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兵棋推演:LRASM导弹挑战中国航母,解放军如何应对?

2025-01-09军情

【兵棋推演显示LRASM导弹威胁中国海军航母编队】

这事儿一说起来还真挺有意思。最近,有个关于中美军事对抗的兵棋推演又被拿出来聊了,这次主角是美国那款隐身远程反舰导弹LRASM。这玩意儿听上去就很高科技,什么多模复合制导、掠海巡航,说白了,就是冲着咱们解放军的大型驱逐舰来的。你问在哪儿模拟打仗?就在南海东北部东沙群岛附近,中国的航母战斗群驻扎在那头,美方则大摇大摆地待在九段线外边,台湾和菲律宾之间晃悠。一场虚拟的较量,就这么展开了。

事情怎么开始的呢?美军用10枚搭载在不同平台上的LRASM,对着咱055万吨级驱逐舰来了波饱和攻击。他们啥意思啊?无非就是想看看能不能通过这一轮操作,把这个号称全球领先的大驱摁趴下。而且听说这批导弹可不是一般货色,它们靠的是GPS导航加上红外成像等技术,再配点光电设备,一路飞得稳当不说,还特别聪明,人家还能自己选路线!再加上它抗干扰能力强,不怕你用电子战手段搞破坏,可以一直蹭到目标面前才给你来个猝不及防。

不过别急,我们先琢磨一下这东西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据报道,这种导弹最大射程传闻可以达到926公里以上。不过,美国国防部实际测试时,好像只飞出了550公里左右。但就算这样,也够让人捏把汗。如果把它挂到F/A-18E/F超级大黄蜂或者B系列轰炸机这种平台上,再从老远处发射,那画面简直不要太刺激!尤其是在南海这样的地方,美方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对咱水面力量形成巨大压力。这么一看,是不是觉得背后凉飕飕?

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其实,我跟你讲,解放军也早就想到了应对策略,而且层层递进,可谓滴水不漏。第一招就是加强预警能力。在外围布置预警机和无人机,用来提前侦测敌情,为内圈争取时间。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增减部署数量,让整个体系更加灵活。第二步,则是增强中层拦截能力。这块主要依靠无人机探测高空红外信号,然后超视距拦截,直接用远程火力把那些来袭的小家伙一锅端掉。当然,如果没全打下来,还有最后一道近防线守着,比如现役装备里的近防炮系统,以及海红旗-10这些武器。此外,有专家建议再添些带火控雷达的小型无人艇,提高低空区域保护密度,并实现协同作战!啧啧,说实话,这套组合拳确实挺硬核。

当然啦,仅仅守是不够的,你总得主动出击吧!要知道,与其被动挨打,不如直接敲碎敌人的牙齿。所以有方案提议使用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先一步干掉美方投送平台。同时,还得安排歼20或未来六代隐形战斗机构筑起屏障,以应付B系列轰炸机发射长距离攻击武器的时候出现突袭状况。我脑补了一下那个场景:天空中激烈搏杀、水面上一片火光,中间还穿插各种复杂电磁环境!嗯,大概只有大片里才能见到这种镜头吧!

有人可能会嘀咕:哎呦,他们这是吓唬谁呢?但仔细琢磨,其实科学家的思路还是很清晰。他们遵循的是一种叫做料敌从宽的原则,用最严峻条件假设未来局势,从而倒逼己方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有点类似陆军朱日和基地那种极限训练模式,看似要求苛刻,但最终目的却是为了锤炼整体军事体系,使之经受住任何形式考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某些环节显得稍微夸张,也未尝不可接受。因为嘛,知己知彼历来都是百战不殆的重要法宝呀!

回过头来看整件事,其实意义非常深远。一方面,它提醒我们必须正视新兴技术对传统战争规则带来的颠覆性挑战;另一方面,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有效措施,我们完全有机会将短板变为优势甚至实现弯道超车。那么问题来了,在面对快速变化国际安全环境时,该如何更好发挥我国综合国力与智慧潜能以确保战略利益最大化呢?

参考信息来源:
1。 平台名称:香港【南华早报】
2。 标题:【中国学者论文揭示美国最新反舰武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