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张召忠一语道破?英几乎掏空国库造2艘航母,结果养不起成了累赘

2024-10-21军情

在海权论盛行的今天,英国皇家海军的两艘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却成了英国国力衰退的象征。

曾几何时,英国海军以其强大的舰队控制着全球的海洋,如今却因经济力量的衰弱而显得力不从心。张召忠曾预言,英国建造这两艘航母可能导致国库空虚,事实证明,他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建造航母不仅需要巨额的前期投资,还需要持续的维护费用。英国为了维持其海军强国的形象,不惜掏空国库建造了这两艘航母,但航母的运营成本却成了沉重的负担。

航母的建造和维护费用,不仅消耗了英国的财政资源,也影响了其他领域的发展。英国的这一决策,无疑是在国力不济时仍追求 「面子工程」 的尴尬处境。

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克里米亚海域的挑衅行动及其后续撤退,进一步揭示了英国海军实力与雄心之间的巨大落差。

英国海军的这一行动,本意是为了展示其军事力量,但最终却暴露了其军事实力的不足。英国应该正视现实,调整战略定位,而不是盲目追求军事力量的扩张。

英国皇家海军的辉煌历史是全球海权史上的一笔浓墨重彩。自 1546 年成立,英国皇家海军历经多次战争与变革,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海上力量。工业革命后,英国海军的规模和实力达到了顶峰,成为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其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不可忽视。

在 18 世纪至 20 世纪初的大英帝国时期,英国皇家海军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英国通过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建立了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成为世界霸主。

1889 年,英国通过【海军防御法案】,确立了 「两强标准」,即英国海军的战列舰数量必须至少与第二和第三大海军的总和相等。这一政策体现了英国对海军实力的重视,并确保了其海上优势。

尽管二战后英国的实力有所下降,但英国皇家海军仍保持了一定的实力。在马岛战争等军事行动中,英国海军展现了其强大的作战能力。

英国海军曾是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但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导致国力大幅下降,二战后失去了全球霸权地位,海军实力也逐渐衰落。

财政紧缩是另一个重要因素,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长期面临财政危机,军费缩减导致海军装备老旧,更新换代缓慢。2011 年皇家方舟号退役后,英国海军曾长达七年无航母可用,严重影响了其远洋作战能力。

近年来,英国海军在装备建设方向上面临抉择。一方面,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倾向于在水下舰队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经费,认为潜艇是海上作战的力量倍增器。

另一方面,英国海军内部普遍认为,潜艇等水下力量并非万能,一支成熟的海军必须全面、均衡地发展,拥有能够执行水下、水面及空中任务的多种作战平台。

英国海军计划建造多达 6 艘新的多用途支援舰,以提高两栖作战能力。然而,英国海军仍需应对其他挑战,如平衡双重需求,既要将力量投射到太平洋远处,以应对那里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又要在近处面对俄罗斯。

英国皇家海军的双航母计划是一次重建辉煌的尝试,展现了英国在海军现代化上的决心。伊丽莎白级航母的建造,总造价高达 62 亿英镑,这一巨额投资几乎掏空了英国的国库。

航母的技术亮点包括采用燃气轮机发动机,提高了速度和续航能力,同时搭载了 F-35B 等先进舰载机,增强了作战能力。

尽管航母并未采用核动力引擎,这反映了经费上的局限,但燃气轮机发动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伊丽莎白级航母的建造,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英国皇家海军重塑辉煌的希望。尽管面临经费和技术上的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双航母计划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1年,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克里米亚海域挑衅俄罗斯,却遭到俄军实弹警告后被迫撤退,这一事件被 BBC 报道,揭示了英国海军的尴尬处境。英国与俄罗斯对此次事件的描述存在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尴尬。

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因机械故障长期处于维修状态,使得英国海军的双航母计划实际上名存实亡。英国海军目前只能依靠一艘航母进行作战,这对其战略能力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英国试图维持其作为顶级军事强国的地位,但其海军实力和战略能力正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国力衰退的现实,英国应调整海军发展战略,减少对大型、昂贵项目的投资,如 「伊丽莎白女王」 级航母,转而专注于提升现有舰艇的作战能力。务实选择包括加强新型舰艇的研发和采购,如 26 型反潜护卫舰和 31E 型多功能护卫舰。

英国海军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共同应对亚太地区的安全挑战。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也是关键,加强海军人才的培养,提高舰艇操作和维护能力,同时关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海军领域的应用。

通过这些措施,英国海军可以在国力衰退的背景下实现战略转型,提升其全球影响力和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