
此次运-8巡逻机降落在永暑礁机场是一次应用飞行, 这表明永暑礁机场具备为军用飞机提供勤务支援保障的能力。
4月7日,据报道称,中国两架歼-11战机在永兴岛起降,同时还在岛上部署了一个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系统,今年2月,中国还在永兴岛部署了防空导弹系统。
这些成果,仅仅是在我国实施南海造岛战略三年的成果,今日之中国,非百年前的中国。
对于南海诸岛,所驻守的解放军官兵的具体情况,我们暂时不清楚,在这些地方,派遣多少官兵,是不能轻易透露的。
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中美及东南亚各小国的交锋,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的,但从大势来看,中国的胜利是必然的,看看对面「烧城大火」的情况,便能以小见大。
三、小国外交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战略竞争进入全面要素对抗时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格局转型和国际秩序变革,给未来国际政治走向带来重大影响。
也更新了地区问题论域,在此背景下,南海局势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特点,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与区域战略格局的冲击和挑战是十分明显的,也是非常特殊的。
探其究竟,是由于 特朗普政府疯狂打压中国、实行情绪化的对华「疫情报复」, 造成大国关系紧张,使得东盟国家在维护区域稳定、合作与繁荣的战略目标与在南海争议上排挤中国的主权与海洋权益主张之间, 找到了新的政治空间 。
尽管2020年中国和东盟的抗疫合作取得进展,但是,东盟10国强势让2016年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死灰复燃」的努力竟然开始「沆瀣一气」「齐头并进」。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之后,中国一直呼吁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密切合作,共同抗疫,并且热情、积极和慷慨地援助有医疗设施和医疗用品需求的东南亚国家,疫情期间,中国与东盟国家虽有争论,但更有合作。
2020年2月14日,东盟发表【关于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东盟主席声明】,对中方抗击疫情的努力表示支持,强调东盟各国应齐心协力应对疫情。
4月14日,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召开,会议各方在遏制疫情扩散、提高公共卫生治理水平、推动东亚尽快恢复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
更重要的是,就如何保持区域内各国经济稳定,尽快重振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等议题达成重要共识。
此后,中国和东盟国家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建立全球最大的自贸区。
这是南海沿岸声索国在经贸和政治关系上想要拉紧中国,但在安全与地区力量均衡问题上仍然依赖美国的鲜明事例。
然而,南海局势的复杂性不能低估,南海主权与海洋权益争议在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所具有的煽动力更不能忽视。
近十年来,南海问题始终是美西方诋毁和打压中国的「战略抓手」,疫情期间,南海维权与维稳的新问题、新特点、新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与西方舆情斗争的重要「节点」。
对中国来说,真正的战略机遇,是进一步延续中国和东盟抗击疫情合作的强劲势头,以早日取得地区性合作抗疫斗争的胜利,并以此为契机。
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南海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加快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等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各大媒体和专家学者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在东盟国家中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坚决反击美国借疫情抹黑和「污名化」中国的图谋,打赢这场南海维权的国际舆论战和政治战。
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和斗争是长期化的,争取东盟国家对中国立场和主张的支持,具有战略意义。
疫情期间的南海争议事件,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东盟对话的议题,我方要做好应对准备。
推动中国南海政策国际话语权的建设,甚至准备好应对中国南海政策国际话语权的斗争,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是要真正把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调动起来,鼓励中国社会力量在话语权斗争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大变局下的南海局势:新问题与新特点 【学术前沿】北大核心2021年第3期45-48
2.中国「文攻武备」筑牢南海防线 【东莞日报】2016年4月25日第B95版
3.我国南海造岛战略与疏浚装备制造业的浅析 【时代金融】2016年第15期222
4.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 【军事历史研究】2022第36卷第2期78-88
5.一飞冲天! 【南方日报】2024年11月13日A03版
6.长空竞秀数风流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11月12日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