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全球瞩目:中国空警-500如何成为世界顶尖

2024-05-11军情

1994年,经过仔细考虑以色列、英国和俄罗斯的不同选择,中国空军最终选择了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计划还选择了俄制IL-76运输机作为运载平台。这就是著名的「圆环计划」。1999年10月,第一架在俄罗斯改装的Il-76飞往以色列开始安装「猎鹰」预警系统,但立即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尽管遭到反对,该项目最终于2000年6月被叫停,一度被视为奇耻大辱。而二十多年后,再看失败的「圆环计划」,得失确实没那么简单。

▲印度A-50EI预警机其实是拦截机中国

2002年以色列正式暂停「环计划」并将保证金退还给中国后,印度空军欣然接手了该项目遗产,最终耗资11亿美元引进了3架A-50EI预警机。当然,A-50EI其实和俄罗斯自己的A-50预警机没有技术联系。它仍然是中国设计的IL-76和「猎鹰」预警系统的结合体。不过,当时印度装备了大量的俄制Su-30,所以在A-50EI机身改装项目中,就预留了信息接口,用于指挥苏-30。30.至此,除中国之外的各方都非常满意:美国付出了极低的代价,成功阻止了中国获得先进的预警机,还顺手支援了印度;以色列并没有让半生不熟的装备被摧毁。到你自己的手中。在这里,成功高价出售,并得到美国的补偿性援助;印度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三架先进的大型预警机;俄罗斯又售出3架IL-76,该项目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5亿美元。只有中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空警2000基本实现了原【环保计划】的发展目标

但是中航工业很快就走出了项目失败的阴影,【环保计划】取得了进展」根据经验,我们走上了国产预警机的自主研制之路。四架空警-2000基本实现了「环保计划」的最初目标,实现了小型化。空境200有效弥补了前者的不足。2015年,空警500横空出世,成为全球第三架现役三代预警机。比美国的E-2D和以色列的「海鹰」晚了不到5年。中航工业从预警机从零到与美国、以色列同行并列全球第一,仅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改进。这个过程中的种种坎坷不言而喻,中航工业的努力也毋庸置疑,但最关键的是国内预警机的大量资源投入。这种非正常的投资正是因为「环保计划」的失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环保计划」失败的刺激,国产预警机不可能行动得这么快。

▲空警500的精密程度很容易被忽视

国产军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首次应用是在海军的052C型驱逐舰上,但在服役之初非常不成熟。事实上,直到2009年,也就是第二批052C开工之前,才被认为基本可以使用。有趣的是,KJ-2000也恰好在2009年投入使用,开启了未来天基有源相控阵雷达装备的浪潮。从技术上来说,海空相控阵雷达虽然不同,但最基本的T/R模块是完全通用的。在当时海军大型驱逐舰和空军预警机等战略装备需求的刺激下,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完成技术攻关。这是KJ-2000出现的最基本条件。与此同时,原本为「环计划」准备的四架IL-76也进行了改装,一切水到渠成。平心而论,多改装几架IL-76来增加KJ-2000的尺寸并不困难。然而,中航工业随后将目光投向了KJ-200,这是外界没有想到的。

▲中国其实有足够的IL-76来扩大空警2000的规模

空警200的设计并不是很出众。「平衡木」结构具有明显的技术过渡特征,官方也从未隐瞒其作为KJ-2000辅助的定位。然而,就在KJ-200基本成熟时,预警机的作战环境又发生了变化。第一代预警机只是天上飞的「雷达」。预警信息会从预警机传回地面控制站,由地面控制站处理(预警机本身基本没有信息处理能力),这与地面雷达本质上是一样的。各站的工作模式没有区别。第二代就是大家熟悉的E-3和A-50。预警机内部有信息处理系统,可以独立采集和处理空气状况。此时,它已成为「空中指挥部」。2008年前后,美国和以色列相继推出第三代预警机。在高速宽带的支持下,成功实现了海量信息的瞬时传输,完成了向网格化、信息化作战节点的演进。这时,预警机再次向地面传输信息,但响应速度快、信息量大、反应灵敏。与第一代预警机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

▲空警200的性能有些勉强,但还没退役

在这样的情况下,预警机小型化已经成为趋势。世界上现有的三架第三代预警机均为中型。原因在于,在网格定位中,中型平台已经可以满足预计的系统空间需求,从而显着降低制造/维护成本,并且需要更少的起降硬件。至于续航力稍显不足的缺点,也可以通过更大规模或者空中加油来弥补。中国在完成空境200的设计后,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变化,并将继续利用空境200的Y83平台,在2012年完成空境500的进一步首飞。虽然舆论一度只将其视为新飞机作为新一代辅助预警机,美国空军高级将领对空警500的评价反映了其真实水平:J-20、空警500和霹雳-15对中国空军威胁最大的三件装备,综合威力位居世界前列。

▲配备航油连接管的机载预警-500

如果我国「环工程」顺利完成,国产化工程必然启动。在四架外包大型预警机的情况下,国产预警机获得的资源注定是有限的。不仅很难快速达到现在的高度,而且也无法通过对预警机的深入研发来准确把握预警机的发展趋势(事实上,印度空军后来在预警机领域发展非常缓慢)预警机)。不满意))。因祸得福,因祸得福,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