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运-20服役8年,数量过100架,仍不及美国空军大型飞机的一半

2024-07-25军情

2016年7月6日,运-20的正式服役标志着中国空军开始向战略空军的转型。八年来,运-20和运油-20已经装备了四个单位,共超过100架,中国的战略空军雏形已初步形成。

中国大飞机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代。那时,由于中苏关系破裂,加上西南的印度不安分,以及东部沿海的美日台威胁,中国面临严峻的地缘政治环境。这种环境迫使中国提高军队的战略机动性。由于当时基础设施落后,陆地运输效率低,空中运输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1969年,中国开始研究大型运输机,1970年由603研究所和西飞负责此项「十号任务」,计划研发的运-9运输机使用四台涡扇-6发动机,具有7000公里的航程和22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该机气动布局与美国的C141类似,能在土质跑道上起降,还装有23毫米机关炮以增强战场生存能力。但由于当时中国航空工业基础薄弱,该项目最终未能继续。

在80年代,运-7和运-8项目相继展开,尤其是运-8在80年代后期稳定量产,为中国航空工业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入90年代后,运-10项目停止,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伊尔-76以满足空军的需求。

2005年,中国计划再引进34架伊尔-76和4架伊尔-78,但由于俄方违约,这些飞机未能交付。这一事件促使中国重新考虑自主研发大型运输机的必要性。

2007年,中国启动了大型运输机项目,即后来的运-20。当时的中国航空技术已有显著提升,为运-20的成功研发提供了技术保障。项目采用了全国动员和研发模式改革的策略,推动了运-20的快速发展。

2012年10月,运-20首架原型机下线,并于2013年1月成功首飞,成为中国空军向战略空军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运-20的研发和服务显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强大实力和对自主创新的追求。与60年代的计划相比,运-20在技术和规模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为中国航空工业和军事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