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其中整机引进的苏-27系列战斗机及其衍生型号,如苏-27、苏-30、苏-35,总数已超过200架,这对推动我国国产重型战斗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批引进的战机中,苏-30MKK无疑是最为特殊且引人注目的一款。它不仅因采购数量最多、总价最高而成为中国对外军机采购的焦点,更以其卓越的性能,尤其是强大的对海攻击能力,在特定历史时期成为了国内唯一且有效的空基反航母力量,至今仍在海空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赢得了国内舆论的广泛赞誉。
1996年,对于我国军事装备的研发和对外武器采购来说,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年份。当年末,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宣布了与印度合作开发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的消息,并透露了与其他国家基于苏-30合作开发新型战斗机的计划,这便是苏-30MKK的起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苏霍伊设计局对苏-30进行了全面升级,以满足中国提出的具体要求。
我国对于苏-30MKK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航程、载弹量和使用寿命三个方面。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空军订单锐减,苏霍伊设计局不得不依赖其他国家的采购来维持运营。当我国选定共青城制造厂作为苏-30MKK的生产厂家后,该厂几乎倾尽所有资源,全力满足中方对苏-30MKK的各项要求,为日后苏-30MKK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苏-27系列战斗机的机体庞大,内油容量可观,这得益于其设计时为了容纳大型电子设备而扩大的机体。到了90年代末,俄罗斯电子工业的进步使得航电系统得以小型化,为苏-30MKK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空间。俄方通过重新设计机翼、扩展油箱体积以及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改进机身后侧和垂尾,使得苏-30MKK的载油量达到了惊人的9.9吨,至今无任何战斗机能够超越。其高空飞行航程可达3600千米,作战半径超过1600千米,完全满足了我国的高航程要求。
谈及俄罗斯对苏-30MKK战斗机载弹量与使用寿命的提升,其采取的策略颇为相似,均是在苏-30的基础上,对整体结构进行了进一步强化。当时,俄罗斯已成功攻克了前苏联时期一直未能突破的大型钛合金部件加工难题,从而使得苏-30MKK的使用寿命从早期苏-27SK的2500小时大幅跃升至6000小时,这一成就已接近美制F-15、F-16战斗机早期的使用寿命标准,并与90年代末F-15E的8000小时使用寿命相去不远。
尽管苏-30MKK与美制F-15E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在吸取西方国家新型材料工艺及航空工业设计理念后,对苏-30进行了首轮升级,有效解决了苏-27战斗机长期存在的结构强度问题。在随后的苏-30MKK项目中,这些问题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除了使用寿命的显著提升,苏-30MKK还在机翼下方最内侧增设了两个重型挂点,最大载弹量可达8吨,最大起飞重量更是达到了38.5吨。尤为重要的是,苏-30MKK的结构强化使其能在实战中实现满载油量与弹药的起飞,这是多数战斗机难以企及的,从而满足了我国对载弹量和使用寿命的迫切需求。
早期苏-27SK的使用寿命仅限于约2500小时,而苏-30MKK的改进无疑是一大飞跃。基于俄方出色的设计与成熟的制造工艺,双方在经过深入磋商后,于1998年11月达成了基础协议,我国也随即支付了初期资金。1999年3月,双方正式签署了购买40架苏-30MKK的合同,总金额达18亿美元,平均每架4500万美元。俄方对苏-30MKK的订单期待已久,提前启动了原型机改造工程。同年3月9日,首架代号为「蓝色05」的苏-30MKK原型机成功首飞,这架基于苏联时期苏-30原型机改进的展示型号虽不具备实战能力,但成功向客户展示了其性能。
苏-30MKK的挂载能力尤为出众。真正的第一架苏-30MKK原型机「蓝色501」于1999年5月19日首飞,其机体原为共青城飞机厂生产的苏-27UB教练机,后因火灾受损,但机体基本保持完好。在苏-30MKK项目启动后,俄方对机身进行了修复,并通过增加空中受油管、加强起落架等措施提升了性能,以承担测试任务。而第二架原型机「蓝色502」则是全新生产的型号,作为苏-30MKK量产前的测试生产型,于1996年夏季首飞,并亮相了2000年11月的珠海航展。随后的「蓝色503」和「蓝色504」则是标准生产型,用于检验机型设计及生产线的问题,并承担了一定的试飞任务。
2000年12月,首批10架量产型苏-30MKK正式交付,其中「蓝色503」和「蓝色504」两架测试机后期也交付我国空军,主要用于训练。事实上,在这40架苏-30MKK订单中,较为特殊的两架原型机(「蓝色501」和「蓝色502」归俄方所有,我方未支付制造费用)在改造后同样具备了实战能力。此后,第二批10架于2001年8月、第三批18架于同年12月相继交付。至此,俄罗斯在2002年前完成了全部40架苏-30MKK的交付。
俄罗斯的苏-30MKI生产线正忙碌不已。我国对俄罗斯交付的速度及苏-30MKK的性能表示高度满意,因此于2000年7月再次签署了购买38架苏-30MKK的协议。这两次共计76架苏-30MKK的性能基本保持一致,订单费用也相差无几。俄方的交付速度依然惊人,在正式签约后的13个月内,即2002年8月,便交付了第一批苏-30MKK,其余则在同年12月全部交付,总计耗时17个月。
苏-30MKK的到来有效缓解了我国东部的海空压力。2003年1月,我国第三次采购苏-30MKK,此次的24架苏-30MKK专为海军航空兵定制,对雷达进行了改进以适应海上环境,对空和对海探测距离略有增加,并具备了发射Kh-59MK和Kh-31A反舰导弹的能力,对海攻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被称为苏-30MK2。尽管这24架苏-30MK2进行了改进,但并未影响交付速度。同样是在签约后的第13个月,即2004年2月开始交付,并于同年8月前全部完成,总计耗时19个月,俄方厂家对中方订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苏-30MK2是海军航空兵首次装备的三代战斗机。至2005年,我国已全部获得100架苏-30MKK(其中两架原型机仅用于训练)。当时,尽管第二代轰-6已完成改进并量产,但配套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尚未服役,因此仍只能使用鹰击-83亚音速反舰导弹,这显然难以满足海空军的需求。而歼轰-7则长期受国产发动机及电子设备限制,作战半径和探测性能不足,且同样只能搭载鹰击-83,反舰效能甚至低于第二代轰-6。因此,100架苏-30MKK成为当时海空军唯一能搭载俄制超音速反舰导弹、执行远程反舰任务的战机。
当时,轰-6G仍只能挂载鹰击-83。更重要的是,苏-30MKK的雷达相较于苏-27SK及国内组装生产的歼-11A进行了升级,具备一定的多用途能力。搭配俄罗斯提供的R-77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及后来从乌克兰获得的R-27中距空空导弹后,苏-30MKK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款真正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的战斗机。再加上其大内油量带来的巨大作战半径,使得苏-30MKK在搭载两枚重型反舰导弹、采用高-高-低作战剖面时,拥有1000至1200公里的作战半径,与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搭载的F/A-18C/D战斗机约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不相上下,且无需其他战斗机护航。因此,苏-30MKK成为当时海空军手中最强悍、也是唯一成规模的空中反航母力量,极大地缓解了海上斗争形势。
海军航空兵的苏-30MK2曾成功拦截美军WC-135W核侦察机。我国为购买100架苏-30MKK共支付了超过45亿美元的外汇,但所获得的收益远超这一数字。更重要的是,在海湾战争后,尽管各国战斗机已向多用途领域发展,但我国受限于航空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一直未能真正跨越这一门槛,对歼-7、歼-8的后续改进也长期处于困境之中。直到海空军大规模运用苏-30MKK后,才真正实现了从技术到战术的升级蜕变。此后,这一经验又在歼轰-7A战斗轰炸机上进行了初步验证,并在歼-10B和歼-15战斗机上得到了全面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歼-15实际上是国产「侧卫」系列战斗机中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多用途型号)。
歼-15标志着国产「侧卫」系列战斗机的关键转折。最终,在歼-11BS双座教练型的设计、制造基础上,我国推出了国产歼-16战斗机,其整体水平高于俄罗斯的苏-30SM,与俄罗斯后来推出的「终极侧卫」苏-35相比也各有千秋。这也实现了我国在最初引进苏-27、苏-30战斗机时提出的完成国产仿制、按需求量产的规划目标。
此外,由于俄方交付苏-30MKK的速度极快,使得海空军在2005年前便收到了全部苏-30MKK,并在2006年左右全部形成战斗力。在之后的关键时刻,苏-30MKK一直发挥着海空军主力的作用,是当时东海上空保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关键型号。相较于引进时间较早并完成仿制的苏-27以及后来引进时间较晚、引发争议的苏-35,苏-30MKK在曝光程度、整体性能乃至实际作用上都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且其价格相对合理,平均4500万美元的单价比起印度苏-30MKI的6200万美元要更为经济实惠。
歼-16诠释了先进与守护的真谛。在我国引进的俄制整装战斗机中,苏-27SK/UBK系列共引进76架,总计花费约26亿美元;24架苏-35则花费了20亿美元。这样算来,采购100架苏-30MKK的总耗费最高,达到了45亿美元,几乎与苏-27与苏-35的总和相当。然而,苏-30MKK凭借其出色的表现,成为了广受外界好评的军机。
实际上,鉴于苏-30MKK的设计预期寿命长达30年(基于年均飞行200小时的估算),它至今仍在我国海军航空兵与空军中占据一席之地。在空军于2021年11月11日发布的纪念视频片段里,苏-30MKK一闪而过的镜头便是明证。这无不彰显出,自引进中国21载以来,苏-30MKK仍旧坚守在作战部署的最前线,作为一款以性能稳定、结构坚固及多功能著称的战斗机型,持续贡献其力量。尽管其采购费用高达45亿美元,对中国而言可谓「造价不菲」,但这架「昂贵」的战机无疑已充分证明了自身价值,不负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