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乌克兰领导人泽连斯基在西方媒体面前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乌克兰军队正在等待充足的西方军援武器,一旦到位,新一轮的反攻将立即展开。 泽连斯基坦言,虽然乌军已经准备了14个旅级单位作为战略预备队,但人员和武器都存在缺口。 他的这番话,恰好在华盛顿即将召开北约峰会之前,被外界解读为向北约成员国施加政治压力,希望他们在峰会期间兑现军援承诺。
7月的北约峰会对泽连斯基当局意义重大,但战场上的局势却不容乐观。乌军内部士气低迷,厌战情绪蔓延,后备动员兵力也日渐枯竭。这些问题如同毒瘤,严重侵蚀着乌军的战斗力,导致其基层部队的战斗力明显下滑。战场上频频出现的集体投降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近期,俄乌冲突的焦点集中在捷尔任斯克和纽约镇方向。 负责该方向主攻的是俄军第132近卫摩步旅,这支部队的前身其实是顿涅茨克人民军的民兵部队。 虽然经过俄联邦政府的装备加强和整编,但其战斗力与乌军第24、28机步旅等正规部队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然而,令许多人意外的是,面对俄军的进攻,乌军正规部队竟然溃败得如此迅速和彻底。
俄军仅仅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 就深入乌军防线纵深6公里,并占领了关键据点尤里夫卡村。这场战斗,再次凸显了乌军内部的严重问题。7月4日凌晨,俄军对纽约镇发起了总攻。 在动员兵分队和部分原「瓦格纳」特战队队员的协同作战下,俄军成功突破了乌军的层层防线,杀入了纽约镇中心。 乌军督战队率先逃跑,随后大批士兵在绝望中选择了集体投降。
与此同时,在纽约镇东北方向的捷尔任斯克战线,俄军也持续向西推进。 截至7月5日上午,俄军已经完成了对基洛韦乌军的三面包围,并在德鲁日巴以东取得了显著进展,占领了乌军多个堑壕防线,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面对越来越不利的战场局势,泽连斯基手中可以打的牌也越来越少。 为了稳住捷尔任斯克的防线,乌军第95空突旅紧急驰援,但面对俄军越来越猛烈的攻势,乌军处境艰难。
在当前形势下,坚守城市意味着将陷入残酷的巷战,而俄军的精确轰炸和「拆房式」进攻,将会给乌军造成更大的伤亡,可谓进退两难。 相比顿涅茨克中部战线的失利,更令美西方国家担忧的是哈尔科夫方向的局势。 7月4日,俄军「西部战役集群」突然越过俄乌边境,占领了乌克兰边境小城索特尼齐基-科扎乔克,这标志着俄军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州正式开辟了「第三条战线」,战场局势更加复杂。
分析人士指出,俄军选择在此时、此地开辟新战场,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打乱乌军的部署,牵制乌军兵力。 通过多条战线的极限拉扯和重点突破,俄军试图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瓦解乌军的反攻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军队还有可能在苏梅州的茹拉夫卡和韦谢利夫卡开辟新战场,这将使乌军本已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俄军的突袭,让乌军防线「四处漏风,数面受敌」的窘境暴露无遗。 然而,现阶段俄军依然不具备进行大规模纵深运动战的能力,无法依靠快速突击来歼灭乌军的有生力量。 在俄乌两军都广泛使用FPV无人机的情况下,双方都难以组织起大规模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突击。 为了打破僵局,俄罗斯军队采取了新的战术,即扩大战线宽度,增加与乌军的交火接触面。
通过这种方式,俄军迫使乌军将纵深防御、梯次配置的兵力全部都抽调到一线,与俄军进行消耗战。
此外,俄罗斯军队还巧妙地利用了泽连斯基当局对哈尔科夫方向的过度重视。 为了维护所谓的「国际观瞻」和「军心士气」,乌军不得不向哈尔科夫投入大量兵力进行「救火式增援」,这导致了其他战线兵力空虚,最终在俄军的攻势下出现「集体崩盘」。