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1978年华国锋想检阅海军,却遭邓公和罗瑞卿强烈反对,是何原因?

2024-09-16军情

【前言:】

1978 年,时任国家主席的华国锋打算举办一次海军阅兵,却被罗瑞卿强烈拒绝了。

后来事情闹到中央,邓公直接拍板决定取消所有检阅准备。这不是打华国锋的脸吗?邓公和罗瑞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160舰事件】

1978 年,改革开放元年,政治渐趋清明。许多蒙冤多年的老干部恢复自由,国家经济走上正轨。本应皆大欢喜,然而,160 舰事件却给人们的喜悦蒙上了阴影。

160 舰是我国花大价钱从国外买回来的先进驱逐舰,在当时的海军里,它可是宝贝疙瘩。可谁能想到,这么重要的钢铁宝贝,下水才 4 年,就被咱自己的败类给毁了。

这人叫赖三阳,原来是 160 舰上的排长,挺受器重的。后来他被上级看中,就开始飘了,看不上老家的未婚妻。有回探亲,他非要不干了,结果那姑娘性子烈,直接在村口的老树上吊死了。

哎呀,这下可捅娄子了,部队把赖三阳给严肃处理了,还让他退伍回家。赖三阳心里头不服气,趁大家不注意,偷偷摸摸溜进 160 舰武器库,故意引爆鱼雷,结果把咱们国内最先进的舰艇给炸了,舰上 133 名无辜战士也白白送了命。

后来,中央很重视这事儿,批评了海军,还把一个海军司令的职务给撤了。

160 舰事件让当时的中国海军备受打击,一年时间里,海军上下都很沮丧。

华国锋看到了这种心理变化,他想鼓励战士们,但不知道该怎么做。

后来,朝鲜发来了邀请,想让华国锋去访问。华国锋收到消息后马上就去了,在朝鲜,他受到了军队举行的热烈欢迎仪式。

盛大的欢迎仪式让华国锋意识到,或许举办一场大阅兵能对国内海军战士的情绪有所帮助。

另外,我国海军这些年发展得不错。但国家一直没办过海上阅兵,军队外的领导人对华国锋这样的,对海军实际情况可能不太了解。要是能办个大阅兵,领导们就能更直观地感受下海军现在的发展,对军队的统筹发展指挥也有好处。

得知此事后,华国锋马上联系了海军参谋长杨国宇,让他筹备一次规模越大越好的海上阅兵,充分展示海军的实力。阅兵时间定在他回国后,地点是当时我国的重要港口大连港。

收到命令后,杨国宇先是一激灵,随后满是疑惑。

因为按规矩,华国锋的命令得先下给中央军委,再由中央军委转发给海军总部,最后由海军总部下发给具体实施单位。可华国锋却直接把命令发到了作战单位,这跨部门的操作,咋看都不合适。

【层层上报】

1978 年,华国锋想举办阅兵式,检阅海军,结果却被罗瑞卿和邓公公开反对了。

华国锋访问朝鲜,受到欢迎仪式启发,决定在国内也举办一场海军大阅兵,让海军战士们受鼓舞,也能更好了解海军发展水平。

为此,他直接给海军参谋长杨国宇打电话下命令。

杨国宇很纳闷,就问他,这么重要的事,咋不按程序来,直接给作战单位下命令呢?华国锋没解释,就说「保密」,催杨国宇赶紧去办。

最高领导都表态了,杨国宇也没啥好说的。接到指示后,他就瞒着当时的海军大将肖劲光,在部队里热火朝天地筹备大阅兵。

按照华国锋的指示,杨国宇几乎把能动的舰艇都拉出来了,有 120 艘大型战舰,还有不计其数的中小型舰艇。仅从规模看,这绝对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海上阅兵。

但阅兵准备到一半,杨国宇就待不下去了。因为舰艇好调,这在他权力范围内。可军舰得要人操控,不调兵根本无法完成检阅。但按当时规定,调兵命令得军委下,军队司令部转达,最后将领们才能行动。要是继续保密,暗中调兵准备演习,那可是「私自调兵」,这罪名不管是古代还是新中国,都不是一个将领能扛的。

杨国宇向华国锋反映了自己的担忧,但华国锋表示这只是一次检阅,并非战斗,不算私自调兵,让杨国宇按命令行事。

华国锋的话让杨国宇陷入两难,按命令准备,就会被戴上「私自调兵」的帽子;不按命令准备,就是违抗国家主席的指令,这个罪名他也担不起。

这情况真让人头疼,杨国宇烦得不行。思前想后,他还是决定向上级汇报这事儿。

很快,肖劲光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对华国锋绕过他们,直接向作战人员下达命令感到很懵。虽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经过深思熟虑,他原则上同意按照命令进行大阅兵,但对阅兵地点持保留态度。此外,他认为这件事不能瞒着军委,必须马上上报。

杨国宇和其他几位司令参谋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商量后,决定向华国锋提出申请,把阅兵地点改到更合适的旅顺港。此外,肖劲光也赶忙联系军委,把这事告知了时任军委副主席的罗瑞卿。

【一致反对】

1978 年,华国锋打算在大连举办一场海军大阅兵,可邓公和罗瑞卿等人知道后,却都表示反对。

1978 年,罗瑞卿在医院养病,海军将华国锋要军演的消息传来,他的反应比肖劲光大得多。因为作为军委副主席,他对此事一无所知,甚至底下的作战单位都准备了一半,他才得到消息。

这可不是小事!

罗瑞卿马上让海军停下所有准备工作,等待军委的指示。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军演不止是一个国家的个人行动,也是国际世界判断这个国家政治动向的标准。

当时中苏已经交恶,苏联时刻都在注意着我国军队的动向,随时准备啃我们一口。而大连港位于北方,距离苏联太近了。如果真的按照华国锋所说,在这里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海军演习,那么苏联必然会误解我们的意思,认为我们是在秀肌肉做挑衅。以毛子那种暴躁的性格,他们会做出相对的反应。而这个反应是否会对我国造成危害,谁也不知道。

另外,大连附近不止有苏联这一个邻国,还有日本、韩国等国。当时我国和日本正处于外交「蜜月期」,两国的经济来往正处于飞速前进状态。一旦开展军演,日本势必会误会我们的动向,到时候,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必然会受到打击。因此,军演绝对不能举行。

但这个命令毕竟是华国锋亲自做出的,作为下属,他不好直接宣布取消。于是,罗瑞卿告诉海军同志,这件事等我汇报邓副主席以后再做定论,我个人认为,4月22号以后再准备为好。

同时,他还跟海军同志约定,4月21号时,由海军向自己打电话,询问这件事还搞不搞。要是他说搞,那就继续准备。要是说不搞,就解散检阅队伍。

海军同志领命回去后,罗瑞卿马上找邓公说了这事儿,还问了咋办。

邓公听说后,也吓了一跳。考虑到军演可能造成的国际影响,他赶忙去找华国锋,给他讲清楚其中的利害。

华国锋本想搞军演,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复杂。后来听了邓公和罗瑞卿他们的分析,也惊出一身冷汗,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取消军演。

4 月 21 号晚上,海军主要负责人守在电话边,急得商量要不要问军委。正说着,电话铃响了。其中一人接起来一听,竟然是罗瑞卿亲自打来的。

在电话里,罗瑞卿豪爽地告诉他们,华主席已经发话,那件事,不做了。

罗瑞卿的电话刚挂断,总参谋部的电话就来了,说的也是一样的内容。

得到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的明确指示后,这些将领们才放下心来。紧接着,他们各自回到岗位,迅速下达命令,终止了这场已经筹备了一大半的军演。

1979 年,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召开,邓公在会上又提到了这事儿。他讲,这次大阅兵不行,是馊主意。政治上行不通,出发点也欠考虑。

这些话,明显是在对华国锋之前的行为进行批评。但毛主席都认可他是个「老实人」,华国锋也没生气,而是认真反思了自己行为中的不当之处,也接受了组织对他的批评。

后来,邓公在会上表扬了杨国宇、肖劲光和罗瑞卿,对他们在这件事上的反应和处理给予了高度肯定。

好了,这场海军大演习结束了。

新中国历史上,我们有过五次成功的海军大阅兵。

1957 年,举办了第一次海上大阅兵,目的是震慑国民党军队。1995 年,举行了第二次海上大阅兵,是为了应对诡谲的国际形势。2005 年,和俄罗斯联合举行了第三次海上大阅兵,是为了验证海军作战能力。2009 年,和三十多个国家一起组成联合军演,这是第四次海上大阅兵。2018 年,举行了第五次海上大阅兵,目的是展示航母编队战斗力,震慑美国。

从这些阅兵举办的背景可以看出,每一次阅兵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至于是否受到 1978 年阅兵事件的启发,就不得而知了。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法呢?快来评论区分享吧,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