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中国人怎么知道'蓝色闪电'的存在?"
1990年莫斯科库兵卡空军基地,苏联军方代表震怒了。
一个月前的酒桌上,他们最高机密的苏 -27战机代号被一个醉酒的苏联将军无意透露。
这个秘密,最终让中国付出了 24亿美元和整整一万件狗皮大衣的代价。
1
1990 年 11 月的一个寒冷清晨,中国北方某空军基地外,空军副司令林虎将军正在焦急地踱步。
此刻,会场内正在进行一场关键谈判 —— 中国空军代表团正与前苏联空军苏伊霍设计局的代表团就引进新型战机展开激烈讨论。
林虎一边用力吸着香烟,一边不时朝会场内望去。这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曾击落 F-86" 佩刀 " 战机的老将军,此刻却显得异常紧张。
当一名军官匆匆走出会场,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后,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咬紧牙关,狠狠将烟头摔在地上: " 没问题! "
没人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将开启中国空军史上最艰难的引进之路,也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篇章。
上世纪 80 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空军最艰难的时期。那时候,国际形势复杂,中美关系刚刚解冻, 局势 依然紧张。更要命的是,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边境对峙时有发生。中国空军同时面对来自东西方的压力,可谓是腹背受敌。
而当时空军的家底着实让人揪心。主力战机还是 60 年代生产的歼 6 和 70 年代的歼 7 ,不仅技术落后,连日常维护保养都成问题。备件短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跟美苏空军装备的 F-15 、苏 -27 一比,差了至少一代。那时候,别说打仗了,就连日常巡航都捏着一把汗。
![](https://img.jasve.com/2024-12/b7d4f427b9977535b8b36edfbdfc6377.webp)
就拿性能来说吧,歼 6 的最大飞行速度还赶不上人家 F-15 的巡航速度,火控系统更是差得没法比。咱们的飞行员技术再好,开着这样的飞机,就跟骑着自行车去跟摩托车比赛似的,心里憋屈啊!
就在这节骨眼上, 1989 年,戈尔巴乔夫来访,中苏关系开始解冻。这一年,空军副司令林虎将军接到一个特殊任务:接待苏联空军代表团。
林虎可不是一般人。 1927 年生在黑龙江哈尔滨,他爹是中国人,他娘是俄罗斯人,从小就会说一口流利的俄语。 1938 年,才 11 岁的他就参加了八路军。到了 1951 年,他带着部队参加抗美援朝空战,在 邻邦 战场上打得美军胆寒,一口气击落击伤了美军王牌战机 F-86 各一架。
这回让林虎接待苏联代表团,可真是找对人了。更巧的是,苏方代表团团长居然是他在 邻邦 战场上的老战友。这一见面,那叫一个亲热。两个老兵坐在一起,你一杯我一杯,喝得是不亦乐乎。
酒过三巡,这位喝得醉醺醺的苏联团长开始 " 畅所欲言 " 了。他一拍林虎的肩膀,大着舌头说: " 老林啊,你们中国人太实在了!这时候买什么米格 -29 ?那玩意儿的速度,用我们老家的话说,连聂第伯河上的燕子都追不上!要买,就买 ' 蓝色闪电 ' 嘛,那才是咱们最尖端的玩意儿! "
这话说完,这位团长就后悔了,说什么也不肯再多透露半个字。但林虎已经打起了精神,暗暗记在了心里: " 蓝色闪电?有意思。 "
通过秘密调查,林虎很快就打听清楚了:这个 " 蓝色闪电 " ,就是苏联最新研制的苏 -27 战斗机,是他们最先进的空中装备。这下可有意思了,原来苏联人把最好的东西藏着掖着,就想糊弄咱们买次品?
林虎心里憋着一股劲儿: " 要买,就买最好的!苏 -27 ,非它莫属! "
2
1990 年初,中国空军代表团带着这个秘密目标去了苏联。到了莫斯科郊外的库兵卡空军基地,苏方领导笑呵呵地向我们推荐米格 -29 。正说得热闹,我方代表突然来了一句: " 顺便能不能看看苏 -27 ? "
这话一出,苏联军方领导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们一脸诧异: " 你们是怎么知道苏 -27 的?这可是机密啊! "
我方代表早就想好了对策,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 " 哦,前段时间我们抓了个美国中情局的间谍,他为了求轻判,主动交代的。 "
苏联领导听完,骂了一句: " 美国人真坏! " 但马上又板起脸来: " 不过,苏 -27 是我们最尖端的武器,绝对不能出售! "
见苏方态度这么强硬,我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但谁知道,两天后发生的一件事,给了我们突破的机会。
就在库兵卡基地,苏方特意安排了一场米格 -29 的飞行表演,要给我们展示这款战机的优秀性能。飞机起飞了,开始做各种高难度动作。可就在表演最精彩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