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人民解放军是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三总部领导体制。1998年总装备部成立后,就变成了四总部体制。到了2016年,军委总部体制又调整成军委多部门制了。不过,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人民解放军还实行过八总部的领导体制呢。
【总参谋部】
总参谋部是中央军委的军事工作机关,也是全国武装力量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等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部。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它要负责组织和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还要组织和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总参谋部叫做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当时徐向前是总参谋长,1950年初的时候聂荣臻担任代总参谋长。从1952年开始,总参谋部设立了作战部、情报部、技术部、联络部、通信部、军训部、军务部、人民武装部、军事运输司令部,还有测绘局、出版局、气象局这些部门。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被撤销,总参谋部就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并且重新任命了总参谋长和副总参谋长。
总参谋部的主要领导(这里指八总部时期,以下相同):
粟裕大将担任总参谋长。
副总参谋长有陈赓大将、张宗逊上将、李克农上将、王震上将、许世友上将、邓华上将、彭绍辉上将、张爱萍上将、杨成武上将、韩先楚上将。
1954年10月任命总参谋部领导的时候,在副总长里陈赓排第三。1955年授衔,陈赓被授予大将,其余九位副总长被授予上将,打这以后,一般就把陈赓排在副总长的第一位了。
八总部里,总参谋部没有元帅当头儿,不过总参谋长是「第一大将」粟裕呢。十个副总长里有一位大将、九位上将,总参二级部还有四位上将部长,分别是总参三部的李涛、总参队列部的傅秋涛、总参动员部的王平和总参军事交通部的吕正操。这么算下来,上将以上的高级将领多达十五人,在八总部里是最多的,这就体现出总参作为军事指挥中心的重要性了。副总长里不少人有兼职,陈赓大将兼着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张宗逊上将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王震上将兼铁道兵司令员,许世友上将兼南京军区司令员,邓华上将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彭绍辉上将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杨成武上将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和防空军司令员。
1958年10月,粟裕大将遭到错误批判,然后被调离总参,黄克诚大将接着担任总参谋长。
【总政治部】
总政治部属于中央军委的政治工作机关,也是全军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关。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它负责打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全军开展政治工作。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总政治部叫做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1954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政治部设有办公厅、组织部、干部部、宣传部、保卫部、文化部、青年部、1957年设立的群众工作部、联络部、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等部门。1949年10月到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兼任总政治部主任。1950年4月开始,罗荣桓担任总政治部主任。
总政治部的主要领导:
主任:罗荣桓元帅,还有谭政大将(1956年12月开始继任)。
副主任有谭政大将、傅钟上将、肖华上将、甘泗淇上将、刘志坚中将(1957年10月)。
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业务比较相近,所以罗荣桓元帅一人兼任这两个部门的主官。1954年10月任命总政治部主要领导的时候,谭政在副主任里排在傅、肖、甘的后面,可是到了1955年授衔之后呢,谭政大将就排在那三位上将副主任之前了。
1956年12月的时候,罗荣桓元帅因为生病辞了职,然后谭政大将就接着担任总政治部主任了。
【总后勤部】
总后方勤务部(简称为总后勤部),这是中央军委的后勤工作部门,也是全军后勤工作的领导机关,它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军的后勤事务,还组织开展全军的后勤保障工作。1949年11月的时候,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后勤部改名字了,叫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后方勤务部,当时杨立三担任部长。到了1952年10月,黄克诚开始担任总后勤部部长。1954年3月,总后勤部机关设有9个部和2个局,分别是: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军需部、卫生部、车辆兽力管理部、油料部、营房管理部、军需生产部、兽医局和马政局。1954年10月,这个部门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1960年4月,总后方勤务部改名叫总后勤部。
总后勤部都有哪些主要领导人呢?
部长:黄克诚大将,洪学智上将(1957年5月)
政治委员:黄克诚大将兼任;余秋里中将在1957年5月开始担任;李聚奎上将于1958年3月开始担任。
副部长分别是洪学智上将、张令彬中将、邱会作中将、饶正锡中将、张贤约中将、唐天际中将。
副政委有邱会作中将(兼)、李耀中将、李雪三中将。
总后直属单位多,在八总部里就它设政委。黄克诚当时是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可他还在军委和总参任职呢。1954年10月以前,黄克诚是第三副总长,在聂荣臻、粟裕之后;1954年10月开始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还兼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他主要精力都放在军委和总参那边了。【黄克诚自述】里讲:「我在总后工作没几个月,大概1952年12月的时候,聂荣臻代总长让我到总参上班,帮忙处理日常工作。我就去了,不过当时还兼着总后的工作。到了1953年,总后的实际工作就交给洪学智了;我给中央做了个总后工作的报告,就正式结束了总后的工作,全力干军委、总参的日常工作了。」国防部成立之后,「我也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还兼着副总长,还是负责军委、总参的日常工作。」这么说来,洪学智是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从1953年起就实际负责总后的工作了。不过一直到1957年5月,才正式任命洪学智上将为总后勤部部长,余秋里中将为总后勤部政委。1958年3月,石油工业部部长李聚奎和余秋里对调,李聚奎任总后勤部政委,还补授了上将军衔。
【总干部部】
总干部部属于中央军委领导,是掌管全军干部工作的领导机关。1950年9月,中央军委批准设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干部管理部,罗荣桓做部长。1952年7月,总干部管理部改叫总干部部;1954年12月,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它下面设有一般兵种干部任免部、特种兵干部任免部、组织统计部、军衔奖励部、预备役干部动员部和办公室这些机构。从1950年9月到1957年3月,它统一管理全军的军事、行政、后勤、技术干部;1957年4月,负责全军政治干部的总政治部干部部并入总干部部之后,总干部部就统一管理全军的干部工作了。
总干部部的领导:
部长:罗荣桓元帅,肖华上将(1956年12月开始继任)
副部长为宋任穷上将、赖传珠上将、徐立清中将、甘渭汉中将(1956年7月)。
1956年12月,罗荣桓元帅因为生病辞了职,肖华上将接着担任总干部部部长。
【武装力量监察部】
武装力量监察部属于中央军委领导,是负责全军监察工作的领导机关。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解放军的各总部、各军种和兵种陆续建立起来。为了系统检查这些部门的工作,严格监督并且及时解决问题,1954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武装力量监察部,大家也简称它为监察部。这个监察部下面设有陆军监察部、海军监察部、空军监察部、后勤财务监察部,还有办公室、计划处、行政经济管理处等机构。1955年6月,监察部开始正式工作了。
武装力量监察部的主要领导:
部长:叶剑英元帅
副部长有周纯全上将、杨至成上将、陈再道上将、阎揆要中将、彭明治中将、倪志亮中将、钟赤兵中将。
武装力量监察部是新组建的总部,叶剑英元帅担任部长。刚组建的时候有四位副部长,其中三位是上将,一位是中将,陈再道上将还兼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呢。彭明治、倪志亮、钟赤兵这三位中将是1957年8月被任命的。武装力量监察部存在的时间不长,只有海军监察部配备了领导干部,其他几个二级部一直都没配齐全。
【训练总监部】
训练总监部这个机关,是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对全军训练工作进行指导、监察的。1955年4月,在原来的军委军事训练部、军事学校管理部以及军事出版局的基础上,训练总监部成立了。它下面设有办公室、计划和监察部、陆军战斗训练部、军事学院和学校部、军事科学和条令部、军外训练部、军事出版部、体育训练局、战斗训练物质保障局这些机构。
训练总监部的主要领导:
部长:刘伯承元帅,叶剑英元帅(代理),肖克上将(1957年11月开始继任)
副部长有张宗逊上将、肖克上将、李达上将、彭绍辉上将、周士第上将、郭天民上将、谭希林中将(1957年10月)。
1955年4月训总成立,刘伯承元帅担任部长。不过当时刘帅还当着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呢,而且身体也不太好,就没到训总去任职,由叶剑英元帅代理部长来负责工作。训练总监部的领导级别相当高,部长是元帅,还有六位上将做副部长,大家都说是「一元帅带六上将」。这里面,萧克上将、李达上将是兼任国防部副部长,张宗逊上将、彭绍辉上将是兼任副总参谋长。
1957年11月的时候,肖克上将接了叶剑英元帅的班,当上了训练总监部部长。到了1958年7月,就因为被安上了「教条主义错误」这么个名头,肖克被批判了,训练总监部部长的职务也被停掉了。
【总财务部】
总财务部是在中央军委领导下,主管全军财政经济工作的机关。1953年10月,中央军委作出决定,把总后勤部财务部改成军委财务部,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财务部,让杨立三当部长。1954年10月,军委财务部又改叫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部,杨立三继续担任部长。1955年8月,这个部门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财务部,成了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八总部之一。总财务部下面设有办公室、工程建筑经费局、工厂仓库经费局、会计局、外汇局、预算财务局、劳动工资局这些机构,它们都是师级单位。
总财务部的主要领导人:
部长是余秋里中将。
中将唐天际担任第一副部长。
副部长为汤平中将、何维忠少将。
总财务部以前是总后勤部财务部,1953年10月就变成了军委财务部,到了1955年8月又升格成总部了。部长是余秋里中将,在八总部主官里,他的军衔是最低的,别的总部主官在1955年的时候,不是元帅也是大将呢。总财务部有三位副部长,其中两位是中将,一位是少将。从领导的配备情况来看,总财务部的规格还是没法跟其他总部比,基本上也就相当于总参的一个二级部。
【总军械部】
总军械部是在中央军委领导下,主管全军军械勤务工作的领导机关。1951年10月的时候,总后勤部军械部和军委炮兵军械部合到一块儿了,名字就叫军委军械部,归军委炮兵来领导,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兼任这个部的部长。1954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把军委军械部改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让它成为中央军委领导的八个总部中的一个。总军械部下面设有办公室、组织计划局、武器供给局、弹药供给局、基本建设局、武器订购局、弹药订购局、雷达探照灯管理局、军械科研局、财务局、干部局等部门。
总军械部的主要领导:
部长:王树声大将
副部长有封永顺中将、涂锡道少将、陈文彪少将。
总军械部以前是军委军械部,归军委炮兵管。1954年11月它升级成总部了,可它下面的机构就跟总财务部似的,还是局、处、室这些,都是师级单位。其他总部下面的二级部那可是军级甚至兵团级呢。所以总军械部的领导层级也比较低,部长王树声是大将,但是三位副部长都是少将,正副职平均军衔和总财务部差不多。
有人觉得总军械部部长是大将,总财务部部长是中将,所以就认为总军械部的级别高于总财务部,实际上这两个部门级别是一样的。评衔主要是看个人的级别和资历,和当时担任的职务没多大关系。这就是说,哪怕王树声担任总财务部长,也一样能被评为大将。
【恢复三总部】
那时候,军委八总部可是军队的领导核心啊,地位相当重要,有好多名将在那儿任职呢,其中包括3位元帅、5位大将、20多位上将,还有50多位中将。
图里前排从左边开始依次是:总干部部副部长宋任穷上将、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大将、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上将、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周士第上将、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谭政大将后面的是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黄克诚大将。
5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军委八总部体制,在推动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完成各项战备任务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不过,这一体制存在部门多、机构庞大、分工太细等情况。尤其是各部门工作缺乏统一规划,机构有重叠现象,政令出自多个部门,职责不明确,使得工作有些忙乱。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之后,为了节省经费,把财力集中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上,军队的数量大幅削减。中央军委依据1957年1月扩大会议作出的【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还有八总部体制在实际运行中显露的弊端,决定对总部机关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与精简。
1957年5月15日的时候,总财务部被撤销了,这个部门的机构经过缩编后并入到总后勤部里,然后就叫做总后勤部财务部了。总后勤部部长是洪学智上将,政治委员是余秋里中将(在1958年3月的时候,李聚奎上将接着担任这个职位)。
7月1日的时候,总军械部被撤销了,它的机构精简缩编后成为总参谋部军械部(到了1959年3月1日,这个总参谋部军械部又被划归到总后勤部建制里了)。1959年3月,总参谋部军械部归入总后勤部建制,名字就改成了总后勤部军械部。
1958年10月1日的时候,总干部部被撤销了,它之前管的那些业务都归到总政治部了。然后呢,就在总政治部的编制里设立了干部部,这个干部部统一负责全军的干部工作。
11月1日的时候,武装力量监察部被撤销了,这个部门的军事、政治、后勤监察工作就分别归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来管理了。
12月11日,训练总监部被撤销了,它下面的各部、局经过整编成为了军事训练部、学校管理部、出版部,这几个部都归到总参谋部建制里了。
到这个时候,人民解放军的八总部体制就调整成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这三总部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