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最近跑去几个太平洋国家,期间大力宣传「台独」思想,这事儿可不是没有成本的。根据联合早报的消息,台南海域一度出现两岸10艘战舰紧张对峙的局面。台当局也向媒体透露,他们发现大陆在台湾周围部署的海军舰队规模,竟然是近30年来最大的,差不多有90艘各种类型的舰艇聚集在台湾周边。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岛内的军事实力还真不够让解放军在第一岛链上集结部队。这招其实是项庄舞剑,目的在于震慑岛内的「台独」分子,也只是附带效果。真正的目标还是为了增强岛链防御,瞄准美国,力图冲击美方在第一岛链上的「枷锁」。之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公布了部队调整的计划,表示未来几年将在美属关岛部署「海军陆战队濒海作战团」。这支规模不大的部队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主要是为了应对所谓的「中国攻击」。没想到,美军印太司令部的举动也显得野心勃勃。最近,一架航程高达12000公里的战略轰炸机出现在关岛,针对的对象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这样的情况下,解放军有必要采取措施,防止美军在亚太地区的作战力量进一步增强,因此一系列演习和部队调动也随之展开。
从最近的消息来看,解放军在第一岛链附近的一系列动作的确取得了明显成效,美方被迫采取实际行动来规避风险。日本防卫省最近主动披露了一条信息:美军正从琉球基地撤退,开始聚集兵力回到关岛。目前,驻扎在琉球群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大约有19000名官兵,按照已经公布的计划,美军至少得从这儿调走9000人去其他基地,这差不多是当地驻军人数的一半。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官兵从冲绳迁到关岛,可能需要花费高达86亿美元,其中日本政府得承担28亿美元的费用。这么大一笔钱,想想都能知道会引发多少争议。不过,美日双方还是顶住了这些压力,开始了「搬家计划」,这事儿可不是随便做的哦。把琉球基地的部队调到关岛基地,最明显的效果就是远离了的海空优势,这样一来,重要的战役战术装备就放到了看起来更安全的第二岛链上。至于这种大规模后撤会对舆论产生多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指望美军来搅和台海的分子,这事儿大概也不是美军最关心的了。
他们眼前的现实问题就是,近年来的军事实力不断提升:一方面,依靠区域拒止能力,岛链上的美军可谓是防守困难;毕竟那些基地是无法随便移动的。另一方面,已经建立了越来越完善的双航母战斗群,加上大量先进的陆基战术飞机,实力对比的天平越来越向我们这边倾斜。如果美军继续固守在琉球群岛的基地上,反而会成了「活靶子」,眼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得远离的优势作战区域。这就是美军为何要将驻点从第一岛链上的琉球群岛搬到第二岛链的关岛的主要原因。至于这个举动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现在还不太好下定论。不过,这一举动确实生动地体现了美军对第一岛链的「不信任」。而最近大规模围绕第一岛链的部署,也客观上加大了美军「后撤」的紧迫感。毕竟美军可不可能真指望第一岛链的基地在战争时能发挥奇效,分批配置兵力至少能起到拖延的作用,至少能避免被「一锅端」。
尽管美方为自己的这次「后撤」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称是为了持续加强美日联盟的威慑和应处能力共同努力、减轻对琉球群岛当地社区的影响,但日方抗议琉球群岛上的美军基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为什么非要在2024年年末这个关键节点上开始搬迁?战报可能会让人误解,但战线可不是瞎说的,撤就是撤,这一点谁也掩饰不了。现在分子更得好好想一想:在美军这次大规模撤退之后,自己应该咋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